吳姿誼
看著《飛鳥集》和她的譯解,我忽然就產生了萌動的想法,想要表達一下我的體會。我覺得,理解泰戈爾的詩,首先要去了解泰戈爾個人背景,泰戈爾生活在英國統治下的民族運動活躍時期的印度,在這個民族、宗教、政治等多因素復合的社會環境影響下,泰戈爾的思想一定是極為豐富的。泰戈爾不僅是詩人,還是具有深厚文學功底的文學家,又是社會活動家、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印度還是一個宗教色彩濃郁的國家,泰戈爾的詩里當然也會有比較明顯的宗教韻味。所以,品泰戈爾的詩,一定要從宗教、哲學,又雜有社會的,印度文學美感種種多視角去體味。由此,我持著這樣一種觀點,從這樣的角度出發,認真學習借鑒鄭振鐸老師的翻譯,提出我的一點譯解。以下,前面是鄭振鐸老師的譯作,后邊是我的一點見解。
1、夏天的飛鳥,飛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飛去了。
秋天的黃葉,它們沒有什么可唱,只嘆息一聲,飛落在那里。
Stray birds of summer come to my window to sing and fly away.
And yellow leaves of autumn, which have no songs, flutter and fall
there with a sign.
夏天,離群的鳥飛經我的窗前,歡唱著離開了。
秋天,黃葉飄落,沒有歌聲,在那里,只如一個標記。
我所以作這樣的注解,是覺得“夏天的飛鳥,飛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飛去了?!边@段譯的有點平,我從詞典里查到“Stray birds ”,可譯作“離群的鳥”,而用“歡唱”一詞,能和“離群”“鳥兒離我而去的疏離感”及下句的“秋葉”形成鮮明對比,更好的烘托“無奈與寂寥”的氣氛。原譯的第二段,感覺詩的韻味少些。
2、世界上的一隊小小的漂泊者呀,請留下你們的足印在我的文字里。
O Troupe of little vagrants of the world, leave your footprints in my words.
這世界上微不足道的流浪人啊,請把你的足跡留在我的字里行間。
“vagrants”詞典上可譯作“流浪者”,這里使用感覺更有中國味,把“者”換成“人”,語氣相對緩和些,更入詩味。之所以對這句譯作進行加工,也是從字與句的契合和順暢的角度考慮的。
3、世界對著它的愛人,把它浩翰的面具揭下了。
它變小了,小如一首歌,小如一回永恒的接吻。
The world puts off its mask of vastness to its lover.
It becomes small as one song, as one kiss of the eternal.
世界摘下了它浩淼的面具,為了他的愛人。
它開始變小了,小如一首歌,一個永恒的吻。
第一句的調整,一是為了讓“原由”更突出些。還有就是避免字詞重復,第一句的“它”,第二句的“小”“如”。
4、是大地的淚點,使她的微笑保持著青春不謝。
It is the tears of the earth that keep here smiles in bloom.
它是大地的嘴角,保持青春常笑。
這是我個人的一個小思考,多數把“tears” 譯成“眼淚”,但這里我取它vi.的形式,作“撕裂(tear的三單形式)”,然后再從句子意思的一致性,譯成“嘴角”。
5、跳舞著的流水呀,在你途中的泥沙,要求你的歌聲,你的流動呢。你肯挾瘸足的泥沙而俱下么?
The sands in your way beg for your song and your movement, dancingwater. Will you carry the burden of their lameness?
舞動的流水呀,你途中的沙,乞求你的歌聲,你的流動,你肯承擔這攜手跛行的責任嗎?
這句詩里,“要求”有點生硬,有下命令的意思,而“乞求”的態度更懇切些,與“攜手跛行”能對應起來?!吧场笔欠褐浮?/p>
6、她的熱切的臉,如夜雨似的,攪擾著我的夢魂。
Her wishful face haunts my dreams like the rain at night.
她希冀的臉龐出沒在我的夢境,象這夜雨一樣。
“haunts”有出沒的意思,不譯作“攪擾”是因為“臉龐”的出現不僅僅是攪擾,還有些其他的味道,如莫名的情愫,這未必是令人煩擾的。只是她的出現如夜雨般浸潤,讓人情不自禁的想著,綿延不休。
7、有一次,我們夢見大家都是不相識的。我們醒了,卻知道我們原是相親相愛的。
Once we dreamt that we were strangers. We wake up to find that we were dear to each other.
有一次,我們在夢中相遇卻形同陌路,醒來后發現我們仍彼此相愛。
這樣譯,我覺得更通暢,便于理解些。
143婦人,你用了你美麗的手指,觸著我的什物,秩序便如音樂似的生出來了。Woman, with the grace of your fingers you touched my things and order came out like music.
女人,你用你美麗的手指,觸摸我的心門,思緒便如音樂似的傾瀉而出。
“things”,可譯作心門。“婦人”按現代人的理解,不如“女人”輕柔些。這樣譯,感覺句子更連貫。
145 燃著的火,以它熊熊的光焰警告我不要走近它。把我從潛藏在灰中的余燼里救出來吧。 The flaming fire warns me off by its own glow. Save me from the dying embers hidden under ashes.
火焰向我示警讓我不要靠近,以待將它從死灰中拯救出來。
之所以這樣譯,是感覺句意上連接的更好些。
我的譯解只是簡單的學習和臨摹,是希望自己能夠通過這樣一個小小的舉動來激發自己在這項偉大工程中邁出小小的一步,我自知自己的譯解是極其淺陋的,但覺得有想要在這方面努力下的沖動就這樣做了,可能這樣的想法和做法有些可笑,但毫無作秀之心,只作自己在求知路上的探求與希冀,請編委老師們宥恕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