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 劉兆博 黃穗洲 周枝鋒 胡家康

摘要:互聯網的廣泛應用衍生出許多全新產業,這樣產業不僅為商業帶來商機,更方便了解群眾生活。許多校園占地面積較大。所以需要比較方便的交通工具,因此校園占地面積較大,所以需要比較方便的交通工具,因此校園內利用互聯網建設校園車輛服務平臺,以便方便師生的生活。在方便生活、健康出行的理念下,共享車輛平臺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和廣闊的發展空間,本文將淺析車輛平臺常見營運問題和解決策略.
關鍵詞:校園;車輛;服務平臺;共享
1、引言
校園內部的交通問題一直存在,很多校園在不斷的建設過程中形成多個區域,并且每個區域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因此課間的安排上就會出現交叉,很多學生上完一節課要花費很長時間去其他區域上另一節課,因此需要校園內部的車輛服務。最早的車輛服務是校車,但是由于學生人數過多,校車行走的路線固定等等原因導致校車服務不能靈活的滿足學生和教師的車輛要求。在互聯網時代,學生對新事物具備天生的接受能力,因此校園共享電動車很自然的應用在校園內部。
2、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
2.1研究現狀
繼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后,共享運營的時代也催化了另外一種交通工具的流行,那就是共享電動車。以下對共享電動車發展現狀分析:
據了解,共享電動車首次出現是在2016年12月中旬,南昌航空大學投放了第一批40輛電動車,運營者稱第一天有了盈利。2017年1月,電馬兒進入成都,因不符合交警管理規定,被撤回廠家。
2017年3月8日,共享電動車電斑馬在北京三元橋上線,交管部門對其負責人進行約談要求停止運營。
交管部門介紹,北京市的電動自行車需上牌后上路行駛,鑒于電動自行車無牌照,屬違法上路行駛行為,企業多次被交管部門要求及時收回投放的電動車。與此同時,相關部門多次強調,暫不發展共享電動自行車。
但到了今年5月份,交通運輸部公布《關于鼓勵和規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指出,不鼓勵共享電動單車。對此,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副主任吳洪洋解讀,“不鼓勵發展不等于不發展,但是必須要保證安全。”
此后,北京市工商局朝陽分局對7號電單車、小鹿單車、芒果單車、小蜜單車等經營共享電單車的企業進行了約談,要求企業對于已投放的電單車在規定時間內全部回收,后續如再投放相關產品,必須先取得相關牌照和執照。
9月18日,據了解共享電動車發展現狀最新進展,有共享電單車相關人士表示,“目前并未收到明確不發展的文件,一些街道認為這是新鮮事物,還鼓勵符合政策要求的共享電單車企業發展更有許多高校引入共享電動車,在高校這個蓬勃的市場發展取得了顯著效果。”
2.2發展趨勢
2016年底以來,國內共享單車突然就火爆了起來,最近一張手機截屏躥紅網絡。在這張截圖上,24個共享單車應用的圖標霸滿了整個手機屏幕,真的是“一圖說明共享單車的激烈競爭”。而在街頭,仿佛一夜之間,共享單車已經到了“泛濫”的地步,各大城市路邊排滿各種顏色的共享單車。但是你見過共享電動車嗎。總之,共享電動車暫時是在相對封閉的校園內,緩解了單車被盜、和價格戰的風險,因此單車的盈利相對現實。但學生市場有限,同時學生對價格相對敏感,單車在校園市場的規模相對有限。可能未來“校園共享電動車”的發展還會遇到很多困難,不過也是共享經濟下的又一創新,說不定還會是未來一個新的風口!自共享電動車引入高校以來,陸續出現很多家共享電動車企業,只需要繳納一定數額的押金就能夠通過掃碼的形式使用電動車,這樣的車輛服務平臺簡單快捷,受到很多學生的喜愛。我們平臺與校園外合作由我們購買車輛與定位儀投入到校園之內,學生的每次使用都能夠收獲到一定利潤,這些利潤可以用于車輛服務平臺的建設當中,電動車的使用為校園的環境保護和學生的身體健康都做出了貢獻,同時簡單的操作和靈活的使用為學生出行帶來便捷。三五好友結伴在校園內騎行成為了靚麗的風景線。
3、O2O營銷模式的優勢
O2O模式可以把實體店的商務交流引申到互聯網平臺,起到了宣傳和推廣的作用,與此同時互聯網可以把線下商品展示到網上平臺,簡化了線下實體店的交易流程。
對消費者而言,通過線上我們的APP了解我們的優惠信息,然后進行選擇性消費。O2O模式可以為消費者提供及時、全面、豐富的信息,方便篩選符合自身需求的商品和服務。這不僅滿足了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也使得消費者在在線支付后去實體店的靈活選擇。
對商家而言,O2O商家提供專業化個性服務吸引消費者。它實現了線上消費與線下消費的有機結合,使兩者由競爭關系變為協同關系。
4、管理模式
我們的車輛服務平臺人員全部由學生構成,我們購買電動車與校外的陽光車行合作,由陽光車行的人員幫平臺管理與維修車輛,車輛所租賃所賺取的利潤我們平臺抽取百分之三十利潤給車行,車行人員負責對車輛的管理與維修。
5、定位儀
每一臺車裝有定位儀,用愛車定位隨時進行監控,定位儀展示圖
參考文獻:
[1]愛車定位
[2]張瑞發.某車型制動系統匹配與設計[D].吉林大學,2013.
[3]李俊鵬.基于操縱穩定性和舒適性的懸架設計和優化[D].太原科技大學,2013
項目編號:201710595262
作者簡介:
劉鳳(1997)重慶人,本科生,主要從事管理方面
劉兆博(1996)河北人,本科生,主要從事公共事業管理
黃穗洲(1997)廣西人,本科生,主要從事自動化操作
周枝鋒(1997)廣西人,本科生,主要從事測控操作
胡家康(1996)廣西人,本科生,主要從事市場管理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