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旭卓
摘要:西方哲學猶如一顆瑰寶在古代西方的文化發展史上具有重要作用。作為西方哲學的代表從阿那克西曼德到伊壁鳩魯等均人的本原、人的發展問題進行了有意義的探討,他們創造了有意識思考人的本原問題的先河,這些有意義的探討對當代中國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在西方的歷史發展中,西方哲學猶如一顆瑰寶在古代西方的文化發展史上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對西方哲學貢獻最大的當屬古歐洲文化的古希臘。作為西方哲學的代表從阿那克西曼德到蘇格拉底,以及后來的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伊壁鳩魯等均人的本原、人的發展問題進行了有意義的探討,他們創造了有意識思考人的本原問題的先河。
1早期古希臘哲學家對人的本原和發展的探討
早期古希臘哲學家在人的本質問題上眾說紛紜。代表性的哲學家包括著名的阿那克西曼德、恩培多克勒、德謨克利特、普羅泰戈拉、盧克萊修等。德謨克利特認為人是產生于原子的規整運動。盧克萊修則是從人的誕生和發展目的性出發探討人的本原的產生和發展與神的主觀意志無關。普羅泰戈拉認為“人的萬物的尺度”。而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西曼德認為人是在歷史長河中進化發展而來的,阿那克西曼德則直接認為“人是從動物中產生的”。這一觀點與現代的進化論思想有些相似。
縱觀早期的哲學家關于人的本原的思考,哲學家們第一次挑戰了傳統的神在現實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主導地位,開始探討對人的本原的思考,同時肯定了人是自然界的主宰。遺憾的是他們對人的本原界定仍停留在個體或者群體的人,并沒有將人上升到對整體全人類來探討,而且對人的界定不全面,從而顯示這種哲學思想上的主觀性。
2蘇格拉底:人的本原和發展的哲學貢獻
前蘇格拉底時期的哲學家重點關注客觀世界,并探尋世界的本原,而蘇格拉底對人的本原和發展貢獻是第一次將哲學問題的回歸到“人”和“人的本原”。蘇格拉底將視野聚焦在真切的人的生活中,探討人的倫理,人的善惡?!疤K格拉底第一次將哲學從天空召喚下來,使它立足于城邦,并將它引入家庭之中,促使它研究生活、倫理、善和惡?!保ㄞD自: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編譯.西方哲學原著選讀(上卷),1981.)。同時蘇格拉底第一次形成了包括人學世界觀、人學人生觀、人學價值觀以及人學方法論的蘇格拉底法。蘇格拉底用自己獨到的人學哲學系統結構,做到四者高度的辯證統一。
蘇格拉底將畢生精力都專注于傳道與辯論,提出了道德和倫理問題,致力于教導人們向善,構建和諧的道德體系。蘇格拉底認為:人的靈魂代表人類所擁有的異于其他生物的理性,他從人的本原與發展目的存在的價值開始,探討人從“認識你自己”開始理性思考,進而通過理性思考人本身來填滿靈魂,才能最終使自身圓滿。
蘇格拉底將哲學引領到了人的理性的哲學研究思路,首次將人的本原問題歸納到人本身。“認識你自己”也成為后來哲學家們研究哲學的開始,但是在其眼中“靈魂是靈魂神賦予人類的”,因而所說的“人學”也是客觀唯心的。
3柏拉圖對人的本原和發展的理性思考
作為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繼承了蘇格拉底的人的靈魂論。柏拉圖認為人應當在理性思維下和諧發展人本身,并在道德、求知和體能等諸多方面不斷提升自己。后來馬克思肯定了柏拉圖的知識和體能對人的發展的積極作用。另一方面,柏拉圖從還人的發展中,人與人的社會關系的角度出發思考,合作在人在發展中的重要意義。認為人在發展中不斷需要他人幫助,但是同時也為會他人幫助, 他把這種勞動力與物品的交換被當作生產資料的交換,就是早期人們的交換的雛形,也是出現社會分工的萌芽,后來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人的全面發展中對于社會分工問題的探討的雛形,均來源于此,但是馬克思對柏拉圖的思想進行了揚棄。柏拉圖的人與人之間的合作的思想對哲學發展史具有重要的意義。
4亞里士多德對人發展社會性與個性的辯證統一
亞里士多德繼承并發揚了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關于人的本原的哲學思想,并把這種思想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他界定了人的本原和本質,強調“人是理性的動物”、“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和“人是政治的動物”。他強調了理性思辨,著有《修辭學》一書,探討了修辭在理性思辨中的重要意義。同時他還首次探討了人的社會屬性,提出了閑暇思想,亞里士多德認為“閑暇”是人的一種生活狀態;是人在閑暇中追求自我愉悅的,高尚的生活;是“人生的唯一本原”;閑暇思想對后來哲學家的思想產生重要影響。后來馬克思主義中關于人的全面發展觀就是借鑒了上述觀點。
亞里士多德強調關懷人,自由追求自我,人性本質的回歸,他的觀點體現了人們開始對人的個性發展和人的社會性發展的關注。然而也有一些局限性,一方面由于受歷史及自身的影響,他未能將勞動實踐納入到人的全面發展的理論體系中。另一方面亞里士多德片面強調人從事政治活動并發揚其社會性,卻但是仍然沒有擺脫當時社會環境的制約,認為奴隸只能從事體力勞動,階級固有屬性限制了人的全面發展。
5伊壁鳩魯對人的本原和發展的探討
作為西方第一個無神論哲學家,伊壁鳩魯主張原子論認為世界是在在原子偏斜與碰撞中形成的。伊壁鳩魯不同于德謨克里特的原子論,強調原子在規則的運動時會出現個別原子偶爾偏斜。他將對原子運動的偶然性的探討轉向對人的自由性和主觀能動性的探討,認為人的發展應該打破對自由性與主觀能動性的約束,強調人在社會實踐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同時伊壁鳩魯將自由看作是和外界事物不相關的人自我意識的寧靜,主張人性追求自由應當是規范在全體社會關系中的自由。
6啟示與借鑒
從早期的古希臘哲學家到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再到伊壁鳩魯,西方哲學家對人的本原和發展問題進行了有意義的探討。不論哲學家們從早期對神學和自然的探討,進化到后來對人的關懷,以及對人的本質的探討,體現了哲學家們對人的本原的思想的進化。蘇格拉底強調對人的首次關懷,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進而對人的社會性和個性的深入思考,伊壁鳩魯則是對人的發展中主觀能動性的探討,都是古希臘哲學家由單純依賴神、上帝創造人轉向了對人本身的關懷。其哲學思想對當代哲學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示與借鑒作用:第一,以人為本的哲學觀點,哲學家們對人的本原的探討體現了人類回歸自我的觀點,以人為本也被應用到商業、政治、社會等各個領域中。第二,“認識你自己”也成為后來哲學家們研究哲學的開始。也成為其他領域中的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第三,強調人在社會實踐中的主觀能動性。人可以有意識地想問題。人應該以客觀規律和客觀條件為基礎,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這種觀點表明了人對周圍世界有著積極、主動的態度,意識富有主觀性。
參考文獻:
[1]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編譯. 古希臘羅馬哲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2]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編譯. 西方哲學原著選讀(上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