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鐵爭
一、“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概念
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是指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對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達成交易、進行支付結算,并通過跨境物流送達交易貨品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這段定義表述很清晰:完成跨境電子商務全流程需要有幾個基本主體的配合:1、買賣雙方、2、電商平臺、3、跨境支付機構、4、國際物流企業、5、跨境監管部門海關和國檢。作為商品的賣家,必須通過電子商務平臺描述商品特性、顯示交易價格、提供成交工具。買家則在電子商務平臺上進行在線支付和結算。在互聯網兩端的買賣雙方不管是B(企業)還是C(個人)必須分屬于不同的關境,最終再由物流企業完成商品跨越關境的運輸配送。
二、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現狀及特征
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是隨著互聯網應用發展、全球經濟一體化后所呈現出的一種新型國際貿易模式。它從傳統貿易分類中剝離出來的主要原因是它有別于傳統貿易的幾個鮮明特征:一是三高:時效性要求高、交易頻次高、在互聯網上透明度高;二是兩小:金額小、重量輕;三是多變:種類多變、交易主體多元化。正是由于它的特性決定了商家在開展交易時的關注點:快速、便捷。為了實現快速、便捷的物流和交易,商家大多采用快件或萬國郵政體系的EMS完成國際物流,采用非正規的交易方式完成收付匯結算。至于貿易開展的交易主體是B還是C并不重要,同樣,對于如何通過正式渠道結匯、如何退稅商家不在意也不專業。此外,對于跨越關境的交易需要受到海關、國檢、外管等部門監管、交易主體需履行相應義務等法律法規,商家們也大多不知曉。十年前萌發的基于互聯網的新型國際貿易模式逐漸從點滴之源匯聚成溪流之勢,引發了國家相關部門的關注和研究。
針對跨境電子商務的特點,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海關總署等八部委共同下發的《關于促進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發改辦高技〔2012〕226號),以及國家發改委辦公廳《關于組織開展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電子商務試點專項的通知》(發改辦高技﹝2012﹞1137號)中明確:遴選上海、重慶、杭州、鄭州、寧波、廣州6個城市開展跨境電子商務試點的具體實施,旨在針對以快件、郵件方式通關的跨境貿易難以快速通關、結匯、退稅等問題,依托電子口岸建設機制和平臺優勢,實現外貿電商企業與口岸管理相關部門的業務協同與數據共享,優化通關監管模式,提高通關管理和服務水平。至此,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有了操作的規則,有了陽光的通道,有了可以為跨境貿易電子商務交易主體進行政府層面輔導和服務的“娘家”。
三、操作的技術要求及注意事項
如何“陽光化”的開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呢?六個試點城市對開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商家的要求基本如下:開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的企業需要注冊在試點城市所屬關區、取得自營進出口經營權、企業信息和商品信息經過海關和國檢備案、有B2C的網站或網店與跨境電子商務管理平臺實現對接。六個試點城市獲批進行試點的業務也各不相同:上海:申報試點直購進口模式、網購保稅進口模式、一般出口模式;寧波:申報試點網購保稅進口模式、一般出口模式;杭州:與上海一樣申報三種模式;鄭州:申報試點網購保稅進口模式、網購保稅出口模式;重慶和廣州:申報試點四種模式,最齊全。因此,準備開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的企業需要考慮你的重點是做出口還是進口?做保稅還是直購?出口通常借助第三方平臺開展電子商務,通過第三方平臺與跨境電子商務管理平臺實現對接。第三方平臺的引流能力、在銷售國的品牌覆蓋度、交易工具、服務團隊、倉儲和供應鏈管理能力、營銷支持等是你選擇第三方平臺的考量要素。
四、推進“跨境電子商務”進程的思考
跨境電子商務業務中,網絡熱議的焦點之一是:海淘者未按公告要求辦理進出境物品報關及納稅手續的是否視為走私?很多人認為,海淘者完全是個人交易行為,沒必要進行報關手續,不申報不繳稅不能視為走私。持這個觀點是錯誤的,因為他不了解海關法。《海關法》明確:個人攜帶進出境的行李物品、郵寄進出境的物品,應當以自用、合理數量為限,并接受海關監管。進出境物品的所有人應當向海關如實申報,并接受海關查驗。準許進出口的貨物、進出境物品,由海關依法征收關稅。進口貨物的收貨人、出口貨物的發貨人、進出境物品的所有人,是關稅的納稅義務人。規定數額以內的物品、法律規定減征、免征關稅的其他貨物、物品減征或者免征關稅。進出境物品的納稅義務人,應當在物品放行前繳納稅款。進出口貨物、進出境物品放行后,海關發現少征或者漏征稅款,應當自繳納稅款或者貨物、物品放行之日起一年內,向納稅義務人補征。因納稅義務人違反規定而造成的少征或者漏征,海關在三年以內可以追征。違反本法及有關法律、行政法規,逃避海關監管,偷逃應納稅款、逃避國家有關進出境的禁止性或者限制性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是走私行為:(一)運輸、攜帶、郵寄國家禁止或者限制進出境貨物、物品或者依法應當繳納稅款的貨物、物品進出境的;(二)未經海關許可并且未繳納應納稅款、交驗有關許可證件,擅自將保稅貨物、特定減免稅貨物以及其他海關監管貨物、物品、進境的境外運輸工具,在境內銷售的。
海關總署公告2014年第56號《關于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進出境貨物、物品有關監管事宜的公告》以及隨之而來的57號文,可以視為海關為規范和鼓勵跨境電商所作出的積極舉措,然而,跨境貿易電子商務作為一個新興的國際貿易業態,還處在幼兒期,它的健康蓬勃發展不僅需要海關的支持,還需要來自于國檢、稅務、外管等相關監管部門更多的利好政策出臺,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期待在未來能聽到來自于其他監管部門更為明朗的扶植政策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