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教學法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將一個獨立的項目交給學生自己處理,包括對項目中信息的收集和處理,設計一系列的方案,開展項目,最終完成項目并對項目結果做出評價。項目教學法的優勢主要體現在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短時間內取得到良好的效果。學生通過自己動手,能夠加強對課本中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了解并掌握整個過程及每一個環節中的基本要求。
在信息技術課程中,傳統的說教式教學主要停留在教師對知識習題的講解和學生練習中,很難鍛煉學生的思維,而通過項目教學法,可以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設計,領悟信息技術學科的思維方式。項目教學法的開展有多種形式,可以組織一系列的實踐活動,如程序設計大賽,機器人設計競賽,多媒體作品設計等,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為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還可以采用逆向思維的方式,讓學生在貼近生活的情境中進行體驗和實踐,最終形成核心素養。
項目教學法是一種基于項目學習的教學模式,它是指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融入項目中,項目中包含各種各樣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多方面的操作技能。學生則通過獨立完成項目,來達到掌握理論知識和提升實踐操作能力的目的。項目教學法主要分為六個步驟:確定項目,制訂方案,具體實施,點撥引導,分享展示,交流評價。接下來,我們以“寧海——徐霞客旅游開篇地宣傳作品制作”為例,探索研究項目學習對學生計算思維能力養成的作用。
1.確定項目。目前我們已經確定主題思想——表達主題內容、突出寧海旅游特色,為此,制作者就要搜索反映主題的素材,選擇合適的工具軟件,從而更好地展示寧海,讓寧海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知名度得以提高,這是拿到項目后學生的思維發展方向。接著,圍繞該主題,師生討論制訂實施方案。
2.制訂方案。 (1)分組。教師組織學生合理分配小組,做到平均分配,男女混編,各組成員水平相當。比如,全班45人,就可以分成9組,每組5人。在項目制作過程中,每兩組負責一個景點介紹。各組推選組長,在組長的帶領下,最終合成動畫宣傳作品。
(2)項目分析。為了收到更好的效果,吸引更多的國內外游客,就要制作優秀的宣傳作品。因此,學生應盡可能詳細地收集資料,比如,確定出發點和目的地,需乘坐的往返車次、出發時間和到達時間,所需費用等內容,要制成表格,以便于統計。此外,所收集的資料還應該根據素材信息中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內容應包括文本、聲音、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并最終以多媒體的形式展示出來。
3.具體實施步驟。首先應進行組員分工,組長可根據組員各自的興趣愛好、知識水平、特長等綜合能力進行分組,以便發揮每個組員的專長。具體分工內容應包括:制作Excel數據報表,收集各媒體素材,分解媒體元素,組織組員整合各項內容。
(1)數據報表:組員1,2根據收集到的各種信息,包括:車次,時間,費用等,利用Excel表進行詳細的數據統計,做成數據報表。在此過程中,應注重強化學生的計算思維,以提升教學效率。
(2)素材收集:組員3,4通過網絡、自拍等方式收集到對應景點的相關信息,并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篩選、歸納、總結。
(3)媒體元素分解:組員5選擇Word等文字處理軟件歸納文本信息;組員6選擇Goldwave等聲音處理軟件重新編輯聲音素材;組員7選擇Photoshop等圖像處理軟件重新編輯圖片素材。要精選媒體素材,通過再創造使內容更加豐富,并吸引學生的注意。
(4)內容合成。組員8協助組長 (組員9)完成各類媒體的整合,建議使用Flash多媒體合成工具制作一個圖文并茂、聲文并茂的動態多媒體作品,并與Excel數據報表相關聯,實現內容之間的交互。
4.點撥引導。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巡查學生的具體情況,觀察是否所有學生都自主參與到項目中去,并督促各個小組完成任務。當學生遇到問題時,教師應引導他們相互討論,如果學生在合作探究中遇到難以克服的問題,教師應當進行點撥引導。在實踐操作中,當發現學生的操作不夠規范時,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動作上的規范,做到糾偏糾錯,防止學生掉隊,幫助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
5.分享展示。當各個小組完成任務后,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搭建展示作品成果的平臺,然后讓他們依次上臺進行分享展示。在展示途中,可以要求學生講述自己在制作過程中的感受、所遇到的困難,以及采用的解決方法,等等,由此,讓設計的火花產生碰撞,呈現出精美的作品,并達到鍛煉學生勇氣和表達能力的目的。在此過程中,每個小組要派一位代表主講,其他成員進行補充,以發現各個小組不同的設計風格,并反映出學生在自主與協作中所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從而便于教師調整教學措施。
6.交流評價。當學生展示完自己的作品后,教師還應針對作品制作評價量表 (見表1),然后讓小組對作品進行互相評價。
(1) 評分標準 (A級:10分~8分,B級:7分~5分,C級:4分以下),滿分100分,再融合小組實施過程進行評分,將學生的素質能力和團隊綜合能力結合在一起進行評定,最后按作品60%+實施過程25%+團隊協作能力15%的算法計算總分。
(2)上述評分量表不僅指出了最終作品的評分細則,也是對每個組員完成任務的評分。既要讓學生認識到作品的組成部分,也要讓他們認識到每一個環節所融合的重要技巧和能力,從細節著手提升學生的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表1 作品制作評價量表
(3)教師評價,教師根據每組作品的內容和其他小組對其作品評分等級進行總結。最后,小組之間相互交流,并分享自己的思路和看法。
在開展項目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既要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又要注重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項目教學,學生經歷了項目主題的確定、內容的具體實施、過程的分組協作、成果的展示與交流評價等過程,形成了項目學習的特有教學范式,大大提高了他們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此,不僅順應了新課改的教學理念,使信息技術課的教學質量得到大幅度提升,使學生在未來的學習中受益匪淺。
參考文獻:
[1]吳燕.翻轉課堂視角下的高中信息技術項目教學——以圖像的拍攝藝術為例[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3):75-77.
[2]劉曉峰,高洪卓.如何在中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有效開展項目教學[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上旬),2013,(7):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