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敬麗,劉小萍,鐘守瓊
(四川省宜賓市江安縣人民醫院兒科,四川 江安 644200)
支氣管哮喘又被稱為哮喘,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呼吸系統疾病。小兒的氣道發育不完善,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而發生慢性氣道炎癥,引發氣道高反應,導致其發生支氣管痙攣性狹窄、肺部通氣障礙,進而誘發哮喘。霧化吸入是臨床上常用的治療呼吸系統疾病的用藥方式。對哮喘患兒進行霧化吸入治療時,藥物可直接作用于其發病部位。因此,患兒霧化吸入極少量的藥物即可達到與大量口服藥物或靜脈滴注藥物相同的效果。目前,臨床上霧化藥物的設備主要有空氣壓縮泵與氧驅動霧化器。為比較對哮喘患兒使用空氣壓縮泵與氧驅動霧化器進行霧化吸入治療的效果,四川省宜賓市江安縣人民醫院兒科對近幾年收治的部分哮喘患兒分別使用空氣壓縮泵與氧驅動霧化器進行霧化吸入治療,并將其治療的效果進行對比。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4年7月至2017年3月期間四川省宜賓市江安縣人民醫院兒科收治的144例哮喘患兒。在這些患兒中,有男性患兒80例,女性患兒64例;其年齡為1~7歲,平均年齡為(4.9±2.3)歲;其本次哮喘發作的病程為0.5~4 d,平均病程為(1.8±0.5)d。所有患兒均經兒科查體、實驗室檢查及X線檢查被確認患有哮喘。這些患兒均不存在肝腎功能障礙、呼吸衰竭及嚴重的肺部感染。這些患兒在參加本次研究前2周內未使用過糖皮質激素類藥物。這些患兒均不對本次研究中使用的藥物過敏。隨機將這些患兒平均分為A組和B組。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所有患兒均進行常規治療。具體的方法是:讓患兒經鼻吸氧24 h。將氧流量設置為0.5 L/min。將0.1 g/(kg·d)的頭孢呋辛鈉加入到適量的生理鹽水中,為患兒靜脈滴注,每天滴注3次。為患兒每天靜脈滴注3次鹽酸氨溴索(加入到適量的濃度為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6歲及6歲以上的患兒每次滴注15 mg。6歲以下的患兒每次滴注7.5 mg。在此基礎上,為A組患兒使用氧驅動霧化器進行霧化吸入治療。具體的方法是:將2 mL的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含布地奈德1 mg)、0.8 mL的異丙托溴銨溶液(含異丙托溴銨200 μg)、1 mL的生理鹽水混合,作為霧化液。將霧化液注入氧驅動霧化器內。為患兒佩戴、固定霧化面罩。讓患兒吸入霧化液。將氧驅動流量設置為6 L/min。每次吸入30 min,每天吸入治療2次。為B組患兒使用空氣壓縮泵進行霧化吸入治療。具體的方法是:先配置霧化液(配置方法與為A組患兒配置霧化液的方法相同)。然后將霧化液注入空氣壓縮泵中霧化。為患兒佩戴、固定霧化面罩。讓患兒吸入霧化液。每次吸入30 min,每天吸入治療2次。兩組患兒均連續治療7 d。
觀察兩組患兒治療的效果。治愈:患兒氣喘、氣促、咳嗽、肺部啰音等臨床癥狀徹底消失。有效:患兒氣喘、氣促、咳嗽、肺部啰音等臨床癥狀得到了明顯的改善。無效:患兒氣喘、氣促、咳嗽、肺部啰音等臨床癥狀未得到明顯的改善,甚至在加重??傆行?(治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記錄兩組患兒呼吸困難消失的時間、氣促消失的時間、咳嗽消失的時間及住院的時間。
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A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B組患兒(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治療的效果
A組患兒呼吸困難消失的時間、氣促消失的時間、咳嗽消失的時間及住院的時間均短于B組患兒(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的時間及住院的時間(d,±s)

表2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的時間及住院的時間(d,±s)
注:*表示與B組相比,P<0.05。
臨床癥狀消失的時間組別 呼吸困難消失的時間氣促消失的時間住院的時間咳嗽消失的時間A 組(n=72) 2.5±1.1# 1.8±0.5# 3.6±1.8# 8.5±1.6#B 組(n=72) 4.4±1.6 3.0±1.3 6.5±2.1 10.4±1.2
哮喘的發病機制為:淋巴細胞、嗜酸粒細胞及肥大細胞大量蓄積在支氣管內,分泌大量的炎性因子,介導慢性氣道炎癥反應的發生,進而引發哮喘[2]。小兒氣道的免疫水平較低,更容易因吸入花粉、化學顆粒、揚沙微粒等而發生炎癥反應,進而發生哮喘[3]。相關的研究結果顯示,在對哮喘患兒進行吸氧、抗感染及止咳化痰等常規治療的基礎上,使用適量的糖皮質激素和異丙托溴銨來遏制其支氣管慢性炎癥反應可有效地提高其治療的效果。
霧化吸入是目前臨床上治療呼吸系統疾病的常見用藥方式。使用霧化吸入的方法用藥可使藥液霧化成體積極小的藥液微粒。這些藥液微粒經患者吸入后可迅速地沉積在其支氣管內壁上,滲透到其支氣管細胞內,快速發揮作用。目前,臨床上霧化藥物的設備主要有空氣壓縮泵與氧驅動霧化器。用空氣壓縮泵進行霧化吸入治療時,以空氣壓力為動力,將藥物以空氣為載體噴射在支氣管壁上,進而發揮藥理作用。用氧驅動霧化器進行霧化吸入治療時,以氧氣壓力為動力,將藥液以氧氣為載體噴射在支氣管內壁上,在為患兒用藥的同時,還能將氧氣泵入其肺部,提高其肺部的氧濃度,在遏制非特異性炎癥的同時改善其缺氧的癥狀。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與使用空氣壓縮泵相比,對哮喘患兒使用氧驅動霧化器進行霧化吸入治療的效果更好,能快速地改善其臨床癥狀,縮短其治療的時間。
[1]芩惠玲.氧驅動霧化吸入與空氣壓縮泵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哮喘的臨床療效[J].白求恩醫學雜志,2014,12(2):124-126.
[2]朱惠萍.氧驅動霧化吸入與空氣壓縮泵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哮喘[J].中國實用醫刊,2015,42(22):102-103.
[3]湯彩娥.氧驅動霧化吸入與空氣壓縮泵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哮喘的比較[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26):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