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麗娜
(貴州省貴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貴州 貴陽 550001)
無痛胃鏡檢查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檢查方法。在對高齡患者進行該檢查時,應合理為其選擇麻醉方案。為了比較對接受無痛胃鏡檢查的高齡患者實施不同麻醉的效果,筆者對在貴州省貴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接受無痛胃鏡檢查的88例高齡患者進行了分組對比研究。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4年7月至2016年4月期間在貴州省貴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接受無痛胃鏡檢查的88例高齡患者。根據麻醉藥用量和給藥速度的不同將其分為甲組和乙組。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相比,P>0.05,可進行組間對比分析。詳見表1。

表1 甲組患者和乙組患者基本資料的對比
在進行無痛胃鏡檢查期間,為甲組患者在60 s內靜脈推注0.6~0.8μg/kg的瑞芬太尼,并用1.5 mg/kg的丙泊酚對其進行持續靜脈輸注。為乙組患者在5~10 s內靜脈推注0.6~0.8μg/kg的瑞芬太尼,并用0.5 mg/kg的丙泊酚對其進行持續靜脈輸注[1]。
對比兩組患者檢查后定向力恢復的時間、意識恢復的時間、離院的時間和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
應用SPSS24.0 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颊邫z查后定向力恢復的時間、意識恢復的時間、離院的時間等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等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乙組患者檢查后定向力恢復的平均時間、意識恢復的平均時間、離院的平均時間分別為(2.2±2.1)min、(14.2±3.2)min、(19.2±2.2)min。甲組患者檢查后定向力恢復的平均時間、意識恢復的平均時間、離院的平均時間分別為(15.2±2.5)min、(21.2±3.2)min、(38.2±3.1)min。乙組患者檢查后定向力恢復的時間、意識恢復的時間、離院的時間均短于甲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檢查后定向力恢復的時間、意識恢復的時間和離院時間的對比(min,±s)

表2 兩組患者檢查后定向力恢復的時間、意識恢復的時間和離院時間的對比(min,±s)
組別 例數 檢查后定向力恢復的時間檢查后離院的時間甲組 44 15.2±2.5 21.2±3.2 38.2±3.1乙組 44 2.2±2.1 14.2±3.2 19.2±2.2 X2值 7.6 6.8 6.9 P值?。?.05?。?.05?。?.05檢查后意識恢復的時間
在麻醉后,甲組患者中有1例患者(占2.2%)發生嗜睡,有1例患者(占2.2%)發生惡心,有2例患者(占4.4%)發生嘔吐。甲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8.9%;乙組患者中有1例患者(占2.2%)發生嗜睡,有1例患者(占2.2%)發生惡心。乙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4.4%。乙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低于甲組患者(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的對比
胃鏡檢查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檢查方法。此檢查屬于侵入性檢查,易導致患者出現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2]。瑞芬太尼屬于芬太尼類μ型阿片受體激動劑,具有起效快、鎮痛效果好等優點[3-4]。本研究的結果顯示,乙組患者檢查后定向力恢復的時間、意識恢復的時間、離院的時間均短于甲組患者(P<0.05)。乙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低于甲組患者(P<0.05)。可見,為接受無痛胃鏡檢查的高齡患者在5~10 s內靜脈推注0.6~0.8μg/kg的瑞芬太尼,并用0.5 mg/kg的丙泊酚對其進行持續靜脈輸注能夠縮短其檢查后定向力恢復的時間、意識恢復的時間和離院的時間,降低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這與崔宏清等[5]的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采用快速靜脈推注瑞芬太尼和持續靜脈輸注小劑量丙泊酚的方法對接受無痛胃鏡檢查的高齡患者進行麻醉的效果顯著,且安全性較高。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李睿,鄒磊.瑞芬太尼和異丙酚復合麻醉不同給藥方式在無痛胃鏡中的應用觀察[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1,17(1):22-23.
[2]王筱斐,王穎.不同劑量瑞芬太尼聯合異丙酚在無痛胃鏡檢查中對呼吸、循環系統的影響——附80例報告[J].新醫學,2012,2(12):102-104.
[3]郭冰.不同劑量瑞芬太尼在無痛胃鏡檢查中的比較[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13,11(2):1038-1040.
[4]吳新海,徐磊,孫新波.不同濃度瑞芬太尼復合異丙酚用于無痛胃鏡檢查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2,9(13):75-76.
[5]崔宏清,董麗斌,葉廣華.不同劑量瑞芬太尼和異丙酚聯合應用于無痛胃鏡檢查中的鎮靜效果[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4(3):791-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