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峰
(齊齊哈爾醫學院附屬第三醫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0)
目前,我國急性腦梗死的發病率逐年升高。此病具有致殘率高、致死率高的特點。藥物療法是臨床上治療此病的常用方法[1]。為了有效地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的預后,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齊齊哈爾醫學院附屬第三醫院為收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使用尤瑞克林和丁苯酞進行治療,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齊齊哈爾醫學院附屬第三醫院收治的4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本次研究排除患有其他嚴重系統性疾病的患者。將這些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其平均年齡為(61.88±3.5)歲;在觀察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6例,其平均年齡為(62.37±4.0)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治療。進行常規治療的方法是:為患者調節血壓、控制血糖,使用阿司匹林對其進行抗血小板聚集的治療。阿司匹林的用法是:每次服100 mg,每日服1次。使用低分子肝素對患者進行抗凝治療。低分子肝素的用法是:按照1 mg/kg的劑量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每日靜脈滴注2次。在此基礎上,為觀察組患者聯用尤瑞克林和丁苯酞進行治療。尤瑞克林的用法是:每次將0.15 PNA單位的尤瑞克林加入到50 ml的氯化鈉注射液中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靜脈滴注的時間為30 min,每日靜脈滴注1次。丁苯酞的用法是:每次服200 mg,每日服3次。對兩組患者均治療2周。
1)兩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2)在進行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HINSS)的評分。
治療2周后,使用HINSS評估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具體的療效判定標準是:1)基本痊愈。治療后,患者HINSS的評分減少90%以上。2)明顯改善。治療后,患者HINSS的評分減少50%~90%。3)有所改善。治療后,患者HINSS的評分減少15%~49%。4)未改善。治療后,患者HINSS的評分減少不足15%。總有效率=(總例數-未改善例數)/總例數×100%。
使用SPSS17.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進行治療前,兩組患者HINSS的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進行治療后,觀察組患者HINSS的評分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其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情見表1、表2。
表1 兩組患者在進行治療前后其HINSS評分的比較(分,±s)

表1 兩組患者在進行治療前后其HINSS評分的比較(分,±s)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20 10.50±4.88 8.22±4.98觀察組 20 10.55±4.93 5.78±5.00 t值 0.98 4.32 P值 >0.05 <0.01

表2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的比較
國內外的研究都表明,急性腦梗死的發病機制非常復雜。藥物療法是臨床上治療急性腦梗死的常用方法。本次研究探討了在進行常規治療的基礎上使用尤瑞克林和丁苯酞治療急性腦梗死的效果。尤瑞克林是臨床上一種治療急性腦梗死的新藥。此藥的主要成分是人尿激肽原酶。人尿激肽原酶是從新鮮人尿中提取的一種糖蛋白。此酶可激活血管內皮細胞中的β受體,擴張急性腦梗死患者發生缺血的小動脈,從而恢復其缺血病灶處的血液循環[2]。研究發現,尤瑞克林可以加速NO的釋放,促進多種血管生長因子發揮其生物作用,進而加快腦梗死病灶處微循環的恢復。丁苯酞是一種可調控基因表達的藥物。此藥主要通過抑制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的活性和FAS通路的表達[3]來對抗神經細胞的凋亡,從而起到保護腦神經細胞的作用。此外,此藥還具有對抗炎癥反應的作用,可改善腦梗死病灶處的微循環。丁苯酞可有效地減輕急性腦梗死患者腦水腫的程度,縮小其腦梗死的面積,改善其腦部的能量代謝,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總之,聯用尤瑞克林和丁苯酞治療急性腦梗死的效果較為理想。
[1]王建,董力,賈晨紅.丁苯酞注射液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及腦血管儲備功能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11):117-118.
[2]李軍濤,霍會永,曹凌,等.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療進展性卒中療效觀察[J].山東醫藥,2009,49(9):77-78.
[3]王建華,劉瑞珍.丁苯酞對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后細胞色素-C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0,8(3):3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