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大雁,張小濤,郭成功,許棟棟,畢雅靜
(1.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24;2.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北京 100029)
“本質安全”概念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宇航技術界,主要是指電氣設備具有控制能量釋放,避免引燃燃爆性物質的安全性能。國內學術界明確提出“本質安全”概念是在20世紀90年代,此后關于本質安全理論的研究如雨后春筍,但范疇不同,內涵各異。
“本質安全”是企業綜合系統的一種屬性,是系統的固有安全特性,是基于事物的自身特性、規律, 通過消除或減少工藝、設備中存在的危險物質或危險操作的頻次,避免危險而非控制危險;“本質安全化”是系統達到或擁有“本質安全”這一屬性的過程;“本質安全管理”是針對系統如何實現或盡可能接近本質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調節、控制的行為、措施或模式的總稱。其中,設備是本質安全的基礎,人員是本質安全的主導,環境是本質安全的支持,管理是本質安全的保障。
本質安全型企業利用本質安全化原則(如最小化、替代、減弱、限制失誤影響以及簡單化等)來設計生產工藝過程和選擇設備,使得生產工藝、設備和環境具有高度的安全性,進而使生產系統的安全性主要依靠系統自身來保證,而不是依賴附加的安全裝置與措施。
在生產過程中,不因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的不安全狀態而發生重大事故,形成“人機互補,人機制約”的安全系統;對安全生產起關鍵作用的裝置和設備配備監測、報警、聯鎖和安全保護裝置,使其具有極高的運行可靠性。
本質安全型企業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管理方法引入企業內部安全管理中,以規范化、標準化、體系化要求來加強企業內部安全管理工作。從系統整體出發,對安全生產工作中涉及的“人、機、環境、管理”子系統進行統一協調和控制,強調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
本質安全管理體系每經歷一次PDCA循環后,一些安全管理問題就會得到解決,安全管理水平就會上升到一個新高度,繼而就會提出更高的安全目標,開始新一輪的PDCA循環。隨著PDCA循環的持續推進,企業本質安全管理水平就會得到不斷的改進和提升。
(1) 心理因素。作業人員存在一定的僥幸心理,認為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執行過于繁瑣和機械,未照章執行或執行不完全到位不是違章行為,即使偶爾出現一些違章行為也不會釀成事故。如遇到需要臨時停電的作業,在沒有停電、驗電、掛地線情況下就開始工作,造成事故。
(2) 生理因素。電力行業部分作業工作強度大、工作時間長、體力勞動負荷大,加之作業環境不良,會導致作業人員處于亞健康狀態,在操作時力不從心,導致操作失誤及事故。
(3) 技能素質。電力企業中的人員數量眾多,從管理人員到基層班組成員存在不同層級員工,從變電、檢修、運行、調度、發電企業到電網企業存在著不同工種的員工。部分作業人員的技能素質較低,安全知識匱乏,僅一知半解就冒險作業;一些作業人員雖然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識,但安全技能較差,現場經驗不足,對突發事件應急響應能力差。
(1) 質量缺陷。盡管近些年來對老舊站室、線路改造工程的投入力度不斷加大,切實提高了設備整體水平,但一些設備、設施的質量達不到安全運行的要求,以致在使用過程中發生事故。質量的缺陷包括設計上的缺陷和制造上的缺陷;如沒有重視設備的監造和出廠試驗等,造成設備帶缺陷進入工程應用,即為制造上的缺陷。
(2) 使用、維修和保養方法不當。操作人員在使用設備時操作技術不熟練,超負荷使用或使用過程維護、維修不及時,會造成機械設備靈敏度低、可靠性不強,導致設備處于不安全狀態。
(3) 技術裝備落后。技術裝備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程度低,帶有嚴重缺陷的不合格安全工器具、施工機具、安全防護用品、儀器儀表等,均有可能導致人身事故、電網事故、設備事故或障礙。
電力企業生產系統處于一個開放的環境中,開放不僅意味著系統與環境進行物質、能量、信息的交換,接受環境的輸入和振動、向環境提供輸出,而且還有主動性和進化的含義。近距離靠近帶電設備、狹小的作業空間、交叉作業、風雨冰雪天氣,六氟化硫氣體及衍生物等,均有可能導致人身事故、電網事故、設備事故或障礙。
(1) 組織管理因素。部分電力企業安全生產監管工作力量嚴重不足,安全管理制度脫離安全生產工作實際,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勞動管理失誤、違章指揮、無章可循、交叉作業管理混亂,這些均有可能導致人身事故、電網事故、設備事故或障礙。
(2) 現場管理因素。在現場作業過程中,一些作業人員未處理好安全、質量和進度3者之間的關系;作業過程隨意性大,安全隱患多,現場作業不規范;部分安全管理人員安全檢查責任心不強,不能主動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現場安全檢查工作流于形式,這些也可能導致人身事故、電網事故、設備事故或障礙。
教育全體員工樹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安全理念和“創建本質安全型企業”的安全愿景,并使這一理念和愿景根植于思想和行動中。
安全理念主要包括“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安全也是生產力”“安全就是效益”“安全超前”“風險最小化”“安全管理科學化”等觀點,以及自我保護意識和防患于未然意識等。只有建立了符合本質安全建設要求的安全理念,才能有適應企業安全生產所需要的安全活動,進而達到本質安全。
3.2.1 人員的本質安全化
在生產過程中,減少人的不安全行為的主要措施是加強管理人員隊伍的建設,提高員工安全技能,強化員工安全責任和規范操作意識;不斷加大對管理人員的學習能力、專業能力、決策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訓力度。
(1) 實行全員準入制度,全員持證上崗。加強對員工的安全教育,使人人都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識,提高領導和廣大員工搞好安全生產的責任感和自覺性。
(2) 強化對員工的安全技術培訓。廣大員工應掌握安全技術的科學知識,了解事故發生發展的客觀規律,提高安全技術水平,從而在現場能夠按章作業、正規操作。
(3) 推行標準化作業。按科學的作業標準來規范人的行為,作業標準化把管理、技術和作業有機地融為一體,使管理有章法、作業有程序、動作有標準,以限制、約束人的失誤,消除人的不安全行為。
3.2.2 設備的本質安全化
電力企業設備的本質安全化,要求設備要具有較高的可靠性、良好的安全特性、完善的安全防護系統和安全保護系統,即使人為操作失誤或設備發生意外,也能確保人身和設備安全。
(1) 加強設備管理,消除設備缺陷。大力開發和推廣使用先進的安全生產技術,不斷完善機器設備設施的安全防護裝置、緊急停車和制動裝置以及遙控報警裝置等。加強機電設備設施的安全檢測、檢驗,抓好大機組、大設備的維護保養及安全部件的管理,嚴格把控新購置設備安全防護裝置的質量,提高設備本質安全水平。
(2) 不斷提高裝備的機械化、智能化水平。要根據實際需要,科學合理地編制和實施本質安全型裝備計劃,努力實現安全生產裝備的機械化、現代化、智能化,以提高設備的本質安全程度。
(3) 加大信息化、數字化建設步伐。通過信息化建設,優化業務流程,推進企業科學管理,建立企業生產經營、安全管理的基礎數據庫,實現資源共享、信息集成,為安全管理提供決策依據,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3.2.3 環境的本質安全化
作業環境的本質安全化是指生產場所應確保作業人員的作業安全。以人為中心,盡可能采取安全技術措施,為員工創造更好的生產生活環境,保證員工心情舒暢、工作愉快,消除不安全感和后顧之憂,有效地遏制作業環境對安全的不良影響,控制事故的發生。
在生產實踐中依據環境安全與管理的實際需求,根據環境導致事故的規律來預防、控制事故,實現生產事故超前預防、控制,達到作業環境本質安全化。
3.2.4 管理的本質安全化
現代化的電力企業安全管理需要先進的科學管理方法。本質安全化管理是預防事故的關鍵措施之一,其目標是提升企業的本質安全水平,使其從根源上具備預防事故發生的能力。
(1) 量化管理。本質安全管理通過對各類要素的固有安全能力進行分析與量化評估,給出衡量本質安全的量化值,并通過不斷提升,實現對安全生產的全過程量化管理。
(2) 系統管理。本質安全管理要求對企業實施“全方位、全過程、全生產周期”的安全管理,即將企業所有與安全生產有關的對象全部納入管理范圍進行管理。
(3) 持續管理。企業本質安全水平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持續改進的過程。如果不能持之以恒地實施本質安全管理,就無法實現企業本質安全水平的持續提升。
實現本質安全需要安全文化的支持,安全文化依靠氛圍、精神、心理感應來影響協調著安全生產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起到無形的引導、感化作用。通過安全文化建設,可以增強員工的安全意識,強化在無人監控情況下的自我安全保障能力。安全文化猶如推動安全管理的一只“看不見的手”,融“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自我調節、自我防范”于生產行為之中。這樣有利于啟發人們安全生產的自覺性,激發安全生產的活力和創造力,形成安全人人有責、安全理念人人共享的積極心態,自覺規范行為,最終達到變壓力為動力,變被動防止為主動爭取、變“要我安全”為“我要安全”的目的。
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根據國家、行業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要求,結合電力企業安全管理實際,吸收國內外先進安全管理方法、管理模式的優點,分析電力行業安全風險管理體系以及本質安全管理體系的異同,融合管理要素,遵循PDCA思想,融入安全生產標準化、本質安全的要求,建立具有江蘇電力特色的本質安全綜合管理體系。
根據本質安全基礎理論研究成果,結合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安全管理診斷實際,提出設計本質安全管理體系“圈層”模型,即強化“兩條主線”(保證體系和監督體系),關注“一個協同”,著力“三個方向”(人、網架、設備),構建“三重支撐”(制度、科技、文化)的本質安全管理體系。
體系從強化保證體系和監督體系責任落實及協同配合、加強人員隊伍建設、提升網架設備安全、強化專業技術管理、優化管理規章制度、培育公司安全文化等6個方面提出對策要求,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國家電網公司關于強化本質安全的決定》等文件要求,創新本質安全理論研究,為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及下屬單位創建本質安全型企業提供了指引。
電力企業的生產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諸多因素影響著電力生產的安全。電力生產的復雜性決定了在電力生產供給的過程中存在著較多的風險因素,這些風險因素是導致大多數人員傷亡、電網及電網設備事故頻發的主要原因,給電力企業帶來巨大損失。對于風險事故的預判及預防,以及如何更經濟地降低或者消除安全生產風險,保障電力系統穩定安全運行是當前電力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而建立一個完善的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努力創建本質安全型企業,則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根本途徑。
1 蔡承偉.本質安全管理在發電企業安全管理中的應用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3.
2 許正權,宋學鋒,吳志剛.本質安全管理理論基礎:本質安全的詮釋[J].煤礦安全,2007,38(9):75-78.
3 神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發電企業本質安全管理體系研究[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1.
4 吳志剛.本質安全型煤礦建設理論與實踐——徐礦模式[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08.
5 趙朝義.人—機—環境系統的本質安全研究——礦井本質型安全系統的構建[D].上海:同濟大學,2002.
6 王欽方.企業本質安全化模型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5,15(12):33-36.
7 吳宗之,任彥斌,牛和平,等.基于本質安全理論的安全管理體系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7,17(7):54-58.
8 許正權.煤礦生產安全管理復雜性機理及管理方法研究[D].徐州:中國礦業大學,2004.
9 高曉旭.基于4M理論的煤礦本質安全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學,2010.
10 吳宗之,任彥斌.本質安全理論的若干問題研究[C].第3屆中國國際安全生產論壇論文集,北京,2006.
11 任國明,邵玉槐.電力企業安全生產形勢及問題探討[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7,3(1):86-91.
12 陳寶智,吳 敏.本質安全的理念與實踐[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8,4(3):79-83.
13 隋鵬程,陳寶智,隋 旭.安全原理[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14 許正權,宋學鋒,李敏莉.本質安全化管理思想及實證研究框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6,16(12):79-85.
15 邵祖峰,王秀華.本質安全化理論及其在道路交通管理中的應用[J].道路交通與安全,2007,7(4):19-22.
16 陳萬紅.本質安全理念在建筑防火設計中的應用探析[J].建筑設計管理,2010,27(6):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