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 韓戟 楊力

【摘要】 目的 觀察并對比腹腔鏡和開腹闌尾切除術在治療穿孔性闌尾炎中的手術效果。
方法 72例穿孔性闌尾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每組36例。對照組實施開腹闌尾切除術進行治療, 觀察組實施腹腔鏡闌尾切除術進行治療。對比分析兩組的手術效果。結果 觀察組手術時間、下床時間、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2.78%低于對照組的19.4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穿孔性闌尾炎的治療中, 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手術效果優于開腹闌尾切除術, 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值得推廣。
【關鍵詞】 腹腔鏡;開腹;闌尾切除術;穿孔性闌尾炎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0.0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surgical effect of laparoscopic and open append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perforated appendicitis. Methods A total of 72 patients with perforated appendicitis as study subjec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pen appendectom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The surgical effect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shorter operation time, off-bed time, anal exhaust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s 2.78% than 19.44%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perforated appendicitis,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shows better surgical effect than open appendectomy, and it contains wide application value and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Laparoscope; Open; Appendectomy; Perforated appendicitis
闌尾炎主要是指闌尾遭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而發生的炎性改變, 當病情發展嚴重后就會發生穿孔, 臨床表現主要有惡心嘔吐、持續伴陣發性加劇的右下腹痛、發熱等, 有很大可能會引發敗血癥、腸梗阻等嚴重并發癥, 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1]。對于穿孔性闌尾炎的治療一般以手術方式為主, 主要有傳統闌尾切除術、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傳統闌尾切除術有著非常成熟的技術條件, 但是對患者造成的創傷比較大, 且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高;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屬于微創手術, 有著創傷小、并發癥少等特點[2, 3]。為了觀察并對比腹腔鏡和開腹闌尾切除術在治療穿孔性闌尾炎中的手術效果, 作者通過選取穿孔性闌尾炎患者72例進行分組研究, 兩組分別實施開腹闌尾切除術以及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兩種治療模式, 并對這兩種方法在治療穿孔性闌尾炎中的手術效果實施對比,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穿孔性闌尾炎患者72例作為研究對象, 納入標準:符合穿孔性闌尾炎患者診斷標準、無嚴重器官功能障礙、無腫瘤疾病者、知情并自愿接受治療。排除標準:精神障礙、智力障礙、老年癡呆、語言溝通障礙等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36例。觀察組男20例, 女16例;年齡16~58歲, 平均年齡(37.2±6.9)歲。對照組男21例, 女15例;
年齡17~59歲, 平均年齡(38.3±6.9)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研究方法
1. 2. 1 對照組 患者應用開腹闌尾切除術進行治療, 具體為:對患者實施硬膜外麻醉, 常規消毒、鋪巾, 右下腹麥氏點取5~7 cm斜形切口, 鈍性分離皮下組織以及肌肉, 將肌層拉開, 打開其腹膜[4]。將腹中的滲液吸取干凈, 沿結腸帶找到盲腸末端的闌尾, 拉出腹腔, 使闌尾充分暴露出來, 采取4-0絲線將動脈和系膜進行結扎, 在結扎線遠端0.5 cm的位置將闌尾切斷, 在闌尾殘端使用石碳酸進行涂擦, 使用
4-0絲線進行結扎并荷包包埋, 檢查患者沒有活動性出血之后, 使用普通4-0線縫合, 如果患者腹腔內滲出較多, 則需要留置盆腔引流管, 再縫合切口[5, 6]。
1. 2. 2 觀察組 患者應用腹腔鏡闌尾切除術進行治療, 具體為:術前將膀胱排空, 取平臥位, 氣管插管靜吸復合麻醉, 常規消毒、鋪巾, 在患者臍上的位置取一條弧形小切口, 將腹壁提起, 利用氣腹針穿刺入腹腔[7]。然后將二氧化碳氣體充入, 成13 mm Hg(1 mm Hg=0.133 kPa) 氣腹, 然后將氣腹針拔出, 用套管針穿刺腹腔, 將內芯拔出, 插入腹腔鏡, 在腹腔鏡明視下, 將麥氏點作為主操作孔, 副操作孔則取在恥骨聯合上正中稍偏左, 對患者改體位, 取頭低腳高左側臥位, 利用無損傷抓鉗將網膜以及小腸撥開, 將積膿以及滲液吸干凈, 用抓鉗將闌尾提起, 鈍性分離解剖闌尾系膜, 將闌尾動脈游離, 在其近端上一鎖扣夾, 遠端上一鈦夾, 然后切斷闌尾動脈, 游離闌尾直至根部, 在距離回盲部0.5 mm的位置利用Hem-o-lock夾閉闌尾, 將闌尾切斷, 取出闌尾, 沖洗腹腔, 確定患者腹腔沒有出血后, 將氣腹排除, 對切口進行縫
合[8, 9]。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手術效果和并發癥(腹腔膿腫、傷口感染、腸梗阻、其他)發生情況, 手術效果判定指標涉及手術時間、下床時間、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手術效果比較 觀察組手術時間、下床時間、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2.78%低于對照組的19.4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近年來,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以及飲食習慣的改變, 穿孔性闌尾炎的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的發展趨勢, 對人們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質量帶來嚴重的影響[10]。傳統開腹闌尾切除術對皮膚的切口比較大, 雖然能將闌尾充分暴露, 為實施手術的醫療人員提供清晰的手術視野, 降低術后肉芽腫以及憩室形成風險, 但為患者帶來較大的手術創傷, 增加術中腹腔臟器暴露范圍及時間, 容易引發多種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影響患者的術后恢復, 且手術傷疤明顯, 影響美觀[11, 12]。腹腔鏡手術屬于微創治療方法, 與傳統開腹闌尾切除術相比, 腹腔鏡視野更清晰, 進行具體操作更方便, 且手術切口小, 患者需要承受的痛苦輕, 術后并發癥少, 有著良好的預后效果,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13, 14]。在本次研究中, 觀察組手術時間、下床時間、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2.78%低于對照組的19.4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次研究與劉寶國等[15]研究結果相符, 由此可見, 在穿孔性闌尾炎的治療中實施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手術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 在穿孔性闌尾炎的治療中, 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手術效果優于開腹闌尾切除術, 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閻磊. 開腹與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穿孔性闌尾炎臨床療效對比. 中國實用醫藥, 2016, 11(23):67-68.
[2] 馮立中. 腹腔鏡與開腹闌尾切除術在急性穿孔性闌尾炎治療中的療效分析.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6, 8(26):139-140.
[3] 王偉. 急性穿孔性闌尾炎應用腹腔鏡與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的效果研究. 中國農村衛生, 2015(8):148-149.
[4] 梁祎諾, 張春新, 徐偉熙. 腹腔鏡和開腹闌尾切除術在治療穿孔性闌尾炎中的手術效果. 吉林醫學, 2015, 10(8):1505-1506.
[5] 趙波. 腹腔鏡和開腹闌尾切除術在治療穿孔性闌尾炎中的手術效果觀察. 中外醫學研究, 2015(29):36-37.
[6] 韓元杰. 分析腹腔鏡和開腹闌尾切除術在治療穿孔性闌尾炎中的效果.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5(28):70-71.
[7] 龐永奎. 腹腔鏡與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穿孔性闌尾炎的療效對照分析. 中華普通外科學文獻(電子版), 2015, 9(6):491-493.
[8] 羅宏. 開腹與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穿孔性闌尾炎對比分析. 中國實用醫刊, 2015, 42(11):49-50.
[9] 田世堂. 腹腔鏡和開腹闌尾切除術在治療穿孔性闌尾炎中的手術效果觀察. 吉林醫學, 2015, 10(12):2498-2499.
[10] 林紹云. 腹腔鏡和開腹闌尾切除術在治療穿孔性闌尾炎中的手術效果比較. 心理醫生, 2015, 21(14):107-108.
[11] 張弦, 徐繼宗, 付廣, 等. 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與開腹手術的對比研究.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 2015, 15(9):798-800.
[12] 王勇, 彭永光, 李奕瑾. 開腹與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穿孔性闌尾炎的臨床效果比較. 臨床軍醫雜志, 2015, 43(1):10-13.
[13] 崔俊風. 腹腔鏡與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穿孔性闌尾炎的效果對比觀察.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7, 11(19):69-70.
[14] 張高烈. 腹腔鏡與開腹闌尾切除術在急性穿孔性闌尾炎治療中的療效探究. 世界臨床醫學, 2016, 10(14):00229.
[15] 劉寶國, 陳玲. 腹腔鏡與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穿孔性闌尾炎的臨床效果對比分析. 中外醫療, 2017, 36(16):4-6.
[收稿日期:2017-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