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力記者
第一站,同學們前往中國無人機競速聯盟訓練基地,先是通過主題講座了解了無人機的類別、主要用途、構成、益處與弊端等,對無人機有了初步的了解;接著同學們來到比賽現場,觀看職業級無人機競速賽事,體驗第一視角飛行,對無人機的操作有了更直觀的感受。午餐后,同學們分組進行無人機的拼裝練習和微型無人機實操練習。在拼裝練習中,他們的動手能力給帶隊老師帶來了不少的驚喜;而在實操練習現場,他們的專注、勇于嘗試、互相鼓勵的表現也贏得了教練員的一致好評。
實操過后,便是最扣人心弦的環節——微型無人機實操PK賽,它牽動著每一個人的神經。PK賽根據實操練習的成績選出前八名學生進行比賽,看哪位同學能夠操控無人機用最短的時間穿過最多的障礙物。空氣中雖沒有硝煙彌漫,選手的雙眼卻早已被打敗對手的烈火點燃。手中握著一個輕巧的遙控器,卻是用盡了全身的力量,一張張臉上滿是堅持與投入。哨聲即將吹響,心跳亦不斷加快。每位選手都不輕言放棄,只為心中的榮耀。

第二站,同學們來到賽格創業中心。看到各式3D打印機以及創客中心工作人員的辦公場所,同學們紛紛表示酷炫十足,內心無比向往。帶著對高科技的無限憧憬,同學們來到了充滿科技感的會議室進行電子硬件課程學習,以便為后面的電子作品創作活動做好知識儲備。
電子作品創作活動分小組進行,可以說是研學版的《奔跑吧,兄弟》。每個小組按照任務卡所寫的內容前往有中國“硅谷”之稱的深圳華強北電子市場購買指定的電子原件,然后進行拼裝和創意裝飾。同學們或在電子市場與老板討價還價,或面對電腦緊張編程,或腦洞大開構思各種造型……“同學們,請將你們的電子產品帶到舞臺上并派代表介紹產品的創意。”隨著主裁判的一席話,同學們逐一上臺介紹,像頑童看著自己心愛的玩具般充滿了憐愛,如數家珍,又像一位見證女兒出嫁的父親般欣慰,甜蜜又驕傲。


隨著人工智能的大熱,學校也緊跟其后,組織同學們前往華南理工大學工程中心學習人工智能,并參觀數控中心。通過課程學習,同學們對控制論、機械原理、傳感器、算法設計和程序設計有了系統的認識。
學習從讓機器人走出精確的正方形開始。注意,是“精確”走!這就需要運用控制理論的比例控制法讓機器人先快后慢,開始高速運行,接近目標時速度不斷減慢,最后誤差為0時停下來。那如何讓機器人循線呢?首先要構建算法模型——根據黑色區和白色區的光強值算出平均值(即目標值)。機器人循線時,光線傳感器不斷檢測光強值,如果偏離了目標值,就要修正方向。但是,機器人循線時為什么會不斷左右搖擺呢?原來,這是因為機器人無法根據誤差值調整轉向力。為此,同學們還需要構建比例控制器算法模型,根據兩個輪子的速度差使機器人隨誤差大小和方向隨時調整方向。這樣機器人循線就平滑了。
除了上述活動,學校還組織同學們開展了“親歷僑鄉風土人情,探索華僑文化之根”研學課程,由于篇幅原因,不再細說。本次研學活動為同學們播下了科學的種子,點燃了科技夢想,而團隊協作、互助友愛也在不斷完善同學們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