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土珍 劉傳勇 楊潔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孕癥患者血清性激素六項檢測結果, 為臨床用藥提供科學合理的依據。
方法 100例不孕癥患者, 將其根據月經情況分為甲組(月經正常, 40例)與乙組(月經紊亂, 60例), 另選取同期50例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對三組研究對象的性激素水平采用電化學發光測定法進行檢測, 對其檢測結果進行比較。結果 乙組患者孕酮(P)、睪酮(T)、雌二醇(E2)三項水平與甲組、對照組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甲組與對照組T、泌乳素(PRL)、E2、卵泡刺激素(FSH)、黃體生成素(LH)、P六項水平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乙組患者PRL、FSH、LH水平高于對照組與甲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100例不孕癥患者中, 有28例屬于繼發性不孕癥, 占比為28%, 72例為原發性不孕癥, 占比為72%。結論 不孕癥患者的內分泌情況能在一定程度上通過PRL、FSH、LH水平反映出來, 能夠有效指導臨床用藥。
【關鍵詞】 不孕癥;血清性激素;六項;檢測結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0.043
近年來, 女性不孕癥的發生率呈現出顯著上升的趨勢, 屬于常見婦科疾病的一種。臨床上引發該疾病出現的原因多種多樣, 包括免疫因素、遺傳因素、生殖器病變、內分泌紊亂以及免疫失調等, 其中較常見的為內分泌紊亂[1-5]。臨床上對該疾病進行治療時, 首先要將其致病因素找出, 然后再對其進行對癥治療。臨床上通常會采取超聲檢查、影像學、CT掃描、磁共振以及六項血清性激素水平測定等方式對女性不孕癥進行診斷, 而本研究則主要采用電化學發光測定法對患者T、PRL、E2、FSH、LH、P六項血清性激素水平進行測定, 以此為臨床用藥提供科學合理的依據,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7年6月本院診治的100例不孕癥患者, 將其根據月經情況分為甲組(月經正常, 40例)與乙組(月經紊亂, 60例)。甲組患者平均年齡(34.52±1.59)歲, 乙組患者平均年齡(35.02±1.69)歲,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超聲檢查、影像學、CT掃描、磁共振以及六項血清性激素水平測定, 最終確診為不孕癥。另選取本院同期50例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 平均年齡(36.66±1.28)歲, 血清性激素水平均正常, 并在近半年內沒有服用嗎啡、安定、利血平、胃復康、吩噻嗪以及其他各種激素類藥物進行治療, 不存在哺乳史、流產史。三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三組研究對象均選擇在卵泡早期抽取靜脈血
4 ml, 不需要將任何抗凝劑加入, 并在水浴箱內放置10 min, 將其溫度調整到37℃, 將其取出, 以2000 r/min的速度對其進行10 min離心處理, 將血清充分分離出來后, 血清六項性激素水平采用羅氏電化學發光分析儀進行檢測。于每天清晨嚴格按照具體操作流程對研究對象的六項激素水平進行測定, 并且做好嚴密的質量控制工作。可以將不孕癥劃分為繼發性不孕癥(以往存在有流產史或者生育后2年內沒有再懷孕)與原發性不孕癥(婚后從未懷孕)兩種類型。比較三組研究對象血清性激素六項水平。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乙組患者P、T、E2三項水平與甲組、對照組比較, 差異
無統計學意義(P>0.05);甲組與對照組T、PRL、E2、FSH、LH、P六項水平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乙組患者PRL、FSH、LH水平高于對照組與甲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100例不孕癥患者中, 有28例屬于繼發性不孕癥, 占比為28%, 72例為原發性不孕癥, 占比為72%。
3 討論
不孕癥屬于常見婦科疾病的一種, 近年來的發病率處于10%~15%。近年來, 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速度顯著加快, 人們需要承受越來越大的生活壓力, 不孕癥患者的數量也顯著增多。不孕癥出現的原因多種多樣, 其中內分泌因素占據了主要地位, 性腺軸下丘腦-垂體-卵巢性腺軸(HPOA)功能正常決定了女性能夠擁有正常的月經, 促使人體激性激素能夠呈現出周期性的變化。如果患者因為內分泌紊亂而導致月經紊亂, 其性腺軸HPOA的任意環節均可能會有功能障礙出現, 且激素分泌也會表現為異常現象, 這會對患者正常排卵產生影響, 進而導致其不孕。育齡婦女血液中的主要雌激素為E2, 在月經第3~5天時, 患者血液中的E2水平能夠將其卵巢功能有效反映, 一般而言, 其正常值水平為50 pg/ml。患者卵巢功能的高低和E2水平之間呈正相關, 當患者E2水平>80 pg/ml
時, 則表示其生育能力有所降低, 對其進行促排卵治療時, 卵巢無反應或者呈現為低反應狀態;當患者E2水平>100 pg/ml
時, 則表明其卵巢功能處于更加惡劣的狀態。E2由成熟卵泡分泌而成, 和FSH、LH濃度之間具有負相關性[6-10]。
通過對本研究中月經紊亂患者的LH和FSH水平進行分析可知, 發現其主要呈現為明顯升高現象, 這可能是受到先天性發育不全和卵巢早衰的影響, 進而促使卵巢衰竭。雖然乙組患者的E2水平與對照組、甲組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但是LH、FSH相較于正常值更高, 這可能是因為受到下丘腦-垂體功能障礙的影響。LH、FSH能對卵泡
發育、成熟進行有效促進, 促使雌激素分泌得到有效調節, 在正常的月經周期中, 卵泡早期的血清LH、FSH水平通常處于較低狀態, 如果LH>40 mU/ml, 且FSH>40 mU/ml, 則表示患者的卵巢功能衰竭, 如果LH<5 mU/ml, 且FSH<5 mU/ml, 則表示患者的下丘腦垂體功能低下。除此之外, 在患者卵巢功能衰竭的前期, 其卵巢儲備功能在已經在很大程度上降低, 但是其LH、FSH可能依舊在正常水平, 或者稍高于正常水平, 所以患者卵巢功能也可以通過FSH/LH進行預測, 當
FSH/LH>3.6時, 則說明其卵巢儲備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相較于LH, FSH能夠用來對卵巢儲備功能進行更加有效的評估, 當FSH>20 mU/ml時, 說明卵巢儲備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 結合E2與FSH能夠對促排卵治療之后患者的妊娠潛力進行更加精準的預測, 如果患者的FSH水平處于正常范圍內, 并且E2水平<80 pg/ml, 則表示治療基本上已經成功。現階段, 臨床上認為由各種原因促使PRL水平升高, 都可能會對HPOA進行干擾, 對孕激素與雌激素的分泌產生影響。本研究中相較于對照組與甲組, 乙組患者PRL、FSH、LH水平更高(P<0.05), 說明不孕癥的病因和內分泌之間具有密切相
關性。
綜上所述, 不孕癥患者的內分泌情況能在一定程度上通過PRL、FSH、LH水平反映出來, 能夠有效指導臨床用藥。
參考文獻
[1] 張紅霞, 劉霞, 王麗萍, 等. 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對子宮內膜異位癥不孕患者腹腔鏡術后妊娠的作用. 中華全科醫師雜志, 2015, 14(9):678-681.
[2] 孫麗君, 馮營營, 胡繼君, 等. 卵巢正常反應不孕癥患者體外受精不同長方案促排卵效果的研究. 中華生殖與避孕雜志, 2017, 37(5):361-365.
[3] 錢睿亞, 吳霞, 盛潔, 等. 子宮內膜異位癥生育指數在腹腔鏡手術后的子宮內膜異位癥合并不孕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中華婦產科雜志, 2017, 52(4):233-238.
[4] 周衛琴, 江雅麗, 湯海波, 等. 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對子宮內膜胞飲突的影響研究. 中華婦產科雜志, 2017, 52(8):
539-544.
[5] 黃昭穗, 欒麗麗, 楊驕, 等. 利拉魯肽對多囊卵巢綜合征合并糖耐量異常及肥胖患者的代謝及受孕的影響. 中華糖尿病雜志, 2015, 25(7):437-441.
[6] 張煥煥, 魏兆蓮. 脫氫表雄酮治療卵巢儲備功能低下的不孕患者研究進展. 中華全科醫學, 2016, 14(1):122-124.
[7] 劉星妍, 楊蘊潔, 唐傳玲, 等. 促排卵啟動時間對子宮內膜異位癥婦女體外受精妊娠結局的影響. 中華生殖與避孕雜志, 2017, 37(8):633-637.
[8] 孫桂芳. 黃體生成素和促卵泡激素水平檢測在診治不孕癥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中國醫藥指南, 2015, 13(33):79-80.
[9] 吳建偉. 不孕癥患者98例血清性激素6項檢測分析.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11, 10(10):781.
[10] 麥愛芬, 梁指榮. 96例不孕癥患者血清性激素6項檢測分析.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2, 9(14):1734-1736.
[收稿日期:2018-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