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慧琴
【摘要】 目的 對全膝關節置換術后采用生物冰袋冷敷的止血和止疼效果進行觀察。方法 279例全膝關節置換術患者, 根據護理方法不同將分為觀察組(140例)和對照組(139例)。對照組采用術后常規護理, 觀察組在術后常規護理基礎上加用生物冰袋冷敷。比較兩組患者的術后出血量和疼痛程度。
結果 觀察組患者術后24、48、72 h疼痛程度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出血量為(266.30±100.00)ml, 顯著少于對照組的(470.00±148.64)ml,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全膝關節置換術患者采用術后生物冰袋冷敷的止血和止痛效果較好, 非常值得在日后有關治療中加以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 全膝關節置換術;生物冰袋冷敷;疼痛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0.103
冷敷是一種具有止血、消腫、止痛作用的生物學方法。其產生作用的原理是通過低溫令血管收縮通透性和神經傳導的速度降低, 但目前膝關節置換術后采用冰敷止痛和減輕出血的報道較少[1]。本文為研究膝關節置換術后采用生物冰袋冷敷對止痛和止血的效果, 特選取本院279例行全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進行實驗,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1日~12月20日本院收治的279例全膝關節置換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根據護理方法不同將患者分成觀察組(140例)和對照組(139例)。觀察組男49例, 女91例;年齡最小61歲, 最大78歲, 平均年齡(68.8±5.3)歲。對照組男51例, 女88例;年齡最小59歲, 最大81歲, 平均年齡(69.1±4.4)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采用術后常規護理, 具體為:患肢取過伸位, 術口留置引流管暫夾閉, 3 h后開放或改為負壓;術后按無痛病房用藥原則口服西樂葆。不使用冰袋冷敷。
1. 2. 2 觀察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使用生物冰袋冷敷。生物冰袋(成都心海匯才生物科技有效公司, 重量500 g/袋)為高新技術生物材料支撐, 柔軟有彈性、無毒。具體方法:術后患肢取過伸位, 盡量將膝關節伸直, 使用干燥的毛巾將生物冰袋包裹起來, 覆蓋患者的膝關節并使用繃帶固定, 起到壓迫止血的作用。冰袋融化了要馬上更換新的冰袋, 持續24 h冰敷并隨時更換冰袋。在患者冰敷期間, 隨時關注患者患肢的具體情況、查看血液循環是否良好、顏色是否正常, 防止發生凍傷。兩組患者在麻醉恢復后開始進行肌肉收縮活動, 術后3 h將引流管更換成負壓引流管, 并在術后12 h進行抗凝治療。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2]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出血量和疼痛程度。術后出血量:患者術后回病房開始記錄引流量。疼痛程度分為0~3級。0級:無疼痛;1級:疼痛比較輕, 生活和休息不受疼痛影響;2級:疼痛感較強, 需依靠藥物達到緩解的目的;3級:嚴重、劇烈的疼痛, 影響正常休息, 必須使用止痛劑緩解, 自主神經出現紊亂。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等級計數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術后24、48、72 h疼痛程度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觀察組患者術后出血量為(266.30±100.00)ml, 顯著少于對照組的(470.00±148.64)ml,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全膝關節置換術在術中需要清理關節滑膜、截骨和清創, 創傷面積較大, 出血量多。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者的毛細血管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損傷導致術后發生滲血, 由于患者術后需長時間的臥床靜養, 一般在術后會使用抗凝藥物來預防深靜脈血栓的發生[3-5]。術后滲血會導致傷口感染引起細菌病毒的滋生從而導致嚴重后果, 因此臨床上對全膝關節置換術的術后止血非常重視。術中一般使用止血帶來減少出血, 但術后仍會出血, 因此需要尋找著一種解決術后出血問題的方法。生物冰袋冷敷法簡稱冰敷, 是通過低溫令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和神經傳導的速度降低, 白細胞與血管之前的相互作用減輕, 減輕腫脹的程度, 從而進一步減輕了因腫脹出現的疼痛[6-8]?;颊咝g后產生和患肢的疼痛感會嚴重影響到患者的術后康復鍛煉。冰敷通過降低神經細胞傳導的速度和感官的敏感性從而減輕疼痛, 還能夠有效的抑制肌肉痙攣, 有助于術后恢復[9, 10]。冰敷在全膝關節置換術的術后止痛和止血中的應用報道較少, 一般廣泛應用在外科和骨科手術中。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術后24、48、72 h疼痛程度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出血量為(266.30±100.00)ml, 顯著少于對照組的(470.00±148.64)ml,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既往的報道結果具有一致性。
綜上所述, 對于全膝關節置換術患者采用術后生物冰袋冷敷的止血和止痛效果較好, 非常值得在日后的有關治療中加以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 彭周全, 張衛, 馬艷麗, 等. 術前股神經阻滯用于全麻下全膝關節置換術老年患者超前鎮痛的效果. 中華麻醉學雜志, 2015, 35(3):314-316.
[2] 趙昌盛, 鐘群杰, 林劍浩, 等. 中國膝關節骨關節炎流行病學調查現狀. 廣東醫學, 2016, 37(13):2050-2052.
[3] 童培建, 何幫劍, 黃余亮. 中醫藥療法在全膝關節置換術圍手術期的干預作用. 中醫正骨, 2013, 25(1):8-10.
[4] 丁煌, 周妙苗, 崔珊珊, 等. 收肌管阻滯聯合浸潤麻醉用于全膝關節置換患者術后鎮痛的效果. 中華麻醉學雜志, 2016, 36(9):1102-1105.
[5] 任錕, 孫永強. 全膝關節置換圍手術期鎮痛方法的研究進展. 中醫正骨, 2013, 25(1):38-42.
[6] 張國妹, 姚劍英, 周玉娟, 等. 生物冰袋冷敷在全膝關節置換術護理中的應用. 廣東醫學, 2011, 32(19):2616-2617.
[7] 饒世鳴, 蔣樂佩, 鄭文嫻, 等. 持續性生物冰袋冷敷在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減輕關節腫痛的研究. 現代實用醫學, 2010, 22(7): 821-822.
[8] 陳松, 符培亮, 吳海山, 等. 全膝關節置換術后膝周持續冰袋加壓冷敷的鎮痛效果分析. 中華關節外科雜志(電子版), 2014(2): 30-34.
[9] 詹學華. 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后膝周冰袋冷敷對隱性失血的影響分析. 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 2011(8):38-39.
[10] 李雯. 生物冰袋冷敷結合早期康復訓練對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者早期康復效果的影響// 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骨科學術論壇暨四川省醫學會第十八次骨科學術會議, 2014:223.
[收稿日期:2017-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