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網絡經濟新商業背景下,用戶創業門檻降低、創業邊界擴大,致使用戶創業的規模、數量不斷擴大和增加,用戶創業形式也在發生演變。文章運用規范的文獻研究法,梳理了用戶創業研究進程,提煉出創新型和交易型兩大用戶創業類型,并結合網絡經濟新商業環境分析了用戶創業研究的新領域,以系統歸納現有用戶創業理論研究,助推網絡經濟新商業環境下用戶創業實踐的開展。
[關鍵詞]網絡經濟;創新型用戶創業;交易型用戶創業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2.186
隨著電子商務及網絡科技的迅猛發展,以互聯網為主要技術手段,以全網營銷、全渠道推廣為主要模式的網絡經濟也隨之得到快速成長,網絡經濟商業格局業已形成。基于這樣的網絡經濟新商業格局,利益相關主體的角色及行為得以重塑:借助于網絡經濟新商業的網絡、無摩擦經濟、輕公司、敏捷性、分布式創新等特性,原先單純處于終端市場的消費者逐漸從單一的“用戶”身份轉變為創業者等多種角色,如越來越多的創業者選擇網絡創業,相關研究也因此發生了改變。當前,用戶創業研究領域正在逐漸被拓展,已經從最初的汽車產品、嬰幼兒用品、運動器材等生活領域延伸至經濟、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用戶創業活動正在以比我們預期的更快的發展速度在國內外推廣。
1 用戶創業研究體系及進程
用戶創業最早起源于消費者創業,之后隨著商業環境的不斷改變,用戶創業研究領域不斷擴大,研究體系不斷完善。其研究體系及進程見下圖:
消費者創業是消費者基于提高自身幸福感而通過識別機會及資源重組來進行選擇、購買、分銷產品或服務的行為。這種用戶創業模式形式簡單,且主體僅僅為直接消費產品的消費者。之后的研究逐漸開始從消費者創業延伸至更為寬泛的用戶創業。在這個過程中,分布式創新(Distributed Innovation)起著重要推動作用。分布式創新是超越傳統創新理念,將焦點放在企業或組織外圍利益相關者,其中一個最為重要的利益相關者就是用戶,用戶創新(User Innovation)是其最為常見的行為。用戶創新是個人或公司用戶基于自己使用目的而開發、改變現有的產品或流程,包括中間用戶創新(Intermediate Users)及消費者用戶創新(Consumer Users)。而隨著用戶創新的普及,一部分用戶將創新產品或服務商業化,進而實現了用戶創業。該類型用戶創業吸納了熊彼特創業理論觀點,具有鮮明的創新特征。正是由于分布式創新驅動下的用戶創新,消費者創業才能進入更深層次的創新型用戶創業,創業主體也才能延伸至更廣泛的“用戶”。與之同時發展的另一個用戶創業理論就是基于柯茲納創業范式的交易型用戶創業。隨著用戶創業實踐的多元化,用戶創業的多類型研究開始產生;隨著國際化、網絡經濟的發展,平臺用戶創業、用戶國際創業、用戶社會創業等新的研究命題也不斷呈現。綜上所述,用戶創業主體經由產品或服務的終端消費者拓展至范圍更廣的用戶,研究內容也從消費者創業延伸至創新型、交易型用戶創業,研究領域也從日常生活用品拓展至虛擬產品、農村產品、平臺產品或服務。
2 創新型用戶創業研究綜述
創新型用戶創業研究是用戶創業研究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研究內容包括用戶創業基礎性研究、用戶創業類型及進程研究、用戶及社群互動研究、用戶創業與廠商創業互動研究等內容。
2.1 創新型用戶創業基礎研究
基于創新視角下的用戶創業是作為用戶的個體或團隊將自己使用的產品或服務商業化的過程,其創業主體是以領先用戶(Lead Users)為主。相比于經典創業模式,用戶創業的顯著特征在于創業者源自非金錢給付的滿足感。這種滿足感來自自我雇用(個體創業)的滿足感、對管理及戰略決策的自主權和控制權、對工作的享受等方面。除此之外,學者研究發現用戶創業有其成長的條件偏好。這些條件包括創業本身能讓創業者享受比較低的機會成本,所處行業規模小且屬于利基市場,所創業的產品或服務比較新、用戶需求比較模糊且不斷變化。
2.2 創新型用戶創業類型研究
關于用戶創業類型,學者們比較公認的分類是Shah和Tripsas(2007)所提出的二分法,即將用戶創業分為職業(專業)用戶(Professional-users)創業和終端用戶(End-users)創業。職業用戶創業的產品往往與他所從事的原有職業有關,往往不是在家里創建,而是更少的自我資金依賴,更多的收入,創業者也往往具有更高技能。終端用戶創業往往更凸顯自我使用,其可組合的資源及雇用的工人更少,創業收入相對較低,往往是在家里創建并自我籌資。除此之外,Shah等(2011)在原有的兩種類型基礎上,增加了混合型(Hybrid)用戶創業,即融合職業型和終端型用戶創業特點。國內學者金楊華和潘建林(2014)則在職業(專業)型及終端型用戶創業基礎上,增加了中端型用戶(Intermediate Users)創業,并結合淘寶網案例研究提出了三大類六種具體用戶創業類型。
2.3 創新型用戶創業進程及模式研究
用戶創業進程與經典創業模式顛倒,它往往不是先識別機會,而是先對現有產品、模式進行修正以形成創新成果,之后再識別商業機會。正因如此,用戶創業進程及模式有自身的特殊性。Hippel(2005)、Shah和Tripsas(2007)圍繞終端用戶專業提出了三階段用戶創業模型:用戶試驗并創新解決方法以滿足自己需要,在用戶社群及公共互動中完善并識別潛在的商業機會,最后進行市場商業化。Haefliger等(2010)基于游戲市場提出了用戶創業的二階段進程模型:面對未滿足的市場需求,用戶會將現有行業某些產品或元素橫向應用于另一行業,以尋求創新;之后,用戶將商業化其創新產品。國內學者金楊華和潘建林(2014)則基于淘寶網案例研究提出了多線性的用戶創業進程模型。
2.4 用戶及社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