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亞 李德標
摘 要:對企業來說,保證材料質量、降低材料成本、控制內部腐敗、防止合同糾紛具有重要意義。企業應根據自身實際,設計內部非招標采購方法和采購流程,并注重在采購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防范和控制。
關鍵詞:企業采購;非招標;管理;風險控制
中圖分類號:F2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04-0000-00
1 前言
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和市場體系的完善,物資投標和采購管理逐漸成為企業管理的重點。相對于企業運行的其余部分,在公開招標系統中存在的漏洞是不容易找到的,因此投標人利用脆弱性尋求不正當的利益事件往往發生,甚至達到經濟犯罪的底線。因此,加強企業物資的采購管理對于企業是非常重要的。
2 物資招標采購的基本概述
物資招標采購是指在市場競爭條件下,企業各類物資供應商提供公平公正的接入企業秩序,確保在競爭中依法有序,使企業獲得越來越高質量的物質資源。材料招標采購具有許多優勢[1]。(1)招標采購具有開放性,企業需要公開發布的供應信息,一方面為相關材料供應商提供機會,一方面為企業擴大原料來源,另一方面促進市場的發展。(2)招標采購可以有效避免企業腐敗的發生,并保證采購材料的質量。通過物資招標采購管理,加強了供應商之間的公平競爭,加強了采購過程的監督。(3)采購材料可以有效降低企業的采購成本。在市場價值規律的影響下,供應商將對材料的成本和利潤進行衡量,以贏得訂單,而投標價格肯定會接近產品的實際價值。供應商能否贏得投標,受價格、質量、信譽和售后因素的影響。企業應加強物資招標采購管理,以保證采購物資質量,降低企業采購成本,提高企業整體收入。
3 非招標采購方式
3.1 單一來源采購
單一來源采購是指采購方與單一供應商(服務)進行談判,以確定交易價格和其他技術和業務條件的采購方法。在下列情況下,單一來源可用于采購:只有買方的唯一供應(服務)響應;對于原中標人而言,采購工程、貨物或服務是必要的,否則將影響施工或功能要求。購買行為是一種額外的購買行為,它是對原始購買項目的增加或改進,而不是對項目、商品或服務的新購買;不可預見的事件導致特殊的緊急情況,使其難以達到開放和限制程序的時限,或從其他供應商(服務)購買。
3.2 競爭性談判采購
競爭性談判指的是指采購人或者采購代理機構直接邀請三家以上供應商就采購事宜進行談判的方式。將采購目標,談判成交決定供給(服務)業務,成交價格,以及其他技術和商業環境的一種采購方式。競爭性談判采購可采用最低價格,采用綜合評分法,以最佳性價比原則為依據。
3.3 詢價方式采購
詢價采購是指采購人采購目標直接發送詢價給多個供應商的回復和報價,采購人與響應文件和報價,確定成交供應商,成交價格,以及其他技術和商業環境的一種采購方式。
4 常見風險及防控
4.1 采購的單一來源方法不嚴格
(1)風險。如果不充分的市場研究,或為了個人利益而不被邀請去滿足潛在的服務供給,選擇單一的采購方式,不僅很難讓企業選擇(服務)供給的最佳比例,而且容易滋生腐敗?;緵]有競爭,單一的采購采購效果主要取決于雙方的場景,如果企業沒有把握好平均的市場價格,可能報價過高,談判者不清楚,價格合理,很難實現價格控制。(2)預防措施。一是充分理解單一來源采購風險,申請采購部門做出書面原因和具體要求,招標工作領導小組(通常由高管)單一來源采購項目集體評審,沒有很好的理由,原則上,不使用單一來源。第二,充分考慮市場調查不足的可能性,不懂復雜的行業、技術、信息可能更少,對象很難確定邀請項目,可以使用開放的邀請、競爭性的談判或委托專業的招標代理,盡可能不使用單一的采購模式。三是掌握原招標結果的應用程序在單一來源采購,如果遠離原來的投標時間太長(超過一年),比例大于原來的合同或采購目標,市場價格可能會改變,并建議確定采購流程,不能直接選擇單一來源采購的方式[2]。
4.2 采購方法的選擇不合理
(1)風險。如果不適當的購買方式選擇,應采用一般商品和材料采購的查詢,競爭性談判,可能出現人為設定的特定標準,以淘汰供應商,從而導致價格的操縱,導致價格下跌。特殊的,特殊的材料,如果不是通過競爭談判,售后服務,技術特點,銷售業績,企業規模,所以只有低價作為唯一措施,可能導致質量損失。(2)預防措施。一是嚴格把握采購模式選擇的原則,一個是清晰一致的規格、技術標準、技術要求很簡單,清晰,現貨市場供應充足,購買的商品價格相對穩定,透明,競爭在市場上充滿了一般商品和材料,可以通過低采購方式選擇調查。以競爭性的談判方式推薦建筑、服務采購和其他材料采購建議。二是把握好競爭談判的采購原則,貨物的采購一般都是根據采購的要求,貨物的質量和服務,以及最低的價格。服務采購應按照采購文件公布的評價標準,根據最符合成本效益的規則選擇交易服務提供商;如果最低價格采用最低價格,如果報價最低,則供應商應終止程序,但質量要求不高。
4.3 供應(服務)業務建議太窄
(1)風險性能。供應業務推薦鏈接(服務)招標采購的關鍵部分,如果市場知識不足,供應商信息收集不全面,推薦的可能來源單一、推薦單位等級差別很大的質量和服務,推薦沒有相關資格,不建議單位,甚至操縱供應商推薦,推薦人類取向,一系列的標準,標準等腐敗。(2)預防措施。1)通過各種手段,市場信息收集,建立潛在的供應商基礎,確保高質量,行業代表供應(服務)是目標的選擇;2)注重供給(服務)業務推薦來源多元化,供應商圖書館提取,采購管理部,采購部門,專業管理部門推薦結合,擴大運行面,避免部門或少數優勢地位;3)對被邀請單位進行篩選和篩選,確保候選人的質量和聲譽處于同一水平和水平;4)后續跟蹤和評估的采購和服務情況,并使用黑名單系統,將在不能滿足服務要求的承諾或內部和外部串通的情況下選擇不違規的二次邀請;5)事先了解市場價格,以便在審核或談判過程中合理進行價格比較;6)為了形成足夠的競爭,建議競爭談判和詢價采購模式邀請候選人的數量盡可能地進入供應(服務)[3]。
4.4 操作過程不合理
(1)風險表現。由于重要的程序和不完整的記錄,采購過程可能無法正常建立,從而導致糾紛或法律風險。未經該項目事先批準,資金來源尚未得到實施,可能導致未能完成采購結果。采購模式的審核和審批沒有提前進行,采購方法可能被錯誤選擇,直接影響采購效果;這一過程過于繁瑣或不切實際,可能導致采購基礎龐大,效率低下。(2)預防措施。1)預先審核、項目可行性、資金來源、采購計劃、議付文件等資料;2)購買方式建立一個固定的工作流程,明確操作步驟和數據模板,為了方便操作,相關的過程可公開招標流程,結合簡化的實際情況,盡可能簡單明了,但涉及到內部檢查,法律文件和其他重要鏈接必須到位;3)解決實際工作問題中,招標和目標不大,考慮成本和供應商放棄參與的現象,具體操作可用于再現人員的現場監督下傳真報價、談判方法如電話免提、視頻網站,提高工作效率,擴大運行表面。
5 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社會普遍關注行政機構國有資產的管理,政府也出臺了許多相應的法規,管理措施和手段不斷創新。在此工作中,注重完善國有資產管理模式的行政機構,從制定標準、加強國有資產的預算管理、實施產權登記、提升等五個方面進行討論信息水平和加強監管等措施可以促進行政機構國有資產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資產利用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 鄧謙,張馳.工程服務類招標采購全流程管理提升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6,(28):112-113.
[2] 羅艷,崔智雄,王穎.招標采購精益化管理在抽水蓄能項目中的應用[J].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16,(13):66-68.
[3] 東純海,王鳳璿,史嫣,等.強化采購法治管理共建陽光采購[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5,(12):84-85+152.
作者簡介:王小亞(1981—),女,河北辛集人,本科,畢業于河海大學,工程師,研究方向:合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