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水滸人物的評價形式的多樣性"/>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劉樹勝
(金陵科技學院 文學院,江蘇 南京 211169)
龔開的《宋江三十六人贊》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水滸人物題贊(惜畫作無存),也是最早用韻語形式對水滸人物予以評點的作品。有人認為作者題贊的目的是想借此驚頑起懦,喚起時人的民族意識和反抗斗志,觀點有失偏頗。其《序》稱:“余年少時壯其人,欲存之畫贊……于是即三十六人為一贊,而箴體在焉,蓋其本揆矣。將使一歸于正,義勇不相戾,此詩人忠厚之心也。”[1]80也就是說,他所作的人物題贊,是以箴言的形式,彰顯了“一歸于正”的宗旨,即歸于正統、義勇統一,亦即傳統的“溫柔敦厚”和不偏不倚。由此不難看出,龔開對宋江等三十六人的題贊或評點,是站在維護統治階級核心利益的立場上展開的。
首先,題贊體現了作者對忠勇仁義的肯定與推崇。龔開在《序》中認為,呼保義宋江造反雖不為人齒,但“其識性超卓有過人者。立號既不僭侈,名稱儼然,猶循軌轍”[1]80,這一點就超越了無僭越之名而有僭越之實的亂臣賊子。其“不稱假王,而呼保義。豈若狂卓,專犯忌諱”的題贊[1]80,對宋江不僭越稱王、不犯尊者忌諱、而呼吁保持忠義的行為予以了肯定。雖然這看上去顯得有些矛盾,卻與其“只反貪官,不反朝廷”的忠義主張不謀而合。龔開感嘆“與其逢圣公之徒,孰若跖與江也”[1]80,顯然是在批評時政之不公、人才之投暗,而并非是肯定柳下跖與宋江造反。龔開之所以贊賞宋江,就是因為他名實相符,做賊而不忌諱賊名,不像那些“竊國者”,干著強盜的勾當卻自命為圣人君子;在浪里白跳張順的贊詞里,這一宗旨表現得更為顯豁,其忠義的內涵上升為為朝廷獻身:“雪浪如山,汝能白跳。愿隨忠魂,來駕怒潮。”[1]81在最初的水滸傳說里,張順應該是受了招安的,他的死是正宗的歿于王事。而將一個出類拔萃的盜賊與千古忠臣伍子胥相提并論,其目的就是借此倡導忠義;作者也特別推崇義勇,因為合乎道的義與忠殊途同歸。而要做到真正的義與忠,就需要有勇的表現,在特定意義上義勇就是忠勇。在龔開看來,大刀關勝就是水滸英雄里忠勇的化身。其贊詞謂“大刀關勝,豈云長孫?云長義勇,乃其后昆”[1]80,推斷關勝為關羽后人,非唯姓氏相同、武器相類,重要的是其義勇相當;在龔開所列的三十六水滸人物中,“一直撞”董平是作者非常喜歡的人物,甚至將其視為忠勇的代表:“昔樊將軍,鴻門直撞。斗酒彘肩,其言甚壯。”[1]83將這個“一直撞”比作劉邦麾下的樊噲,顯示了鮮明的尊王意識;作者倡導忠義節操,給那些原為朝廷命官而屈身事寇者指出所謂光明一路。于小李廣花榮,謂其“中心慕漢,奪馬而歸。汝能慕廣,何憂數奇”[1]82,諷喻花榮,李廣被俘后尚能心慕漢朝奪馬逃歸,你思慕李廣,就不用擔心時乖運蹇,批評花榮如果真能有李廣那樣的節操,自能建功立業,不必擔心命運不好。
其次,題贊還體現了作者對眾多梁山好漢命運的惋惜。在作者看來,梁山好漢多為“盜賊之靡”(即盜賊中的出類拔萃者),這等人才淪為盜賊,實在令人惋惜。他們中的一些人,或廣有智慧,卻用錯了地方。如“古人用智,義國安民。惜哉所為,酒色粗人”的智多星吳用[1]80,沒有像古人那樣用智慧治國安民,卻為一群酒色粗人出謀劃策!表現出強烈的惋惜之情;他們或本質純潔,卻因失足而壞了名節。如“白玉麒麟,見之可愛。風塵太行,皮毛終壞”的玉麒麟盧俊義[1]80,本是人見人愛的白玉麒麟,卻落草太行,最終壞了自身皮毛而行為有玷;他們或武功蓋世,卻不能為國家效力。如“關氏之雄,超之亦賢。能持義勇,自命可全”的賽關索楊雄[1]83,空有關索般的本領卻不能秉持義勇,終不免丟了性命。再如“尉遲彥章,去來一身。長鞭鐵鑄,汝豈其人”的鐵鞭呼延綽[1]82,空有一身本事,而不能如尉遲恭、王彥章那樣為朝廷效力。又如“飛而肉食,存此雄奇。生入玉關,當傷今姿”的插翅虎雷橫[1]82,空有飛而食肉的奇特本領,卻明珠投暗,辜負了一身本事。又如“摯禽雄長,唯雕最狡。毋撲天飛,封狐在草”的撲天雕李應[1]84,雖有猛禽之長的威名,但迷失了人生方向。又如“尉遲壯士,以病自名。端能去病,國功可成”的病尉遲孫立[1]81,倘能放棄為盜,便能醫治國病,為國立功。又如“金不可辱,亦忌在穢。盍鑄長殳,羽林是衛”的金槍手徐寧[1]84,當鑄就長槍做羽林軍保衛家邦,不當嘯聚山林,明珠投暗;他們或豐姿修美,身呈異象,有君子風,不應廁身盜藪。如“長髯郁然,美哉豐姿。忍使尺宅,而見赤眉”的美髯公朱仝[1]83,茂密的長髯,美好的風姿,儼然關公再世,怎忍心這張好臉面對綠林好漢,辜負了君子面目!再如“龍數肖九,汝有九文。盍從東皇,駕五色云”的九紋龍史進[1]82,當從春神東皇太一,駕五彩祥云,給人間送去春色,竟不意混跡草莽!而“風存大小,黑惡則懼。一嗯之微,香滿太虛”的小旋風柴進[1]82,竟然以王子皇孫的身份卷入了黑惡勢力。容易看出,以上兩類水滸人物評價,基本上是反出了專注人物命運的故常,站在統治者的立場上,從招賢用人的角度予以評價的。
再次,題贊還體現了作者對背叛朝廷和犯上作亂者的詛咒。龔開是統治階級營壘中的封建文人,他對那些背叛朝廷、犯上作亂的人是毫不容情的。如對剛愎自用、賣身事敵的霹靂火秦明,作者予以了憤怒的詛咒:“霹靂有火,摧山破岳。天心無妄,汝孽自作。”[1]82謂其雖有摧山破岳的本領,也難逃“自作孽不可活”的下場。而對出身獵戶、聚眾造反的雙尾蝎解寶和兩頭蛇解珍兄弟,更是恨入骨髓:“醫師用蝎,其體實全。反其常性,雷公汝嫌。”[1]83詛咒解寶這兩條尾巴、違反常性的蝎子,連做藥材的資格也沒有,必遭雷擊;“左嚙右噬,其毒可畏。逢陰德人,杖之亦斃。”[1]83詛咒解珍這條左右噬咬、令人畏懼的兩條尾巴的毒蛇,一旦遇到有陰德的人,用棍子也會把它打死。對于地方混混出身的混江龍李俊,則謂其“乖龍混江,射之即濟。武皇雄尊,自惜神臂”[1]82,惋惜他作亂犯上卻沒有被剿滅,仇視之情溢于言表。
第四,題贊體現了作者對大多數梁山好漢的譏諷。龔開所評述的三十六人,近半數處于被譏諷之列。他認為,梁山好漢多是沒有遠大理想、目光短淺的烏合之眾,其造反的目的無非是為了酒色財氣、果腹一飽。如謂“石秀拼命,志在金寶。大似河鲊,腹果一飽”[1]83,譏諷石秀拼命,無非為了金錢寶物,像河中的水母只求一餐飽飯;即便是以出家人身份造反的魯智深和武松,也難脫酒色財氣、惹事生非的宿命。“有飛飛兒,出家尤好。與爾同袍,佛也被惱”的魯智深[1]81,以為他就是一個惹禍精,出了家更好喝酒吃肉,與這樣的人一同修行,連佛祖也受連累。“汝優婆塞,五戒在身。酒色財氣,更要殺人”的武松[1]81,即使成了居士,也不能秉持五戒,不惟貪酒使氣,甚至還要殺人放火。在龔開看來,出家人尚且如此粗俗不堪、嗜殺成性,遑論其他!在他眼里,即使是那些頗有聲望的人,也多本質粗鄙、原非善類。如“圣人治世,四靈在郊。汝獸何名?走壙勞勞”的青面獸楊志[1]83,贊詞一方面暗喻當時并非盛世,一方面譏諷楊志并非善類;而“毗沙天人,澄紫金軀。頑鐵鑄汝,亦出洪爐”的鐵天王晁蓋[1]83,原非紫金法身、掌擎舍利塔的多聞天王,雖經歷過洪爐鍛煉,也不過是頑鐵造就,暗示他本質粗鄙、徒有其表;而“將軍下短,貴稱侯王。汝豈非夫?腿尺八長”的尺八腿劉唐[1]81,雖腿長尺八,卻有相無德,只知打家劫舍,不算真正好漢。在他眼里,梁山英雄也不乏本事一般、徒有虛名的人。像“箭以羽行,破敵無頗。七札難穿,如游斜何”的沒羽箭張清[1]81,本事怪異,了無所用;而那個使氣任性“出沒太行,茫無畔岸。雖沒遮攔,難離火伴”的沒遮攔穆橫[1]83,雖然勇不可當,但色厲內荏,只是一個靠打群架起家的人,一刻也離不開強盜隊伍;至于神行太保戴宗,也只是“不疾而速,故神無方。汝行何之?敢離太行”的宵小之輩[1]82,雖然腿腳快,卻不敢離開巢穴半步!至于像“太行好漢,三十有六。無此火兒,其數不足”的船火兒張橫[1]81,不過是一個拉來湊足三十六之數的龍套;而浪子燕青“平康巷陌,豈知汝名?太行春色,有一丈青”[1]81,似乎也只是一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青樓嫖客。在他眼里,梁山好漢也不乏不識尊卑、缺乏品行、濫殺無辜的人。如“地下閻羅,追魂攝魄。今其活矣,名喝大伯”的活閻羅阮小七[1]81,就是現世的活閻王,不惟嗜殺,且不識尊卑,就是對吳泰伯那樣的賢人也敢直呼其名;而“旋風黑惡,不辨雌雄。山谷之中,遇爾亦兇”的黑旋風李逵[1]82,更是不辨是非、濫殺無辜之徒;譏笑阮小二雖有像灌口二郎神那樣使人短命的本領,但沒有修成清源廟安享祭祀的正果;嘲笑阮小五也只是個立地的太歲,雖然特立獨行,到頭來卻沒有自己的家業。在龔開眼里,由這樣一些人組成的起義隊伍,就是一群目光短淺、缺乏素質、本質粗鄙、濫殺無辜的烏合之眾。
龔開對大盜渠魁予以歌頌,自詡為與司馬遷將項羽列入《本紀》、將陳勝吳廣列入《列傳》的“不以成敗論英雄”的作法出于同一機杼:“此皆群盜之靡耳。圣予既各為之贊,又從而序論之,何哉?太史公序游俠而進奸雄,不免異世之譏,然其首著勝、廣于《列傳》,且為項籍作《本紀》,其意亦深矣!識者當自能辨之。”[1]84但從他對水滸英雄忠勇仁義的肯定、對眾多好漢命運的惋惜、對犯上作亂者的詛咒和對大多數好漢的譏諷態度上看,與其說他對梁山好漢采取的態度是“贊”,毋寧說是“貶”。
但《宋江三十六人贊》畢竟開辟了《水滸》人物題贊的先河。它采用了四言詩的形式,四字一句,四句一篇,句式整齊。或敘述,或描寫;或設問,或反問;或夸張,或比興;或排比,或對比,句法靈活多變,不拘一格。其押韻一律采用了隔句押韻的形式,或平或仄,音韻鏗鏘,不遵故常。其用事用典,亦往往出離三教,言簡意深。總之,龔開的《宋江三十六人贊》在形式上對后世人物題贊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啟示。
張岱生活于明末清初,社會動亂、朝代鼎革、生民涂炭及家道破敗對年屆知命的張岱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一方面,作為明代遺民,他無法面對既定的事實,只得采取了一種消極避世的態度。他坦言自己“學節義不成”(《自為墓志銘》)[2]374,“忠臣邪?怕痛”(《自題小像》)[2]414,只能適應“避跡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幾,折鼎病琴,與殘書數帙,缺硯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斷炊”的潦倒生活(《自為墓志銘》)[2]373,甚至自認“在世為廢人”(《舂米》)[2]43。一方面,他對大明故國懷有深厚的感情,以各種形式熱情地歌頌忠義之士。他盛贊友人沈素先:“堅操勁節,侃侃不撓,固刀斧所不能磨,三軍所不能奪矣。國變之后,寂寞一樓,足不履地,其忠憤不減文山,第不遭柴市之慘耳。”[2]207(《贈沈歌敘序》)認為“忠臣義士,多見于國破家亡之際。如敲石出火,一閃即滅”,“不急起收之,則火種絕矣”(《越絕詩小序》)[2]204,為此,他選輯《越絕詩》和《于越三不朽圖》,為之作贊作序,目的是使“忠義一線不死于人心”[2]476。他還編撰了《古今義列傳》,“十年搜得烈士數百余人,手自刪削,自成一家之言”[2]513(祁彪佳《義列傳序》),可謂用心良苦。而其所作《水滸四十八人贊》(只搜得殘卷),與其用心亦相仿佛。金性堯先生曾謂此“在三言兩語中,可以看到孤臣孽子的慷慨歌呼的激情”,實為個中語。從所得晁蓋等十七人贊語中,也可窺斑見豹。
封建士大夫家庭出身的張岱,有他固有的傳統忠義觀念、家族榮辱觀念和人才觀念,這在他的水滸人物題贊中均有表現。他崇拜忠義,稱關勝行藏酷似“刻畫關帝”,并慨允“作者奇異”[2]424。姑且不論關勝的描寫成功與否,單從這一評價即足以見出張岱的忠義取向。稱朱仝“美髯翁,釋曹操,走華容”[2]420,直把朱仝比作關公,把義釋雷橫比作關公放走曹操,把刺配滄州比作關公敗走華容,其欽羨之情溢于言表。而對于那個以忠義著稱的義軍領袖宋江,贊語似乎自相矛盾:既然已是“忠義滿胸”,如何又是“機械滿胸”呢[2]420?一個滿胸機械的人即使滿胸忠義,那忠義也只能是巧妙的偽裝了。張岱是文章高手,于此可見其褒貶手法之高妙。而謂忠心事主的燕青“有其膽智,無其精細”[2]424,大概是對燕青救主一節表現出的膽智有余而精細不足的善意批評,可以看成是對忠義的一個補充;張岱出身名門望族,光宗耀祖的觀念也體現在人物題贊里。如,謂呼延灼“公侯之家,必復其祖”[2]421,表達了身出名門之士重振家邦的熱望;生處心學理窟的張岱,崇尚實學,有自己獨特的人才觀念。謂史進能“有高手,愿為牛馬走”[2]423,對其服膺高手,拜王進為師、向慕真才實學的性格予以肯定。并借對身懷絕技、忠于朝廷的張清“唐琦石,忠于宋。滿地皆是,人不能用”的題贊[2]425,抒發了忠臣遍地而不得重用的感慨,顯然是對大明朝廷拙于用人的批判。
張岱向往政治清明的社會,希望有英明的帝王、忠勇的臣子,盼望奸佞死光。在晁蓋的題贊中,他大膽地說晁蓋雖為“盜賊草劫”,卻有“帝王氣象”[2]419,高度評價了晁蓋堪與帝王相埒的風度;而在楊志的題贊中,對那些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的貪官蠹吏大加撻伐,并引用《尚書》“予與女偕亡”的語典,表達了對貪濫朝臣的痛惡之情;而對李逵“面如鐵,性如火”樸質性格的贊美,以及對其“打東京,只兩斧”的勇戇行為的刻畫[2]421,流露了對現實政治的強烈不滿。從這一點上看,他對水滸舉義基本上是肯定的。
張岱在題贊里可能也帶有一些嗜殺的傾向,這可能出于他對清朝統治者的報復心理。如在武松的題贊中“人頂骨,一百八,天罡地煞”的話[2]420,與陳洪綬在魯智深的題贊中“老僧好殺,晝夜一百八”的話非常相似[3]407,均有肯定其快意恩仇之意。而在其為阮小五所作的題贊里,這一傾向更是登峰造極:“仇首既得,玩之不釋。”[3]420對阮小五有仇必報的肯定,與對其“仇首既得,玩之不釋”的快意而近于殘忍膠揉在一起,難分彼此。縱觀張岱對梁山好漢的評價及其對腐朽勢力的痛惡,很難說他的這一傾向不是借題發揮。
張岱有時還喜歡開玩笑,他喜歡以滑稽幽默的口吻,將梁山好漢身上最為顯著的特點予以凸顯,讀來令人捧腹。如寫時遷“其亡亦亡,入我室,登我堂,顛倒我衣裳”[2]426:“登堂入室”不是子弟慕學,而是翻墻入室為盜;“顛倒衣裳”不是忙于應差,而是翻箱倒柜搜羅金銀,這其中有對時遷做賊的嘲弄。寫魯智深“和尚斗氣,皆其高弟”[2]421,和尚本應心平氣和、泛愛眾生,但他卻是斗氣和尚的祖師爺,這無疑是對出家人身份的魯智深的善意嘲諷。至于那個釵橫滿頭、動輒動粗的顧大嫂,則稱其為“既為虎,復為母,毒如蠱”的母老虎[2]425。對楊志失陷花石綱和生辰綱而走上反抗道路的行為,也帶有明顯的調笑成分,因為題贊除了前面提到的一層意思外,或可讀為“生辰綱亡,花石綱亡,我與你一起亡吧”,讀后玩味,不覺啞然失笑。
對于梁山英雄的結局,張岱有羨慕全身而退的傾向。全身而退是古代有作為的士子們的理想境界,一者證明了自己的才干和能力,二者規避了因進取帶來的種種束縛和災難。易代之際的文人張岱也是如此。如阮小七的題贊“蓼兒洼,碣石岸,惟魚鱉是見”[2]420,對阮小七解職歸里后不見官長、不事逢迎、侶魚蝦而友麋鹿的漁樵生活,充滿了艷羨之情。而對那個“有民人,有土地;大伙并,不若小結義”的半路離去、有了自己的江山、自己的人民的方外國李俊[2]423,更是褒獎有加。
從總體上看,張岱的題贊籠統的多,生動的少,抽象的多,具象的少,甚至有的因追求抽象而失之空泛。像關勝的題贊,憑心而論,“作者奇異”似乎是為了追求留白,而關勝形象實在無可想象,未若改為“作者失敗”更切實際,因為關勝在原作中就是“四不象”,在一百單八將中是最缺乏個性的人物之一。而像阮小七那樣能還原出畫面來的題贊實在太少,但不少能抓住人物一生的命運或其典型的性格,以三言兩語作剪影式的刻畫,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從形式的角度講,張岱的《水滸四十八人贊》,形式似詩,似詞,亦似曲,新穎別致,新人耳目;句式長短不拘,且以雜言為主,靈活多變,或三言,或四言,或五言,讀來跌宕鏗鏘,饒有趣味;用韻形式多樣,或句句用韻,或隔句用韻,或鄰句押韻,讀來朗朗上口,饒多佳趣。
熊飛《三國水滸英雄譜》是明末崇禎年間熊飛館的精工刻本,其封面有熊飛館主人“三國水滸二傳,智勇忠信迭出”的題識,透出作譜用意。其《弁言》謂:
凡稱丈夫,各有須眉。誰是男子,不有血性?英雄有盡于《三國》《水滸》也,是一指而蔀斗也。英雄無譜,而英雄又不盡于《三國》《水滸》,則余之合《三國》《水滸》,而題為《英雄譜》也,何居?我人自無始以來,丐得些子真丹,深貯八識田中,遇喜成狂,遇悲成壯。無題之詩,脫口便韻;不淚之泣,對物便鳴。況于筆花不吐,髀肉日生。曉風殘月,撩人幽思。悲憤淋漓,無從寄頓。更東望而三經略之魄尚震,西望而兩開府之魂未招。飛鳥尚自知時,嫠婦猶勤國恤。乃欲使七尺男子,銷磨此嵚崎歷落之致乎?《易》曰:“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詩》曰:“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夫熱腸既不肯自吞,而宇宙寥落,托膽復爾無人。則不得不取《三國》《水滸》諸人而尸祝之,聚大罍大白于前。每快讀一過,賞爵罰爵交加,而且以正告天下曰:“此《英雄譜》也。”庶有奪毛錐子之魄,而鼓肝膽之靈乎![4]243-247
其中既蘊涵著作者不得志的個人情懷,又發抒了對時局的感慨以及濃郁的民族情感。據明代楊明瑯《敘英雄譜》記載,《水滸》《三國》同寫英雄之事,一“以其地見”,一“以其時見”,英雄不遇于時,則胸中自有“如許嵚崎歷落不可名言之狀”,讀者可借助閱讀兩部英雄小說,發抒自身不平之氣。另外,出現于明末的《水滸》《三國》合刊本,還體現了作者濃厚的民族情懷。楊明瑯《敘英雄譜》提到“經略掌勤王之師,馬部主犁庭之役”(1),熊飛《英雄譜弁言》也指出:“東望而三經略之魄尚震,西望而兩開府之魂未招。飛鳥尚自知時,嫠婦猶勤國恤。”所謂“三經略”指明天啟、崇禎年間經略遼東抗擊后金(清)失利受誅或戰死的楊鎬、熊廷弼、袁應泰,“兩開府”指在圍剿農民起義軍戰爭中自殺或被殺的楊嗣昌、孫傳庭。在明末充滿內憂外患的特定形勢下,作者既有個人不遇的感觸,又有對國家、民族前途的擔憂,他們希冀能再現《三國》《水滸》中那樣的英雄,扭轉時局,鏟除不平,《英雄譜》正是適應讀者的這種心理需求而刊刻的。
《英雄譜圖贊》所收錄的水滸人物圖贊在內容上有如下特點:
首先,《圖贊》的人物評價多就事論事,抓住人物一生最具特色、最為典型的幾個情節,凸顯人物形象。一個人物事有可寫,情有可論,便針對其事借題生發,并非人人事事皆作評價,也不做性格的整體把握,這正是《英雄圖譜》贊詞的寫法。通觀全書,其評價依據有三:一是出場次數多、分量重、評點者喜愛的人物,評價的次數最多;二是事跡突出、影響重大的人物,選擇其最有特色的事跡予以評價;三是對多數過場式的水滸英雄不做評價。顯而易見,宋江、吳用、林沖、魯智深、武松、燕青、柴進、張順等無疑屬于第一類。如有關林沖的題贊就有三次。第一次是《豹子頭誤入白虎堂》。林沖受人欺騙,帶刀誤入白虎節堂,這是林沖命運的第一個轉折點,從此他就被高俅等人一步步逼向了造反的道路,所以《圖贊》謂:“陷阱設于廣廈,英雄何處逃藏?紅顏值得的事?白虎幾殺忠良。”[4]255廣廈設置陷阱,正是對朝廷爾虞我詐的政治斗爭的形象表述,而面對那些狡詐兇惡的勢利之徒,英雄一旦落入圈套則難逃其手。這正是世世代代忠奸斗爭的普遍規律,評價者借此抒發的就是這種感慨。但題贊者站在衛道者的立場上,對林沖為紅顏沖冠一怒而幾于被殺的行為大不為然,顯然帶有歧視女性的傾向,因為林沖之怒與閑漢爭風吃醋有本質的不同。黃景時在其后的評價中說:“太史公曰:衛世子以婦見誅,抑且兄弟爭死,何其悲也!豹子頭異世同禍,其妻義不受辱,則義烈矣!”[4]255無疑是持平公道之見。第二次是《林沖雪夜上梁山》。高俅等奸人為一己私欲一心要斬草除根,置林沖于死地。他們買通滄州牢城營的官員,欲圖在雪夜燒死林沖,不料機緣湊巧,林沖得救。這一環節在林沖的生命中又是一個轉折點,它說明林沖已看透統治者的本質,對統治者已經絕望,標志著林沖毅然決然地走上了武裝反抗的道路。圖贊謂:“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投人。”[4]259蔣德璟在后面還有這樣一段話,單說著雪的好處:“玉龍酣戰敗,鱗殘甲紛飛。此等景色,英雄起舞。若看作計無復之,便自減色,讀者當抹煞王倫一段。”[4]259點化唐人詩句寫林沖英雄失路、雪夜投人情景,意境悲涼慷慨,其后面的評點則突出了英雄起舞的雄壯氛圍。第三次是《林沖并王倫》。在全書中,火并王倫是林沖不求托身水澤而求決意造反的重要一環,與后來的征殺所不同的是,它是彰顯林沖忠義性格和關鍵作用的環節。圖贊謂:“忠義高今古,風期在主盟。天心將有待,不惜并王倫。”[4]267楊枝起曰:“英雄創立,必有先驅。王倫之褊妒足以死,王倫之草創足以傳。”[4]267《水滸傳》名標忠義,而王倫嫉賢妒能,不利于梁山事業的發展,不宜主盟山寨,所以時機成熟,則“不惜并王倫”。楊評則進一步解釋了所以為王倫立傳又所以被殺的原因,肯定了林沖的義舉。其它如宋江《怒殺閻婆惜》《潯陽樓題反詩》《天書牌群雄坐次》《排八卦陣》《班師還朝》,武松《醉打蔣門神》《血濺鴛鴦樓》,吳用《說三阮撞籌》《智取生辰綱》《雙掌連環計》《賺玉麒麟》《布五方旗》,燕青《燕青救主》《撲擎天柱》《月夜遇道君》,魯智深《打鎮關西》《花和尚倒拔垂楊柳》,時遷《鼓上蚤盜甲》《翠云樓放火》,李逵《假李逵剪徑劫單身》《壽張縣喬坐衙》,張順《夜伏金山寺》《魂殺方天定》和柴進《門招天下客》《簪花入禁院》,等等,既突出了影響全局的重大事件,又抓住了人物的主要性格,突出了人物在故事中的重要作用。此外,單次出現的還有,洪太尉《誤走妖魔》是帶有唯心色彩的“亂自上作”的圖解,楊志《汴京城賣刀》是忠良難做的現身說法,朱仝《私放晁天王》是忠義之士對是非曲直的重新判斷,潘金蓮《毒鴆武大》是社會倫理的缺失與道德的淪喪,母夜叉《賣人肉》是動亂社會背景下下層百姓對貪濫官場的報復,《劫法場》是有恩必報反抗社會的愿望實現,徐寧《大破連環馬》是集體反抗政府圍剿的大膽嘗試,混江龍《太湖小結義》是冷靜的好漢團體對招安下場的伏筆,《夜度益津關》歐陽侍郎之說、吳用之嘆和羅真人之讖暗示了忠義的下場,這九處題贊所展示的內容,在故事中均具有典型意義。水滸英雄108人,題贊涉及到的不過20人,至于那些形象單薄、作用微弱、性格缺失的過場人物或湊數人物,評點者的取舍態度是非常明顯的。
其次,《圖贊》的人物評價有明顯的道德批判傾向。其表現有兩點:一是就事論事,在議論中表明鮮明的批判態度。如《洪太尉誤走妖魔》痛斥亂自上作,《汴京城楊志賣刀》控訴忠良失志,《智取生辰綱》贊美劫富濟貧,都是借人物故事表達一種社會理想,宣泄一種社會的呼聲。如《母夜叉賣人肉》有兩段話題贊:“宋家一朝壯氣,盡淹沒于誠正心意之爭。士大夫談兵色變,屈膝虜廷,況于巾幗婦人乎?母夜叉肝人之肉,登之刀俎,居為奇貨,窮兇極惡,即粘沒喝見之,亦應吐舌。中國所望吐氣者,賴有此輩!”[4]273借孫二娘罵盡了大宋朝和大明那些空談誤國、談兵色變、屈膝投降的士大夫,把中國人揚眉吐氣的愿望寄予一個婦人身上。結合宋代朝廷雖勝尤敗、屈膝求和以及宋明士人空談心性的現實,題贊的批判鋒芒是非常尖銳的。“虎臣吸民膏髓,而棄其尸于溝壑。渠獨轉市,無纖毫遺者,庶不犯暴殄之戒乎?談至此而毛骨俱冷矣!”[4]273則以對比的手法,從她異于貪官污吏搜刮民脂民膏的角度,肯定了這位令人聞名色變的母夜叉的作法。又如柴進《簪花入禁院》翻唐人詩曰:“禁院心燈燈不倫,綠林豪客悉登聞。入宮何用將刀割?朝縉如今盡是君。”[4]297拋開柴進入禁院之事,謂朝中大夫盡數皆是盜賊,言論驚世駭俗,見解尖銳深刻。二是與史實相結合,書寫人生況味,闡發人生哲理,并不失時機地借題發揮,流露出強烈的社會道德批判意識。這一特點,在前舉林沖《誤入白虎堂》的評點中已露端倪。如《柴進門招天下客》,柴進在《水滸傳》中的重要性就是為梁山水泊事業網羅英雄、招賢納士,滄州成為北方英雄走向水滸的中轉站。其贊詞【西江月】充分肯定了他的這一功績:“血歃專諸豫讓,骨鏤聶政荊軻。同聲同氣沛江河,滿川風逸龍臥。仰憐上帝簡在,俯從孔道張羅。打開當路蔽賢科,千古府門踢破。”[4]257由柴進招賢生發開去,以歷史上的四大豪杰刺客望門投止相比附,滿帶酸楚地將其比作打開當路蔽賢科的識才伯樂,憤世嫉俗之情淋漓滿紙。這不僅僅是對大宋朝遠賢親佞現實的批判,同時也是對作者所處時代的譴責。又如《毒鴆武大》之“春秋時,魯文公已為文姜所弒。孟子稱亂臣賊子而不及賊妻者何?豈亦為不忍出諸口者乎”[4]271,由潘金蓮鴆殺武大聯想到齊姜鴆殺魯文公,表達了對淫亂鴆夫之事“言之丑也”的是非判斷。《潯陽樓題反詩》之“子胥有言:‘日暮途窮,吾故倒行而逆施耳!’英雄豈樂反噬哉?仇怨迫之也。此宋公明所以血染潯陽江口也”[4]277,借伍子胥逃亡故事為宋江題反詩找到了一個“日暮途窮”“仇怨迫之”的借口,肯定了官逼民反的合理性。而“潯陽江邊琵琶切,潯陽樓上詩句噎。復冤寧與復恩同?看來一般心腸熱”的題贊詩[4]277,則又將宋江題詩與白傅作《琵琶行》相提并論,抒發了英雄失路、知音難覓之感慨。《假李逵剪徑劫單身》之“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行事心腸,孰真孰假?當時只假仁義,后遂假竊盜,五霸真是禍魁”[4]281,由真假李逵聯想到歷史上的周公和王莽,揭示了“面孔真,心腸假”是致假根源的規律性認識。
再次,《圖贊》的人物評價形式多樣。題贊不似閱讀過程中的隨文夾批,而是給已有的圖像題寫評語。單從藝術效果講,它有點像古畫題跋的點綴畫面,所以必須考慮題贊文字的長短,以免喧賓奪主。因此,詩、詞和短小精悍的散文就成了題贊慣用的文體。雖然板起面孔敘述人物性格或主要事跡未嘗不可,但總嫌味同嚼蠟、面目可憎。抓住人物性格的閃光點,糅合進歷史經驗或自己的情感體驗,用簡潔、凝練、朗朗上口的詩詞形式予以表達,既避免了形式板滯,又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從《英雄譜題贊》所收38篇水滸英雄題贊看,多數題贊所采用的是詩詞文交叉形式,極少單一使用一種形式的。如《智深打鎮關西》就是一首詩和一段散文:“俠氣楞楞壓泰華,殺人救人恰當家。只因合下機鋒利,博得瞿曇第一花。”[4]253小詩贊頌了魯達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精神品格。“此魯大師自度也。不得額上三拳機緣,怎度得個雄雄猛猛的提轄官?做個瘋瘋癲癲和尚去?”[4]253短文重在評價魯達因自身的機緣走上了反抗道路。其中,以詩的形式出現的有16種之多,多屬于自作詩,如智深打鎮關西、誤入白虎堂、楊志賣刀、并王倫、血濺鴛鴦樓、題反詩、連環計、曾頭市、入禁院、五方旗、小結義、益津關、班師還朝等。如《五方旗》:“五色旌旗耀日明,三軍司命一竿擎。指揮不亂東風裊,仿佛當年細柳營。”[4]301小詩寫吳用用兵堪比周亞夫之嚴整,將血腥的戰場寫得詩意盎然。也有個別翻唐人詩者,如《林沖雪夜上梁山》翻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只把“歸人”改為“投人”。還有一首《夜伏金山寺》直用王陽明詩:“金山一點大如拳,打破維揚水底天。醉倚妙高臺上月,玉簫吹徹洞龍眠。”[4]309是用來題贊金山風景的;以詞的形式出現的題贊有11種,詞牌絕不重復使用,多為自作,如【西江月】《門招天下客》、【字字雙】《楊志賣刀》、【如夢令】《說三阮撞籌》、【搗練子】《私放晁天王》、【醉落魄】《盜甲》、【清平樂】《八卦陣》,對人物刻畫,有以少總多的藝術效果。以【字字雙】《楊志賣刀》為例:“床頭黃金殘復殘,架上寶刀閑復閑。欲覓當家難復難,光射牛斗寒復寒。”[4]261錢少難存活,有志無人問,投人無門路,心酸兼心寒,殘閑難寒四字,說不盡英雄走投無路的悲哀。有的詞牌字面意思與所寫內容相近或一致,往往產生出人意料的效果,如【柳梢青】《倒拔垂楊柳》、【醉公子】《醉打蔣門神》、【訴衷情】《劫法場》,而【相見歡】《遇道君》更把宋江招安事業安排在煙花場,道不清是哪一層的“相見歡”:“溶溶月轉回廊,游冶場。不圖心事瞥得,吐君王。昭雪盡,梁山泊,忠義腸。招安詔從此下,無留良。”[4]305翻五代詞一種即【菩薩蠻】《怒殺閻婆惜》:“小山重迭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留戀知阿誰?劍攢菱花綻,血與胭脂濺。割愛如草蒿,直義巫山高。”[4]269點化溫庭筠詞,凸顯閻婆惜恃美無良,贊揚宋江重情好義的品格;以散文面目出現的題贊,絕不做長篇大論,而是三言兩語直透主題。在38則有關水滸英雄的題贊中,絕大多數采用了這一形式。如《智取生辰綱》:“十一擔金珠,千萬個百姓膏血也。百姓盻盻勤勤,英雄眈眈虎視,不假爭奪,立取滿載,千古快樂!”[4]265既揭露了貪官對百姓的巧取豪奪,又對英雄奪取不義之財予以肯定,表明了鮮明的感情色彩。又如《李逵壽張縣喬坐衙》:“不用補狀,不用差拘,來告便審,審了便去,絕好風流知縣。不用分上,不用主文,會打便放,吃打便枷,絕好公明知縣。黑爺爺其包龍圖化身耶?”“李逵不讀書,不識律,天生仙吏,案牘一清。今之為吏者能不愧此?當屬上上考。”[4]299對李逵審案省案牘、省環節的風格大加褒獎。形式各樣的題贊,各有各的風格特點,也各有各的好處。
把題贊與人物畫像結合得最完美的是陳洪綬的《水滸葉子》,它既避免了龔開《宋江三十六人贊》有贊而無圖的遺憾,又避免了杜堇《水滸人物畫傳》合傳而無贊的缺失,也不似熊飛《英雄譜圖贊》那樣類似書中故事插圖的處理。他的這組畫作,用畫筆表現人物的形貌和性格特征,又以簡練的筆墨對其生平作了剪影式的刻畫,顯示了藝術家對人物和語言高超的駕馭能力!陳氏的水滸人物題贊,在內容上有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是對忠孝悌義的贊美和褒揚。順治八年,陳洪綬通過畫《水滸葉子》向世俗社會宣示了他的忠義思想。正如《蘭閣主人王舋漫題》所說:“《水滸》者,忠義之別名也。文士筆端造化,偶爾幻出,雖然,非幻也。呼保義、黑旋風、浪子青諸名相幻,而忠義二字,入火燒乎?入水泐乎?陳子從幻中點此一段不幻光明,毫端生氣,以此四十人不燒不泐者正告天下。嗟乎!陳子而為此也?【缺】使陳子而為此也?頌曰:《水滸》非假,世界空立。政如筆端,忠義欲泣。惟百八人,【缺】此四十。進退予奪,厥義不襲。作葉子觀,其眼如粒。”[3]445王舋從《水滸傳》的創作宗旨到書中人物的性格,對此書的忠義性質予以肯定,進而高度評價了陳洪綬《水滸葉子》的內在意蘊。難怪彭孫貽《茗齋集》卷二十一《朱亶畫云臺功臣及三逸民圖贊有序》竭力詆毀畫作內容:“會稽陳洪綬貫中水滸人物,惜以虎頭之筆寫狗盜之雄,雖工不可訓。”(2)34其所謂“不可訓”者,指的正是畫作中蘊藏的水滸英雄的忠義思想,在統治者看來,這是很危險的遺民情緒。陳洪綬把水滸英雄人物用白描的藝術形式設計在酒牌上,借描繪梁山好漢寄托自己忠孝悌義的理想。他選取了宋江、林沖等40人,不僅生動地畫出了這些綠林豪杰的英姿氣度,而且表明了自己鮮明的觀點立場,甚至不惜用題贊予以歌頌。他贊美忠。在陳氏的傳世詩文中,關帝是他大力推崇的人物,甚至對《水滸傳》中傳為關帝之后的關勝也褒獎有加,題贊謂其“軼倫超群,髯之后昆,拜前將軍”[3]427,贊許他有超群絕倫之處,是關帝之后人,這顯然是愛屋及烏。而他畫筆下的關勝,長眉細目,長髯過腹,儼然關公再世;即使對那個給梁山造成巨大損失、打傷無數英雄、最后才入伙的張清,也因其與唐代英雄王彥章有相似之處而大加褒美,謂其“唐衛士,烈煙死。廟貌而祀,一羊一豕”[3]420,死后當立廟圖像供奉;而對于只對主子忠心耿耿的浪子燕青也青睞有加,慨嘆“子何不去,惜主不慮”[3]412。他崇尚義。水滸英雄所以能嘯聚水泊,都是義字當先。宋江能夠代替晁蓋成為大家擁戴的泊主,就是因為他仗義疏財。陳氏筆下的宋江畫像神態安閑,大腹便便,一副富貴態,酷似紗帽。而其題贊謂之“刀筆小吏,爾乃好義”[3]403,概括其出身,只突出他好義,對其他性格側面和一生功業未作概括。有趣的是,與此相反,陳氏對那些有違忠義的人也予以了程度不同的批判。對那個為了哥們兒義氣而不顧國家法度的花榮,慨嘆他既是“王人”又是“賊臣”。其畫筆下瞇起雙眼的人物,仿佛透出奸詐;而那個性情變化突然的秦明,看起來像是全無心肝的傻廝,呆蠻、橫暴。無怪題贊諷刺他“族爾家,烏乎義,忍哉匹夫終不貳”[3]438,實際上這也是對宋江假仁假義本質的揭露和批判;至于對那個看破忠義、功成身退的李俊,其畫像態度溫和,英氣內斂,一副萬事不關心、侶魚蝦友麋鹿的氣度。其“居海濱,有民人”的題贊里[3]411,也透露了個人的取舍。他推崇孝。朱仝義釋雷橫,犯了王法,為了能盡孝,他不辭接受流放的懲罰,甚至甘心為府尹看孩子。畫作上的朱仝背負小衙內,滿臉的和善,好像正在輕柔地與小兒交流,大有弄兒床頭戲的閑適,表現了大丈夫為了孝親不辭屈身、隱忍待時的風度。題贊“許身是孝子,黥面不為恥”正是抓住了這一細節[3]414,突顯了他的性格;而對造成朱仝這一悲劇命運的雷橫,則采取了相反的手段進行刻畫,畫作中的他橫眉立目,嘴角下彎,左手前推作拒絕狀,顯出一副目中無人的神色。題贊謂之“好勇斗狠,以危父母,賴茲良友”[3]418,正是抓住雷橫枷打白秀英、吃了官司、被朱仝私放這一情節,表現他好勇斗狠的性格;而阮小七出身漁樵的自由天性,功成后又因惡了奸臣,辭官歸漁,奉養老親,題贊謂之“還告身,漁于津,養老親”[3]424,正是對其一生經歷的概括。陳氏畫筆下的阮小七,手提紗帽首級,滿臉飽經風霜,神色無所畏懼,恰是敢做敢為的模樣。他彰揚悌。兄弟之間的友善,即兄友弟恭,屬于家庭日常倫理的范疇。《水滸傳》中的兄弟搭檔較多,如宋江宋清、孫立孫新、穆弘穆春、張橫張順、朱貴朱富、童威童猛、孔明孔亮、阮氏三雄等等,其中尤以武植武松和解珍解寶最具特色。武松在《水滸傳》中是敦倫重義的化身,陳氏筆下的武松身軀肥大,瞠目蹙額,祝發濃髯,英氣逼人,足以讓大蟲生懼,讓西門慶膽寒。對其“伸大義,斬嫂頭,啾啾鬼哭鴛鴦樓”的題贊[3]434,充分肯定了他“殺兄之仇,義不旋踵”的性格;陳氏對為不做俘虜而甘愿自絕殞命的解珍也予以了贊美,題贊稱其“赴義而斃,提攜厥弟”[3]415,不惟肯定了他的視死如歸,也肯定了他的兄弟解寶慷慨赴義的品質。其畫筆下的解珍面目剛毅、表情執拗,與其“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英勇好義相呼應。
其次是對失路英雄的深切同情。生當亂世的陳洪綬,性情耿介,崇拜英雄,對失路英雄心存惻隱。囿于個人的認識高度,他在探尋其失路原因時,還不可能將觸角深入到社會層面和制度層面。他認為,林沖的悲劇在于家有美妻、家有利器(寶玩),正如題贊所謂“美色不可以保身,利器不可以示人”[3]404,而這實際上也是對那個不正常社會的揭露和批判。他畫筆下的林沖,眉宇間露出沖天的英氣,而神色卻含有一種才俊屈沉下僚的無奈。在陳氏看來,出身忠烈之門的楊志的悲劇,在于上官的貪濫和陷害忠良。可以想見,楊志連送禮通融的環節都不能奏效,哪里還有用世的機會?題贊“玩好不入,安用世及”說的就是這個意思[3]413,作者借此對奸賊當道的現象予以了揭露,對楊志寄予了深切的同情。他畫筆下的楊志,滿身甲胄,頭顱上揚,流露出身懷絕技而恨天無環的落落不平之氣。
再次是對殺富濟貧者的贊美。殺富濟貧是不公平社會生活于底層的人們伸張正義的一種社會理想,雖然帶有一定的暴力傾向,卻真實地反映了廣大人民的反抗情緒。陳氏畫筆下的魯智深眉毛眼睛都是笑,隨和中卻蘊藏著豪氣。除頭、雙手、半只腳外,全身盡為僧袍所遮,有見首不見尾的筆意。其“老僧好殺,晝夜一百八”的題贊[3]407,正反映了陳氏自己蕩滌社會黑暗的愿望;相對于魯智深的公開對抗,孫二娘開店劫殺官府吏役應該算是暗中對抗,雖然顯得不太光明正大,卻也是另一條戰線。陳氏畫筆下的孫二娘,膀大腰圓,肥面如月,滿頭珠翠步搖,手執針線作搔頭磨針狀,表情沉靜。這與其殺人做餡兒的行當形成巨大反差,令人忍俊不禁,同時也讓人對當時的社會產生豐富的聯想。其“殺人為市,天下趨之以為利”的題贊[3]409,既可理解為亂世的寫照,又可理解為對黑暗官府的報復;作為一個劫富濟貧的另類英雄,時遷有自己獨特而嫻熟的手段。且看陳氏畫筆下的時遷,露著一雙賊溜溜的小眼兒,與懷里抱著的驚魂未定的錦雞的大眼相映成趣,漏泄了他梁上君子的身份。但陳氏的題贊“生吝施與,死而厚葬。爾乃取之,速朽之言良不妄”[3]417,并沒有把他定位于偷雞賊的身份,而是升華到謹遵圣訓懲貪反腐上,由此也足見藝術家進行再創作時賦予作品的主觀感受。在劫富濟貧這個話題上,智取生辰綱無疑是全書中一個典型的事件,陳氏將對這一事件的態度全部賦予劉唐身上。其“民脂民膏,我取汝曹。泰山一擲等鴻毛”的題贊[3]437,既表現了對刮地皮的統治者的痛恨,又表現了對劫取不義之財行為的贊美。這一情感上升到對貪濫官員拔刀相向,似乎只在阮小七的畫像里涉及了一顆紗帽頭顱,而從李逵“殺四虎,奚足聞?悔不殺封使君”的題贊里[3]439,流露出對不殺封使君的惋惜,于此足見陳氏對貪官污吏的極端憎恨。
劉源在《凌煙閣功臣圖》的序里對陳洪綬畫《水滸葉子》有過這樣的疑問:“獨惜陳公精墨妙筆,不以標著忠良,而顧有取于綠林之豪客,則何為者也?”(3)于此可見陳氏思想的獨特與大膽。
江念祖《陳章侯水滸葉子引》在談到其藝術成就時說:“陳章侯復以畫水畫火妙手,圖寫貫中所演四十人葉子上,頰上風生,眉尖火出,一毫一發,憑意撰造,無不令觀者為之駭目損心。”[3]445《水滸葉子》在藝術上的成功,主要源于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陳氏對人物的選取。他選取人物的標準,總體上是依照天罡次序,所以如此,主要還是因為天罡系列的人物多為故事的主角。而在具體處理上,也并非完全按照天罡地煞的等級和座次的先后,主要是根據人物的活躍程度和陳氏的個人愛好予以取舍的。依照這一標準,天罡系列的阮小二、阮小五、解寶、楊雄、張橫五位就不在其中,而地煞系列的朱武、時遷、安道全、蕭讓、施恩、樊瑞、扈三娘、孫二娘、顧大嫂共九位卻名列其中。容易理解,從書中人物的重要程度上看,時遷作為梁山重要的情報人員,在山寨里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安道全是一個由晁蓋統治到宋江統治轉折時期重要的人物;作為知識分子,蕭讓無論是在劫法場、排座次還是在招安過程中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扈三娘、孫二娘、顧大嫂三位女子是起義隊伍里僅有的三朵金花,用老蓮自己的話說就是天生喜歡;而施恩又是頗具領導才能、慧眼識英雄的角色。如此看來,他們身上顯示出來的特點,遠非小二、小五一干人等所能擬,甚至可以說,像穆弘、索超這樣的所謂天罡人物,其塑造成功程度也難以與他們相媲美。
二是能夠抓住人物身上的特點,畫龍點睛。《水滸葉子》重視人物性格和神態的刻畫,抓住最能傳達身份、個性和經歷的動態特征。陳洪綬《水滸葉子》的重點放在人物而非故事上,人物的神情及性格刻畫得相當精彩,像大刀關勝那種“軼倫超群”的神態、扈三娘那份嬌麗中見勁秀、小李廣花榮那種心靜而技精的特點,都表現得入木三分。陳氏的畫作和題贊,能夠發現人物身上最具神采的地方,幾筆勾出并用簡短的題贊點睛。這些人物的特點有的是行為上的。如戴宗能作法善走,畫像則腿拴甲馬作開步走狀,而題贊則略帶風趣地說“南走胡,北走越”[3]430。施恩留了武松性命復仇,頗似燕太子丹收買荊軻,故題贊謂其“武松不死,彼燕太子”[3]416;有的是職業上的。神機軍師朱武頗有城府,善排兵布陣,故其圖像頭戴方巾,手執棋子演繹陣法,神情沉著冷靜,而其題贊謂其“師尚父,友孫武”[3]421。入云龍公孫勝的畫像,面對小鬼神定氣閑,瀑布般的黑發更讓他顯得飄逸超凡。書中的公孫勝不似英雄豪杰,更非出家道士,故題贊謂其“出入綠林,一清道人”[3]431。水滸英雄里真正算得上知識分子出身的只有蕭讓,在重大情節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的畫像頭戴儒巾,眉目疏朗,作展卷誦讀狀,展示了文人的特征。其題贊謂其“用兵如神,筆舌殺人”[3]441,正是抓住了文人的最可怕處。而商人出身的大財主李應,聚義后管領錢糧,而終歸經營。其題贊謂其“牽牛歸里,金生粟死”[3]436,依舊回到他賺錢傷農的經商之路;有的是性格上的。急先鋒索超性情急躁,動輒出手動粗。畫像上索超挺著大肚子、面露驕傲神色的造型,體現了他不肯服輸的性格。其“仗斧鉞,將天罰”的題贊與其形象配合得恰到好處[3]432。拼命三郎石秀的性格最突出的不是拼命,而是做事沉穩老練,故其題贊謂其“防危于未然,見事于幾先”[3]425,走南闖北的經歷歷練了他老練的性格。
三是陳氏對人物的評價并非完全依據原作,有些人物評價完全出于個人的好惡。如史進在書中只有大鬧史家莊、雙并瓦罐寺、失陷華陰縣、東昌府失陷玩花樓幾個情節,做的多是些不爭氣的勾當,起到的都是引出下文的作用,算不上是正面人物,但陳氏卻明確表示“眾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3]408。畫像中的人物一身夔龍,一雙拳頭,一副踢天弄井的身姿,儼然一個花花太歲,何以竟贏得陳氏的獨憐?而對于那個為了求婚不惜賣城,為了報復殺了程氏滿門的董平,陳氏亦大加贊賞。畫像中的董平一身鎧甲,手托書卷,足出履外,神態愜意,一副風流瀟灑的雅士風度。陳氏給他的題贊是“一笑傾城,風流萬戶侯董平”[3]423,不知是揶揄他“一笑傾了城”,還是贊美他的“風流”?陳氏畫筆下的扈三娘神情柔美,絕非原作中那個惡狠狠的女魔頭。其題贊謂其“桃花馬上石榴裙,錦繡英雄娘子軍”[3]419,這是陳洪綬題寫風塵的《贈妓董飛仙》中的詩句。而書中虎背熊腰、滿頭珠翠的母大蟲顧大嫂,在他的畫筆下也顯得英氣有余,其題贊“提葫蘆,唱鷓鴣,酒家胡”[3]440,也把顧大嫂寫得一派詩意。究其原因,這與陳洪綬甲申之變前的性情有關。在毛奇齡所撰的《陳老蓮別傳》與朱彝尊所撰的《陳洪綬傳》兩則傳記中,甲申變前的陳洪綬被視為迷亂紅塵、“縱酒狎妓”的浪子,所謂“非婦人在坐不飲;夕寢,非婦人不得寐;有攜婦人乞畫,則應去”[3]663,所謂“客有求畫者,雖罄折至恭,勿與。至酒間招妓,輒自索筆墨,小夫稚子無勿應也”[3]664,并為《清史稿》和《諸暨縣志》等官方資料反復征引。
此外,從畫作畫法的角度講,《水滸葉子》不是靠截取一個典型的故事片段來刻畫人物的性格特點,而是通過畫筆勾勒出人物身上最為典型的氣質。張岱《陶庵夢憶·水滸牌》評價說:“古貌,古服,古兜鍪,古鎧胄,古器械,章侯自寫其所學所問已耳。而輒呼之曰宋江,曰吳用,而宋江、吳用亦無不應者,以英雄忠義之氣,郁郁芊芊,積于筆墨間也。凡四閱月而成,遂使宋江兄弟,復睹漢官威儀。”[5]56這一評價,不僅肯定了陳氏人物畫在形似上的追求,更肯定了他的人物畫作在神氣上的完好。
從《水滸傳》原書的人物描寫,到評點本的人物評點,再到插圖本和以《水滸》人物為題材的畫作的人物題贊,作家、學者和藝術家對水滸人物的評價形式多種多樣、異彩紛呈。小說的人物刻畫,有的側重肖像描寫,或寫眼睛,或描臉龐,或狀身姿,多為細致刻畫;有的側重武藝描寫,或寫高強手段,或寫武藝特長,或寫兵器使用,而多所夸張;有的側重性格描寫。這雖不能視為小說人物評價,但無疑為后世批評家、評點家評價人物提供了立言依據;明人的評點,則往往能抓住人物身上典型的特征予以透視性的評價。其鮮明的政治傾向、褒貶意識,一語中的的評述方式,對后世的文學批評及人物畫贊,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藝術作品中的畫像題贊,則將文字與線條相互結合,立體地塑造出人物的獨特個性。樣式的靈活多變,語言的省凈精拔,也為人物評述提供了借鑒。
注釋:
(1) 楊明瑯:《敘英雄譜》,見《古本小說集成·二刻英雄譜》:卷首,明雄飛館刊本影印。
(2) [清]彭孫貽:《四部叢刊續編·茗齋集·一三》,景冩本,商務印書館,1934年,第3頁。
(3) 劉源:《凌煙閣功臣圖》,朱圭刻,清康熙七年(1668),吳門柱笏堂刻本。
參考文獻:
[1] 周密.癸辛雜識[M].王根林,校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 張岱.張岱詩文集[M].夏咸淳,輯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3] 陳洪綬.陳洪綬集[M].吳敢,點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
[4] 杜堇,陳洪綬.明清刻本水滸人物圖[M].周殿富,編選.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
[5] 張岱.陶庵夢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