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楠 于霖 林佳曦
摘要:伴隨社會的全面發展,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深化落實,經濟快速增長、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使得人與自然、資源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化,基于此背景,電動汽車應運而生。近年來,我國電動汽車產業發展迅猛,對于相關的配套服務要求不斷提高。本文以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為研究視角,針對其發現現狀及趨勢做出分析,最后提出進一步完善充換電服務體系的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電動汽車 車充換電服務 充換電設施
前言
電動汽車的普及對于社會發展具有戰略性意義,一方面在確保能源安全、實現節能減排中具有重要意義,另一方面能夠有效的緩解目前我國城市霧霾現象頻發的現象,對于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也具有推動作用。根據相關研究數據顯示,電動汽車要比同類型燃油汽車節能50%以上。可見,進一步推動電動汽車的普及應用是非常必要的。為實現這一目標,應該積極構建電動汽車服務體系,但是從目前發展實際來看,我國電動汽車服務體系不夠完善,所以本文的研究是具有現實意義。
一、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發展現狀
隨著我國電動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電動汽車配套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充換電服務能力隨之提升。據國家電網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17上半年,全國范圍內已經投入使用的充換電服務站共計443座,含有交流充電樁13283臺,我國已經成為世界范圍內電動汽車充換電設備數量最多的國家。山東省是我國電動汽車產業發展比較好的省份,從2010年開始致力于完善電動汽車服務體系,尤其在充換電服務中下足了功夫。截至到2016年年底,山東省內的9個城市中已經修建并投入使用的充換電服務站117座,其中使用充電樁1545臺,是全國范圍內覆蓋范圍最廣、能力最強、技術最為先進的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省份。2011年開始浙江省積極完善電動汽車服務系統,開啟了我國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系統網絡化與智能化的先河。截止到2016年年底,浙江省境內共計建設并投入使用了充電服務站78座,充電樁1026個。2012年1月29日,國內規模最大的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站在北京市高安屯正式落成,通過了國家相關部門的質量檢驗,開始進入試運營的階段。在這一充換電服務站中,一共含有4條電動汽車換點流水線,1條配送線,可供使用的充電器共計1044臺,充電機容量高達10080千瓦,可以同時為8輛電動汽車提供優質的充換電服務,每輛電動汽車換電時間為4分鐘到6分鐘,這在國際上也是首屈一指的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站,可以實現對北京市內全部電動環衛汽車提供服務。在北京市高安屯充換電服務站中,同時設置了電動大巴車的換設備,可以高效的為周邊電動大巴車提供充換電服務。通過系列數據分析可以清晰的發現,我國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體系正處于不斷完善當中,但是我們也必須意識到我國電動汽車產業起步比較晚,使得充換電服務發展起步比較晚,在短時間內依舊沒有實現全面的服務體系構建。
二、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發展趨勢
改革開放開以來,我國人均GDP逐漸提高,使得人均汽保有量增加。以山西省為例,2012年人均GDP為28799元,2015年達到3070元,2016年人均GDP為34584元,可見人均GDP是逐年增長的;2012年全省機動車總量為6838698輛,2015年提高至6687671輛,到2016年年底已經達到6897354輛,機動車數量逐年遞增。隨著電動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電動汽車在機動車總量中所占的比例逐漸提升。現階段,環衛工作者電動汽車逐漸普及,城市公交運輸中電動汽車開始普及,據山西省環衛部門及公交部門公布數據顯示,僅2016年山西省環衛部門就要新增電動汽車850輛;公交客運部門新增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1000輛,純電客車850輛,純電動出租車800輛。通過對山西省相關數據分析可以看出,我國電動汽車數量的增長是比較快的,尤其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之下,國家電動汽車產業快速發展基礎上,我國電動車基數將會逐年遞增,這就對充換電服務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基于這一發展實際,我國電動汽車充電服務規模將不斷擴大,充換電服務網絡將逐漸密集化,尤其在廣大農村地區將會逐步修建充換電服務站。另外,隨著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其功能將逐漸增加,為了全面滿足電動汽車充換電需求,充換電智能化服務是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
三、優化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對策
為進一步完善電動汽車配套服務系統,國家電網在建設過程中必須加強充換電設施建設項目管理,做好項目實施方案編制、設備采購等關鍵環節的管控,確保工程建設質量,按期完成年度建設任務。而在發展過程中,若想實現智能充換電系統的建設,首先我們需要對國內外電動汽車發展狀況,動力電池以及充換電技術的進展做出跟蹤式的動態性把握,對國內電動汽車電池技術進行有效的分析,科學把握其發展趨勢,基于電動汽車充換電的實際需求,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制定適應電動車電池新技術、新需求的智能化充換電服務計劃。根據國家的政策導向,深化論證充換電設施的發展技術路線,分析服務體系中現存的系列風險及不足,不斷實現充換電服務模式的優化,進一步提高充換電系統的經濟效益。
四、結語
綜上所述,實現電動汽車的普及是深化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需要,是有效解決能源危機、改善城市空氣質量的需要。隨著我國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充換電服務體系不斷完善,但是從需求的角度來講,未來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的需求量將進一步增大,智能化程度將大大提升。希望通過文章的闡述可以使得相關部門積極認識到做好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工作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全面完善電動汽車配套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