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嚴子健(解放日報記者) 編輯/易可

從小樽到釧路,再從釧路走中標津、標津沿海邊到羅臼,我們進入了日本最知名的四大世界自然遺產地之一的知床半島,也抵達了日本北海道的“大地盡頭”。
半島最北端知床岬的名稱,來源于當地原住民阿伊努族語,有"大地盡頭"的意思。如同其名,地處偏遠、人跡罕至的知床半島,也被稱為"日本最后的秘境"。那里的原生態自然景觀、野生動物、露天溫泉、海鮮美食,吸引著慕名而至的旅游愛好者。
知床半島位于北海道島的最東北部,是個狹長的半島,長約63千米,半島西面鄂霍次克海,東臨太平洋根室海峽,有著豐富的海洋生態系統和完整的高山森林。知床半島是日本原始自然保存最完好的地區,2005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為了等拍日落紅云,我們在漁船碼頭的一個伸向海大約有100多米的堤壩盡頭,足足等了一個多小時。畢竟是零下十幾度的寒冷黃昏,我們又是面向西北,盡管穿得很多,可當我拍完最后一張片子后,手指已經凍麻了。
知床半島海域,是全球緯度最南、能見到海冰流冰現象的地方。每年1月到3月,北方海域的浮冰順風飄到知床半島海岸邊,流冰景觀成為當地一大旅游特色。因流冰的侵蝕作用,長年累月也形成了知床半島獨特的海岸懸崖絕壁景觀。知床半島上有大小5個湖泊散布在原始森林中,就像是5顆小巧靜謐的寶石。湖面上倒映著知床的群山,水的透明度非常的高。
在北海道看雪,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中國畫宗師朱屺瞻的畫作來,那種黑白比例關系、那種墨韻,都在無時不刻地產生著某種聯系,有時候我甚至會刻意用鏡頭去尋找這種墨韻。


知床半島中間部分是縱向走勢的山巒,擁有最高峰的羅臼岳(海拔1661米)、活火山、硫磺山等。從這里向西是鄂霍次克海,東邊是遼闊的根室海峽。連綿不絕的斷崖與海相望,大大小小的瀑布直接落入大海,還可以看到成群的海鳥。 知床半島上還覆蓋著廣袤的原生林,人跡罕至的原生態樹林,成了野生動物的天然樂園,是棕熊、野鹿、狐貍多種野生動物的故鄉,也是日本瀕危鳥類毛腿魚鸮、貓頭鷹的棲息地。知床海中生長著鮭魚等多種魚類,是毛腿魚鸮、虎頭海雕、白尾海雕等稀有鳥類及棕熊的重要食物資源,支撐著陸上的生態系統。知床的生態系統清楚地顯示了海洋生態和陸上生態之間的連鎖反應,被稱為舉世無雙的野生動物寶庫。
知床半島越往海延伸的部分就越狹長,為了保護知床半島的原始性,當地政府只在半島的基部海岸線修筑公路。換句話說,要想到達半島最北的頂端知床岬,只能徒步。1964年6月1日,知床半島成立知床國立公園 。
在知床半島的中部,有兩個小漁村,西邊的宇登呂和東邊的羅臼。宇登呂可以賞日落和泡溫泉,在羅臼能夠看日出,冬天可以坐破冰船出??春5癫遏~,夏天可以出海看鯨魚。兩地橫向距離很近,有一條橫斷路,但必須翻越羅臼岳知床垰,這條路每年的十一月初到第二年的四月底都不通車。所以這次冬天到地處偏遠的知床半島玩,我們只選擇了羅臼一地。




羅臼雖是個小漁村,但海帶、鮭魚、魷魚的產量在日本都名列前茅,有“魚之城下町”的美譽。羅臼面對根室海峽,并與北方四島之一的國后島相對,從羅臼到國后島,直線距離僅25千米。我們在羅臼富士見町的一家名為"榮屋"的民宿住了一個晚上,因為距離碼頭最近,為的是方便第二天凌晨登船出海觀賞白尾海雕和虎頭海雕日出時分覓食捕魚的激動人心的場景。
羅臼位于日本北海道的東北角上,面對根室海峽,并與著名的北方四島之一的國后島隔海相望。羅臼是個小漁村,盛產鱈魚、海帶、鮭魚、海膽、烏賊,其中以羅臼海帶最為有名。而我們這次長途跋涉到羅臼,目的則是為了觀賞和拍攝大型空中猛禽、素有“海灣霸王”之稱的虎頭海雕和白尾海雕。冬天的北海道羅臼,正是這兩種珍稀動物越冬的聚集地。
據當地居民介紹,虎頭海雕繁殖于俄羅斯西伯利亞、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沿海等地,于日本北海道等地越冬,在我國極為罕見。虎頭海雕的流動性,遠比白尾海雕要差,據說目前全世界僅剩2 000多只。虎頭海雕的羽毛主要為暗褐色,黃嘴黃腳,額、肩、腰和尾羽全為白色,體長90~100厘米,翼展203~250厘米,雌性的體重介乎于6.8~10千克之間,而雄性的體重則僅介乎于5~6.5千克,是目前所知世界上平均體重最大的鷹。大部分虎頭海雕在冬季來臨時都會往南遷至千島群島和北海道越冬,是海灣上空最大型的猛禽?;㈩^海雕以食魚為主,在捕魚時,會先在水面6~7米處盤旋,看準了一擊即中。
白尾海雕繁殖于歐亞大陸北部和格陵蘭島等,于朝鮮、日本等地越冬,羽毛多為棕褐色,頭、頸羽色較淡,黃嘴黃腳黑爪,尾羽呈楔形,為純白色。體重3.5~4.5千克,體長85~90厘米,雌雕大于雄雕。白尾海雕也是以食魚為主,捕魚時常在水面低空飛行,發現魚后利用利爪伸入水中快速抓捕。



以前出去旅游,偶爾也拍過幾次海鷗之類,這次特意坐船出海拍攝海雕,還是第一次。雖然以前有一些抓拍的提前量的經驗,但這次面對的畢竟是毫無運動規律的海雕捕食,而且是在日出前后的弱光條件下拍攝飛禽,一開始確實有點不知所措。用了好幾種方式嘗試,隨著天光放亮,視線清晰度也好起來,拍起來也逐漸順手了。不過,因為是第一次拍海雕捕食,所以主要使用了高速度拍攝,先保證畫面的清晰度。
冬季到羅臼觀賞和拍攝海雕捕魚,主要是乘破冰船出海,觀賞和拍攝地有兩個,一個在碼頭出口,另一個是防波堤,在羅臼港附近,因為大部分海雕都在那里覓食。這也是當地冬天的一個特色旅游項目,很受歡迎。最好的場景是海面上有流冰,破冰船上的漁民會把捕獲的活魚扔到海里或冰面上,讓海雕俯沖捕食,或者在冰面上爭奪搶吃,場面極為精彩。(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