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生
摘 要:新技術作為我國農業種植生產的前提條件,同時也是現代經濟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的基礎支撐。自古以來,我國就是人口眾多、土地資源匱乏的國家,因此,我國農業發展需要不斷引進新技術,制訂現代化農業發展措施,從根本上提高農作物的種植效益。再加上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土地資源的人均占有率越來越低,水資源日益遭受嚴重的破壞,這些都會嚴重影響到農業的發展。
關鍵詞:現代化技術;農業種植;應用
一、現代化技術在農業種植中應用的積極影響分析
1.有助于提高農作物的產量。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入到城市之中居住,再加上農村大量的外出務工人員,使得我國農村農作物種植人員大幅度下降。在此情況下,為了能夠保證最終總的農作物產量能夠滿足我國人民的食用需求,需要改變原有的種植生產方式,使用現代化的種植技術,從而有效提升農作物的產量,同時也能夠促進當前農業種植技術的繼續發展和創新。
2.為種植人員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在現代的市場環境下,采用現代技術進行農業種植生產,能夠讓農業種植人員的種植方式更加高效,不僅節省種植過程中的人力和物力,而且農作物產量也將得到較大程度的提升,從而為種植人員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
現代化的農業種植技術應用對我國農業經濟帶來的影響十分明顯,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單純地從農產品產量上來看,農產品產量有著較大幅度的上升,也就為農戶創造出更大的經濟利益。第二,現代化的農業種植技術應用還能夠在農產品的質量上得到較大的提升,更好的農產品在出售時也能夠得到一個更好的價格,當然也為種植人員帶來更大的經濟收入。
二、現代化技術在農業種植中的應用
1.光技術。農作物需要進行光合作用,因此光是農作物完成光合作用的先決條件。為了確保滿足自身生長的需求,也為了盡可能從陽光中汲取營養,人們總結了多種可以提高農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當前,大棚種植方式在農業生產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種方法雖然能夠保證農作物所需的溫度需求,但無法滿足其真正的光照需求,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人們利用現代化科技手段,采取白熾燈與日光燈相結合的光照補充手法,讓農作物盡可能在最短時間內獲得充足的光照。然而,實際操作中由于不同農作物對光照的需求不同,所以人們還需不斷調整光照角度及光照時間,才能避免招來害蟲,減少農藥的使用量,并滿足農作物的光照需求,確保其健康快速生長。
2.生物技術。(1)組織培養技術。組織培養是指在無菌環境下,培養種子發芽至生長,到最后成長為植物的一系列過程。由于種子在幼苗階段的抵抗能力弱,所以,必須運用組織培養技術,以免農作物遭受侵害,而且還能加快種子發育速度。這不僅有助于培育新品種,更能提高農作物的抵抗力,尤其能將褐變對植物帶來的不利影響降至最低。所以,可以合理利用此項技術,從根本上提高農作物的質量。(2)轉基因技術。轉基因技術是近年來討論最為熱烈的生物技術之一,是通過提取某些植物的優良基因,將其轉移到農作物中,完成對基因的重組和再造,因此可使農作物具備植入基因的某些特性,如提高農作物的抗凍性、抗蟲性和抗倒伏性等,然而有關轉基因技術的安全性問題還具有較大的爭議,目前尚無確切的結論,因此這項技術的推廣應當以嚴謹和負責任的態度來對待,使其為人類服務的同時,避免對人類健康造成潛在危害。(3)生物殺蟲技術。這一技術是在傳統化學農藥殺毒的基礎上,為了進一步合理制配適宜農作物使用的農藥,采用生物提煉的方式,既能夠有效地防治病蟲害,又能夠使農作物在其生長過程中,不因施加農藥而影響其產量和質量,減少農業副作用,切實推進防治病蟲害與提高農作物產量和質量兩個問題的共同解決。
3.遙感技術。遙感技術在農業種植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包括農業資源調查、土地利用現狀分析、農業病蟲害監測、農作物估產等,還可通過遙感技術云平臺獲取農作物影像數據,包括農作物生長情況、預報預測農作物病蟲害等。用遙感技術還可以進行農業災害評估:比如干旱程度,農作物發病,蝗蟲災害,一般通過檢測土壤濕度和農作物葉綠素,葉黃素進行評估受害程度以及受害面積;農作物估產:包括對農作物生長過程的動態監測、種植面積測算、單位面積產量估測和總產量估測,屬于定量遙感,通過NDVI,葉面積指數反演或正演獲得。這些技術的應用都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4.可視化技術??梢暬夹g應用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監控攝像頭得到農作物的實時圖像,通過相應的傳輸系統將這些圖像反映至計算機的顯示屏中,使得工作人員能夠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來掌握農作物生長的狀態,按照相應的數據和信息進行科學的決策。利用可視化技術還能夠了解現場工作人員各項操作的行為,從根本上降低不規范行為的出現,保證相關的工作人員能夠根據要求進行規范的操作。如果出現病蟲害或者其他異常狀況的時候,工作人員可以利用監控錄像尋找問題的關鍵,并根據情況使用合理的解決方式,有效減少農業生產風險的出現。
5.信息技術。當前我國信息技術的發展十分的快速,在農業種植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其中應用較為主要的有:數據庫技術、無線傳感器監控技術以及可視化技術這三個方面。通過數據庫技術建立和完善農業信息數據庫,將農業生產相關的信息統一收集到其中,當需要使用時只需要通過關鍵詞進行檢索,就能夠快速地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為用戶帶來巨大的方便。無線傳感器監控技術主要是對農作物生長的環境進行實時的監測,然后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使得農作物生長所需的外部環境能夠保持在較好的狀態,從而促進農作物的快速生長。在以往的農作物種植中,農作物生長環境的監控工作主要由人工完成,在監控的準確性和及時性上面都較差,而且需要投入的成本也更高,在現代化的無線傳感器監控技術下一切變得簡單可靠。可視化技術主要主要指的是在農業種植區域內安裝攝像頭,然后將拍攝到的圖像傳輸到監控室的電腦上,能夠方便工作人員對農作物的生長狀態進行監控,并且及時存在的問題,然后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防護,將農業種植的風險降到最低。
三、結語
隨著二十一世紀的來臨,人口壓力越來越大,糧食需求越來越高,然而環境的污染更是對農業種植的數量和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高的標準。特別是農村地區急需更多的現代化新技術的注入,來提高產量和質量。其實現代化新技術還有很多,需要我們不斷地發掘,并且廣泛地應用于農業種植當中。以高速度、高質量的水平把中國的農業從傳統的農業向現代化農業轉變,大力發展現代化新技術,不斷地對現代化新技術進行探究和優化,從而讓中國農業領先于世界農業。
參考文獻:
[1]蘇慧俠.探究現代化新技術在農業種植生產中的應用[J].農業與技術,2016(7),109-110.
[2]代雙梅,孫運選.試論農業機械化建設與農村生態環境保護[J].鄉村科技,2016(7),73-75.
[3]浦仕林,陳亞飛.低碳經濟背景下農業現代化發展及有效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 2016(22),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