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文容
摘 要:目前我國的漁業養殖產業發展較好,尤其是大宗淡水魚養殖,極大地滿足了市場對于此種魚類的需求情況,為了更好地實現養殖戶經濟收入的增加和大宗淡水魚養殖產業的良性健康發展,需要在發展中積極應用大宗淡水魚養殖技術,以此提高此種魚類養殖的質量和產量。基于此,本文以廣東省為例,探究廣東省此類魚養殖的技術,以期為其他省市大宗淡水魚養殖提供成功的經驗與教訓。
關鍵詞:大宗淡水魚;養殖;技術
我國養殖大宗淡水魚的時間較長,該種魚品種主要有七種,例如草魚、鯉魚、鰱魚等。大宗淡水魚中含有著豐富的蛋白質,人們食用后可以顯著的提高身體的免疫能力,營養價值非常高,因此廣受我國人們的喜愛。目前我國水產養殖部門對于此類魚的養殖工作非常重視,構建了產業技術體系來對魚類高效養殖提供技術指導,以此提高養殖戶的技術能力,進一步促進漁業養殖的發展。
一、基礎設施改造技術
廣東省進行大宗淡水魚養殖時應用的基礎設施改造技術,主要內容是:首先對本省內主要的養殖地點進行調查,了解具體的養殖模式。經過調查可知基本是集體或者個人形式承包場所開展的養殖,養殖區域的場所功能性較差,很多養殖垃圾未及時清理。其次在把握調查數據的基礎上,對兩種養殖模式下的大宗淡水魚養殖場進行區塊的劃分,使得場所內的各個分區有著各自的功能,例如劃分為人工濕地、魚類養殖、綠化隔離、垃圾處理等區域。要求養殖人員在劃分好的區域內進行養殖,在生活區域內設置水質、魚病檢測的儀器,定期對養殖場所中的水質等情況進行檢驗,確保大宗淡水魚養殖環境的質量,并且需要在該區域周邊位置設置綠化帶,將其與養殖區隔離開來,減少污染;及時將養殖區中的死魚、患有嚴重疾病的魚放置到垃圾處理區域,統一運出進行掩埋或者焚燒;養殖池要根據所養七種魚種類、特點的不同,修建標準化的養殖池,魚池的面積需要大于15畝,使得魚生長發育后有著充足的活動場所,四周的水泥擋板和池深控制在3米左右,如果養殖池底的淤泥較多時,要及時進行清理,淤泥高度在10厘米以下最適宜,每間隔三個魚塘需要設置一處垃圾存放點,放置死魚。在養殖池的基礎設施修建完畢后,還需要對排水系統進行設計,使得魚養殖用水和養魚廢水之間不存在交叉污染。此外在魚池內劃分部分區域種植具有凈化作用的水草,發揮出為池中大宗淡水魚提供足夠的氧氣和凈化水質的作用。
二、養殖生產集成技術
首先是消毒。在放置大宗淡水魚苗之前的1個月,養殖場的工作人員可以使用生石灰來對池子進行清潔和育肥處理,在生石灰放置兩天后使用爬犁進行翻動,促使生石灰可以充分地融入池底的淤泥中,使得淤泥中的致病菌可以被完全的殺滅,攪拌均勻后的兩周后,工作人員可以向池中注水、撒入肥料,促使淤泥可以分泌出適合魚類生長發育的物質成分。其次育苗。選取優質的草魚、青魚等種類的魚苗,使用人工培育、雜交培育等方法進行育苗,使得培育出的魚苗有著非常穩定的遺傳性狀,抗病毒的能力較強,養殖后大宗淡水魚身體健康,肉質肥美,有著較多的營養成分。然后是魚苗放置。培育出的優質魚苗需要在科學的時間、溫度下進行放養處理,最佳的時間為早春氣溫較低、光照充足的天氣里,此時從魚苗池中撈出魚苗,并運送、倒入到養殖池中時,魚苗重量較小,一般不會有身體損傷出現,在養殖人員的精心養殖下,成活率非常高。對于培育好的魚苗需要使用食用鹽水等物質進行消毒殺菌處理,時間一般為30分鐘,避免魚苗攜帶病菌進入到池中造成魚苗大面積感染病菌情況發生。最后是混養。在養殖大宗淡水魚時,多采用魚池混養的方式,池子中不僅有尾數較多的草魚,還有著不同數量的鯉魚、鰱魚等魚類,使得幾種不同的大宗淡水魚可以在池塘中有著充足的運動,提高存活率和肉質質量。
三、飼養管理相關技術
1.喂養技術
使用飼料和天然餌料進行共同的投料飼養。目前常用的人工飼料為膨化顆粒配合飼料,魚群食用該種飼料后,身體的長度和重量生長較快。與單一使用天然水草、田螺、蜆子類食物的魚類進行對比,飼料喂養的大宗淡水魚較為肥胖。每天每畝魚塘的飼料、餌料投放的總量需要控制在2.5千克左右,根據當天的天氣、魚群食欲等因素可以適當地減少或增加喂食量。
2.水質檢查技術
魚類養殖中,水質的好壞對于魚群生存質量有著極大的影響,因此工作人員每天需要巡視魚塘中水的質量情況,一旦發現水質顏色變暗時,要及時將池中的水排出,重新引入新鮮的水,每次替換的水需達到原有水量的一半。一般情況下水顏色呈現為茶褐色、黃綠色表示水質良好,不需要更換。
四、結語
大宗淡水魚養殖要想提高養殖魚的質量、產量值,可以從上述三個方面入手進行養殖,以此實現增產創收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朱勇夫,雷曉中,李金忠,張從義,石義元.調整優化種養方式 推廣大宗淡水魚綠色高效模式(上)——對湖北省七個縣市開展“十三五”大宗淡水魚產業調研情況[J].科學養魚,2016(09):85-86.
[2]馬秀玲.寧夏地區大宗淡水魚高產高效養殖技術試驗[J].養殖與飼料,2015(12):8-10.
[3]蔡靈,閆保國,吳文紅,康辰香.淡水養殖創新團隊舉辦魚病防治技術培訓班[J].河北漁業,2015(0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