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帆 劉平
摘 要:動物檢疫是保證動物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有效手段,也是動物防疫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動物檢疫避免了畜禽類傳染病的發生。動物檢疫工作具體包括使用各種診斷方法對動物產品,如畜禽類產品進行疾病和疫情的檢測,確定其是否帶病,一旦發現疫情必須立刻采取相應措施防止疫病的進一步擴散和蔓延。因此做好動物檢疫材料的采集和檢疫十分重要。
關鍵詞:動物檢疫;檢疫材料;采集;檢疫
動物檢疫是保證動物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有效手段,也是動物防疫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就動物檢疫材料的采集和檢疫方法展開討論,介紹動物材料的采集原則和目前比較常用的檢疫方法以及在工作中的心得體會,現分享如下。
一、采集動物檢疫材料應遵循的標準
動物檢疫材料的采集一般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標準,分別為典型原則、合理原則、適實原則、無菌采樣和安全采樣。樣本的選擇要具有代表性,如果是活體采樣要挑選典型動物,具體為具有典型癥狀并且沒有接受任何藥物治療的動物。確定動物個體后,對于材料的選擇也要求典型,如應該選擇病原體含量比較高的部位進行采樣。采樣還要選擇合理的個體數目,一般而言對于群體發病類的疾病,需要選取至少5個動物個體作為原始樣本。同時一定要保證樣本的數量可以滿足實驗需求,還要考慮到備樣的可能性。采集樣本時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比如應該注意采樣的節令性,對于病死的動物要求立刻進行采樣,尤其在氣溫比較高的夏季,為了避免動物尸體進一步腐爛,采樣時間一般不能超過死亡時間后4小時。采樣過程應該為無菌的過程,因為許多樣本需要進一步進行微生物學、血液學的相關檢測,所以必須符合相關的實驗要求。采樣過程中的采樣人員的安全性也十分重要,相關采樣人員要嚴格按照規范采樣流程進行操作,避免可能的感染事故發生,一旦發現疫情也要及時匯報并隔離病源,防止進一步的環境污染和疫情擴散。
二、提高動物檢疫質量的方法和技巧
常見的動物檢疫方法根據工作地點和內容的不同可以分為臨場、隔離檢疫、抽樣檢疫和實驗室檢疫。具體的檢疫技術又涉及到以下幾個方面。
1.個體檢測
個體檢查主要針對具有可疑病態的動物,檢驗的目的是初步判斷動物個體是否有病,然后再進一步進入實驗室檢測的步驟。個體檢測的方法多樣,比較常見的包括體溫檢測、觀察動物精神狀態、可視粘膜的檢查、觀察動物排泄物、脈搏檢查、呼吸檢測等項目。通過個體檢查基本可以滿足臨床檢驗的目的,并得出臨床檢驗結論。一旦發現可疑的檢測對象,要全面扣押整個動物群,根據檢測結果對患病動物做進一步的調查分析。
2.病理組織學檢驗
人體肉眼無法準確觀測到樣品組織的許多病變過程,如腫瘤的發生、腦組織病變等。所以需要借助組織切片和染色技術,如石蠟切片、蘇木素染色法等技術。
三、 病理解剖檢驗技術
這種方法在對動物尸體的檢驗中十分常見,對于樣本需要先檢查其體表特征以排除一些可能的惡性傳染病,如炭疽等疾病。同時仔細觀察動物尸體的體表狀況,如皮膚、毛發、毛孔等細節。記錄體表特征后可以進一步檢查動物尸體的皮下、臟器、口腔、鼻腔、頸部等部位,一旦發現樣本可能攜帶惡性傳染病則禁止解剖。
1.細菌性傳染病和病毒性傳染病的檢驗
常見的細菌性傳染病的檢測方法包括顯微鏡檢驗法、細菌培養檢測法、動物試驗和生化試驗等方法。對于樣品要進行病毒性傳染病的檢驗,這種檢驗工作主要包括個體檢查、病毒培養性狀觀察、病毒形態學觀察和病毒核酸檢測等步驟。具體適用于狂犬病、雞痘病毒等病原體的檢測,同時也應用了電鏡檢測、聚合酶鏈式反應等檢測技術。
2.寄生蟲的病原檢查
寄生蟲的病原檢驗主要包括蟲卵檢測法,比如用蟲卵直接涂片鏡檢,蟲體檢測法兩種。蟲體檢測法常見的檢驗又可以根據昆蟲種類分為蠕蟲、蜘蛛類、原蟲類檢測法。
3.PCR 聚合酶鏈式反應
此法常用于個體微小、殘缺的病毒檢驗。其工作原理是根據雙鏈DNA在酶和適當的溫度下可以解鏈成為單鏈,單鏈DNA在聚合酶和其他輔助蛋白的作用下,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復制為兩份相同的拷貝子。這個過程被不斷循環,可以使得目的基因大量擴增。將擴增產物和參照物進行對比就可以得知目的基因片段的一些信息。該技術用時短,彌補了常規檢測技術周期長的缺陷。此外該技術不需要活體病毒,有效避免了工作人員和病毒的接觸,減少感染幾率,同時降低了對環境的污染。
4.免疫學檢驗技術
此法的特點是操作簡便、耗時較短,并且結果可靠性高。多種傳染性疾病的抗體、陽性血清都廣泛地被開發為診斷試劑等商品,所以大大簡化了檢測過程,檢測時首先要獲取樣本組織、血清等作為實驗材料,選取適當的實驗操作就可以完成檢測工作。對于血清檢測技術而言,常見的反應包括凝聚反應(直接、間接凝聚反應等)、沉淀反應(瓊脂擴散反應等)、標記抗體技術(ELISA等)。
5.變態反應檢測技術
變態反應是指接觸過抗原的機體再次接觸同一抗原時,會產生免疫損傷反應,有可能引起疾病,屬于特異性免疫應答反應。日常生活中的皮膚過敏、紅腫等就屬于這種反應。變態反應的特異性和敏感度較高,常被用于結核病、副結核、鼻疽疾病的檢驗。
參考文獻:
[1] 王柏學.動物檢疫樣品的采集和檢疫方法初探.吉林畜牧獸醫,2009(12):123-124.
[2] 何國榮.動物檢疫材料的采集和檢疫方法.畜牧與飼料科學,2009(30):456-457.
[3] 尚淑芬.動物檢疫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山西農業(畜牧獸醫),2008(06):342-342.
[4] 寧必武.動物檢疫中常見肝臟病變.中國動物檢疫,2002(03):453-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