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CNBC網站4月16日文章,原題:德國與中國的問題絕不僅限于貿易 中國正因在歐盟、西巴爾干半島和非洲等地日益加深的影響力而受到德國指責。去年8月德國外長加布里爾訪問巴黎時曾將這種情緒和盤托出:“如果我們不發展對華政策,那么中國將成功分化歐洲。”他還帶有諷刺意味地說,“我們應該敦促中國奉行‘一個歐洲政策”。
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似乎不太符合德國口味。有趣的是,德國企業似乎并不這么認為。德國商業協會今年2月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一帶一路”倡議彰顯“德中兩國企業在基礎設施、能源和咨詢等行業的眾多合作機遇”。
2010年以來,中國在歐盟貿易中的占比幾乎增加兩倍。去年,中國對歐盟貿易順差達到1760億歐元,而美國對歐盟貿易逆差為1208億歐元。相比之下,德國能夠抱怨的理由要少得多:
其對華貿易逆差處于大幅下降趨勢。即便如此,本身即為全球出口強國的德國似乎也不喜歡看到這一點。柏林非常擔心中國在其最頂尖技術領域開展收購狂歡。
曾經被柏林和北京贊美的中德“夢想團隊”項目似乎已成為另一個時代的“紀念品”。遺憾的是,正如美國一樣,德國和歐盟未免都“醒來”得晚了點。中國已經勵精圖治地進行著各項建設,并將生意做到了全世界。
但抱怨和誹謗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德國應該停止在其歐洲顧客中到處發號施令以固守其貿易特權。“一帶一路”是一項龐大、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能創造巨大財富的開放式歐亞建設項目。這是人們從那位威尼斯貴族商人(馬可波羅)在13世紀末指明通往“至尊之國”的財富之路開始就夢寐以求的理想。中國或許正在謀劃“一帶一路”線路和商業起點,但歐洲可以把握其終點。歐洲國家應該毫無恐懼地熱情擁抱中國。對那些正在制造喧囂而非聚精會神創造財富的人來說,他們應該好好地補上一課。▲
(作者為經合組織前高級經濟學家、美聯儲紐約銀行前國際經濟學家邁克爾·伊萬諾維奇,丁雨晴譯)
環球時報2018-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