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夏雪

隨著近期美國版《花樣爺爺》、泰國版《看見你的聲音》等韓國版權節目在海外翻拍大獲成功,韓國綜藝節目,尤其是明星閃耀的真人秀可以說迎來全盛時代。與歐美真人秀多以“素人”、日本專業搞笑藝人推動節目效果不同,韓國真人秀更多是讓偶像明星“演”出“真實”。節目雖然不是普通的“真人”出演,但在這種依靠專業團隊策劃、明星演員比拼的環境下,讓韓國真人秀節目擁有不可忽視的創造性和競爭力,成為不少國家學習模仿的對象。
經常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據韓國文化內容振興院發表的《2017年廣播電視形式進出口現狀及培養方案制定研究》報告書顯示,韓國電視臺去年版權出口額高達5493萬美元,較前年增長40%。
韓國綜藝節目誕生于上世紀60年代,早期的韓綜大多從模仿日本開始,并逐漸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如今,韓國已經能夠獨立策劃制作節目,并將版權出口到國外,成為韓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量節目本身和其創意版權出口海外的同時,因其獨特又頗具吸引力的出演方式,網絡上的盜版視頻和抄襲其構思的綜藝節目也接踵而來。
2003年至2004年,《Xman》《情書》等SBS出品的室內游戲節目開始令中國人熟知,之后到2006年至2007年《無限挑戰》《兩天一夜》等戶外綜藝節目崛起,成為新一代韓綜的龍頭老大。直至今日,韓國每年都會出現“爆款”節目,如2013年《爸爸去哪兒》、2014年《花樣爺爺》、2015年的《蒙面歌王》、2017年的《尹食堂》等。
真人秀收視率最高
在韓國,綜藝節目主要類型大致可分為音樂類、談話類、游戲類和真人秀。根據韓國最新的收視率排行,目前人氣最高三大節目——《我家的熊孩子》《金炳萬的叢林法則》《我獨自生活》——都屬于真人秀。縱觀韓國綜藝節目,除了“臺柱”級別外,清一色都是明星真人秀節目。明星褪下光環,走下舞臺與觀眾近距離接觸,這種“無死角”的展現模式,既充分展現明星的真實魅力,又極大滿足觀眾的好奇心,是其他室內綜藝節目所不能比擬的。
《我家的熊孩子》收視率高達22.3%,節目組邀請大齡單身男藝人的母親到演播室觀看兒子的真實生活,幾位年過花甲的“星媽”討論孩子、吐槽老公,通過她們之間的談話結出意想不到的“笑果”。《金炳萬的叢林法則——南極篇》是一檔戶外真人秀冒險節目,由搞笑藝人金炳萬帶領偶像明星前往南極,在嚴酷的自然環境下接受各種生存挑戰。《我獨自生活》則是迎合韓國單身時代來臨而誕生的明星獨居生活節目,讓眾多韓國單身男女找到共鳴。
收視率決定成敗,韓國綜藝節目市場如殘酷的叢林般,適者生存。被稱為韓國國民綜藝的《無限挑戰》,以搞笑、感動、挑戰精神陪伴無數觀眾走過13年歲月,最終卻于今年停播。節目PD金泰浩無奈地表示,《無限挑戰》若想適應時代的變化,給廣大觀眾帶來新的笑聲,停播是必需的選擇。
專業團隊“演”出“真人”
在韓國高質量真人秀節目的背后,自然少不了專業團隊的策劃運作:靈感永不枯竭的編劇,強大的制作執行團隊,敬業的偶像明星就是韓綜十幾年來長盛不衰的三大要素。
眾所周知,電影制作團隊中編劇可謂是核心要職,韓綜團隊中也設有編劇一職,在整個節目生產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一般韓綜編劇團隊有數人乃至十數人,負責設計整個節目的臺本,流程、框架設計、游戲規則、臺詞噱頭都需要經過反復推敲。為達到最好的戲劇效果,韓國真人秀節目大部分都事先編好劇本和臺詞大綱,因此并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真人秀”。為培養優秀的綜藝節目編劇,韓國大學更是設有編劇創作系,專門教授節目企劃及編劇。
一般的韓國戶外綜藝節目幕后,專業制作團隊都在120人以上,其場景、布置、聲效、服裝等各個方面質量不亞于一部電影或電視劇。值得一提的是極為重要的龐大攝像團隊。在有7名嘉賓出演的情況下,攝像機位會多達20臺以上,也是為了在錄制過程中不錯過嘉賓任何一個細微的動作。此外,后期編輯制作也為節目添色不少。
韓綜好看的另一個重要因素便是偶像明星的競爭壓力。在競爭激烈的韓國演藝圈,藝人需要提高曝光量,特別是在專輯或影視劇宣傳期間,更要擠破頭皮出演各種綜藝,同時只拿很少的報酬,遠不如拍一部電影得到的片酬。藝人在節目中不輕易放過任何一個表現的機會,他們高質量的表現也反過來提升節目整體效果。▲
環球時報2018-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