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前進的腳步沒有停,我們香港黃埔軍校后人的腳步沒有停。
在林際平會長的帶領下,我們一行人去追尋心中的豐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

香港黃埔后人與周秉德(中)合影。
我們無數次從銀幕上,從照片上見到他挺拔的身影,也無數次聆聽到他那熟悉的淮安口音,這永遠不會磨滅的記憶,還有太多太多平凡而精彩的豐功偉業,留給了我們香港黃埔后人,留給了全體中國人,留給了全世界,也留給了跌宕的歷史。
我們懷著虔誠的心情走進了“周恩來與文化名人展”的大廳,這里樸素而安靜,猶如西花廳盛開的海棠。人們心中涌動著,膜拜著。當我們見到80高齡的總理的侄女周秉德大姐時,一股對總理的真摯懷念之情油然而生,我們不禁頻頻地向她鞠躬致敬。她微笑著,慈祥地,娓娓地訴說著她伯伯周恩來總理的鮮為人知的家事,平凡而令人尊敬。當她說道1917年,那個時候,沉睡的東方巨龍正處在烏云翻滾惡浪濁天的動蕩之中,19歲的周恩來遠渡歐洲,與南開的同學臨別相約“愿相會中華騰飛世界時”,我們香港黃埔后人無一不被那年少而蓬勃的崇高志向而感到無比的震撼,他堅定地預感到,在東方,沉睡的巨龍一定會蘇醒!
周恩來是黃埔人,在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工農的三大政策下,在孫中山校總理親手建立的這所黃埔軍校里,26歲的周恩來被任命為黃埔軍校的政治部主任,在他的大力整頓下,黃埔軍校政治部的工作很快進入了正軌。他任用了共產黨人惲代英等任政治教官,又在各級部隊中建立了黨代表制度;他組織力量成立文藝劇社,編新劇,演新劇,廣泛宣傳革命思想;他出色地實現了政治建軍、組織建軍的理念,令軍校充滿了革命的生機和活力。洋溢著人格魅力的周恩來,打造了一個有主義的黃埔軍校,在人們的眼里,26歲的周恩來是一位充滿人格魅力的政治部主任。
周恩來的一生與香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他曾經多次路經香港,也曾經在香港小住過,新中國成立初期,周恩來力主暫不收回香港,并保證東江供水和副食品長期穩定地供應……

參觀展覽。
拉回思緒,放慢腳步,在簡樸的展板上是一幅幅熟悉的畫面,令人不禁回憶起那一段段歷史,那一個個文化人,那一個個精彩的故事,民族精神的傳承與民族優秀文化和傳統的傳承是密不可分的,這一次展出的中心內容,僅僅是擷取了周恩來在日理萬機中的一個層面:與文化名人交往的歷史經典片段。這些歷史照片充分顯示了周恩來為人的親切隨和,令人感受到了無比坦蕩的革命胸懷和真摯的感情,人們熱愛周恩來,因為他那獨有的儒雅的人格魅力。
在展會期間,我們黃埔后代親友聯誼會的成員和周恩來侄女周秉德大姐一起接受了香港衛視的采訪,我們共同回憶了周恩來,緬懷周恩來的偉大的革命理想和抱負。
這次參觀展覽,使我們更深層次地全面了解了周恩來的一生,給了我們很多很多的啟示,也令我們更深刻地聯想到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將會一如既往,勇于擔當!
“香港黃埔”立足于香港,憑借“一國兩制”的地緣優勢,特別是港澳兩地豐富的黃埔軍校歷史文化遺產的資源,傳承和弘揚黃埔精神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
展會結束以后,周恩來故鄉紀念館的同志們委托我們幫他們尋找黃埔軍校的相關資料,我們主動聯絡了廣東黃埔軍校的有關負責人,積極地配合和支持了淮安方面的工作。
我們衷心感謝江蘇淮安市周恩來紀念館的同志們的精心策劃,給東方明珠的香港送來了感人的豐富而精彩的革命歷史和文化的盛宴!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藉周恩來誕辰120周年之際,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們“香港黃埔”將展開一系列紀念周恩來的活動。
我們前進的腳步不會停,我們香港黃埔后人的腳步不會停。我們將永遠崇敬黃埔后人心中的豐碑,用實際行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