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新梅
【摘要】近年來,我國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為了滿足政府和人民對教育質量的需求,迫切需要提高班主任老師的素質。尤其是小學高年級這個特殊的教育階段。提升班主任的領導力,可以極大地提高小學的教學質量。對小學高年級班主任領導力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 班主任 領導力
國內外學者對班主任領導力這個概念的含義進行激烈了辯論。綜合了多位研究人員的研究,我覺得,班主任領導力是指班主任在遵守總體教學方針的基礎下,進行班級管理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影響力。班主任領導力是由班主任自身的素質所決定的,同時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比如學校教學方針、師生關系,等等。班主任領導力比教師領導力更加的重要,內容也更加的豐富,作用也更加大。因為教師的主要目的是教學,只需要按照學校的教學規劃開展教學即可,而班主任除了在教學之外,往往還要對學生的日常生活負責任,除了教學質量,還要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發展。
1.教育性極強。班主任是一種特殊的老師,老師領導力比社會其他領域的職業領導力的教育性更強。班主任領導力是由班主任個人的教學知識水平、人格魅力等特性的綜合體現。班主任領導力比普通教師影響力的范圍更大,作用更深。普通教師的影響力往往只在一門課程的教學活動中,而班主任領導力除了課程教學之外,還涉及學生的人格。這就要求班主任領導力必須要有極強的教育性。
2.動態變化。小學高年級的學生的思想已經初步形成,對事物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他們的學習能力非常強,思想變化非常快。一方面,他們想要擺脫老師對他們的束縛,另一方面,他們自身的思想還非常的幼稚,還需要向老師學習。這種矛盾導致班主任領導力也要隨時的進行動態變化。所以,老師應該使用動態的方法來進行班級管理工作,表現在班主任領導力上,就是班主任領導力的動態變化性。
3.綜合性強。由于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思想已經初步建立,所以老師管理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難度比管理小學低年級學生的難度要大得多,往往要傾注更多的感情。想要管理好學生,讓學生相信自己,除了具備教學技巧之外,還要具備一些心理學、行為學的知識,這樣才能讓老師更好的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小學高年級班主任的領導力具有很強的綜合性。
目前,我國小學高年級班主任領導力普遍比較好,絕大部分的學生非常喜歡自己的班主任老師,班主任也非常關心學生的成長狀況,經常對他們進行積極的引導。調查表明,小學高年級學生與班主任老師之間的關系具有非常明顯的兩極分化現象。學習比較好的同學,和老師的關系非常和睦,能夠聽取老師的意見,經常和老師進行良性交流。而一些學習程度比較差的同學,和老師之間的關系也比較差。對老師給他們提的意見采取視而不見的態度,缺乏和老師之間的交流,而且情況不斷惡化。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下面幾點。
1.班主任對領導力的重視程度不夠。很多班主任對領導力的重視程度不夠,這就導致他們對班主任領導力沒有一個準確的認識,時間長了就產生了領導意識的匱乏。目前,許多班主任老師認為,他們只是按照學校的管理要求對自己班級進行管理,缺乏對班主任領導力的認識。把自己當成了上級指示的傳達者,化主動為被動,失去了自己在班級管理中的主動地位,削弱了自己的班主任領導力。
2.自我學習意識不強,大多數的班主任老師都有自己的教學任務,班主任更像是他們的“兼職”。這就導致他們在進行班主任工作時不上心,敷衍了事。也不會利用自己的空閑時間來進行學習和自我提升,導致他們的班主任領導力長期處于一個比較低的位置,止步不前。有些老師甚至從來沒有閱讀過相關的書籍,也從來沒有參加過提高專業知識技能的培訓,以致于班級管理能力近乎缺失。還有一些老師,僅僅是為了班主任津貼而當班主任,將班主任變成了自己吃飯的飯碗,這就導致班主任領導力更是成為了一句空談。
3.老師在進行班級管理過程中存在不當行為。班主任領導力賦予了班主任非常大的權利。使用好這些權利,則可以給班級的管理、學生的發展提供非常大的幫助。使用不好這些權利,就會產生很嚴重的后果。當前我國很多班主任老師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濫用了權利,存在很多的不當行為。如體罰學生,發出不當言論,等等。還有一些老師,在課堂外辦高價輔導班,強迫學生報名參加自己的輔導班,收取巨額報名費;還有些老師和書店串通一氣,強迫學生去購買某些書籍,然后吃回扣,賺取不法收益。這些行為都嚴重的影響了老師在學生和家長心中的地位,長期下去,就會失去學生和家長的信任。激化師生之間的矛盾,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影響學生的身心發展,給學生做了一個錯誤的榜樣。
[1]高欣羽,程亞華,李虹.小學生領導力萌芽與發展的實證研究[J].心理科學,2015,(03) :612-617.
[2]李家成.“新基礎教育”的班級建設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7,(06) :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