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翠
(南京工業大學計劃財務部,南京210009)
在互聯網、云計算等科技手段高速發展的今天,在高校新的財務會計制度、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集中采購制度、全面預算制度、科研經費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財政制度的改革實施與推進下,隨著科研項目及科研經費的逐漸增加,給高校財務信息化形勢下科研經費的使用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
高校財務的信息化發展,一般會經歷四個階段:一是會計電算化階段,即高校財務利用計算機軟件代替手工記賬,此時的計算機軟件僅僅具備賬務處理與賬表打印等簡單功能。二是基于財務部門網絡的會計信息化階段,會計核算依然是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財務數據可實現局域網內共享。三是基于單位局域網絡的財務信息化階段,這一階段財務的管理職能得到凸顯,部分財務數據信息可以在單位部門間共享,報銷業務可以在財務部門前臺辦理,也可以實現局域網形式下的網上預約報賬模式,相較于前兩個階段已經進步很大。四是互聯網時代云共享的財務信息化階段,財務數據信息的共享得到進一步提高,甚至財務業務可以在互聯網上操作辦理,上傳至云共享,實現大數據現代化處理,但安全性值得考慮。
目前高校財務信息化大致處在第三階段,出于安全考慮,高校財務數據實現的是局域網,高校自己獨立數據備份儲存,不可能實現云共享。
高校財務涉及的數據來源較廣,如教職工數據、學生數據、入庫資產數據等,這些數據由不同部門使用的不同軟件統計,如果想實現數據的高度共享,就必須使用一個統一的綜合系統,即能夠集學生數據、人事數據、財務管理數據和資產管理數據于一體的綜合型系統,但目前各高校都沒有實現這樣一個綜合管理系統。
財務信息化的建設離不開網絡等信息技術的支持,建設過程更是需要考慮經費支出、硬件及軟件設備、人員操作等許多方面的問題,而且現在信息科技的發展已經遠遠超乎我們的預想,類似“敲詐者病毒”的計算機軟件病毒層出不窮,單單依靠計算機程序漏洞仍不能完全避免,一旦感染病毒后果將不堪設想。網絡環境運行存在一定的風險,在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對財務數據安全防護需要進一步完善。
科研經費的實際支出與預算之間缺乏系統銜接與有效關聯,甚至出現相互嚴重脫節現象,導致科研經費使用隨意、支出結構不合理。科研項目負責人負責項目的日常經費支出,而財務部門負責項目經費的日常報賬,并對其進行核算,不會接觸到具體科研人員的項目預算,所以不清楚該科研項目的具體要求,導致部分的科研經費并沒有真正用在科研項目方面而是被變相支出,比如勞務費、會務費、差旅費等,項目實際支出未按照預算用途使用,導致結題困難。
高校科研經費在使用中的一個普遍問題就是報銷困難。目前各高校在科研經費管理方面都實行票據報銷制,即科研項目的支出必須是在提交真實、合法、有效票據的前提下進行。這樣就會產生兩個問題,一是項目在研究過程中確實存在無法開具發票的情況,如在偏遠地區發生的費用、對方就沒有發票等情況,解決的辦法就是科研人員拿一些其他財務認可的票據代替;二是現行的財務報銷制是發票報銷制,如果沒有相應發票在財務便不能報銷,這就導致科研人員不以事實發生為依據,單純地按照財務會計科目搜集發票,套取科研經費,容易滋生科研腐敗。
高校教師重視科研立項,一方面是因為科研項目的數量與級別代表了一所高校的綜合實力,另一方面是各高校都將科研項目的數量與級別和教師的職稱評審掛鉤。各高校在科研款到賬后提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費,余下的經費實行科研經費項目負責人負責制,校財務部門對科研經費進行會計核算。部分老師會認為,科研經費是他們辛辛苦苦爭取來的,怎么使用應該根據他們的需求而定,不應該管得太過嚴格,尤其是橫向科研。可是從審計的角度來看,無論是橫向科研還是縱向科研,科研款項一旦到了學校便是學校的資金,均應按照公款屬性安排支出,嚴格規范科研經費的開支科目與用途。
在財務信息化形勢下,高校借助相關財務軟件實現科研經費預算模板下撥。科研經費在立項初始就按照立項合同中明確規定的支出內容,按經費比例下撥各項費用,如辦公費、材料費、出國費等,并且實現預算數、執行數、執行進度、可用余額等顯示,從而實現額度與內容的控制,避免科研經費使用隨意,支出結構不合理的現象。如表1所示。
表1
高校財務可以適當考慮利用信息化手段采用經費包干制代替發票報銷制,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科研人員因為票據缺失或無法取得而導致的不能報銷,甚至虛假支出等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財務人員在處理票據時粘貼、審核等花費的時間。例如,一名科研人員從北京市到廣州市進行為期4天的學術研討,按照差旅費報銷的有關規定,核定其往返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補助、公雜補助等4天的包干金額,比如是4 000元,那么,只要該出差人員能夠提供從北京市到廣州市的出差證明,如機票、住宿費發票、研討通知等,就可以支取4 000元差旅費。事實上,一些西方國家就是采用這種包干報銷方法。科研經費包干制不僅可以解決現行科研經費報銷帶來的耗時長、手續多等問題,還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虛假業務套取科研資金的現象,減少科研腐敗。
隨著財務信息化的逐步發展,各高校均在逐步推行網上預約系統。實現網上預約報賬有兩方面便捷。一方面解決了科研人員不能及時了解財務報銷政策、報銷難、報銷排隊的問題。在使用網約報賬后,科研人員只要用自己的工號登陸進入網報系統,就能夠清楚、直觀地看到報銷的各項規定,并按照顯示的經費支出科目說明填寫報銷內容及發票金額,之后系統會自動將金額累加計算,避免了填寫不規范而帶來的麻煩。同時,網上報賬系統會結合網上銀行支付,推行資金收支業務的電子劃轉,最大限度地預防和降低現金周轉風險,確保資金安全。另一方面,科研人員在登陸進入網上預約報賬系統后,可以實時看到項目經費相對應的預算指標額度。這樣不僅讓科研人員及時了解經費使用信息,更能夠按照項目預算和國家財務管理的要求對項目經費的開支進行有效的控制。
在科技信息快速發展的今天,加強對高校財務信息化系統的建設,使財務管理體系得到進一步的有效發展。科研經費利用財務信息化手段管理,不但能夠提高財務人員的工作效率,更能為科研經費的使用提供便利。
參考文獻:
[1]章雯華.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功能設計思考[J].財會通訊,2017,(1).
[2]蔣小鵬.高校科研經費財務管理若干問題探究[J].甘肅科技,2017,(2).
[3]廉永生,崔玉良,王智博.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商業經濟,2017,(1).
[4]陳芳.高校科研經費預算精細化管理模式探討[J].財稅金融,2017,(10).
[5]謝新偉,楊文靜.科研經費使用與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北京教育,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