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密市中醫院,河南 新密 452370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類心臟疾病的終末期階段,為常見危重綜合征,病死率高。且冠心病患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風險較高,會增加臨床治療難度[1]。一般來說,冠心病患者心肌供血不足,易出現血液回流異常,無法滿足組織正常代謝,會引發慢性心力衰竭。當前,中醫在該病治療中積累了大量的經驗。本研究為深入觀察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效果,對5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進行治療,取得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作為研究。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及研究組各50例。對照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50~75歲,平均年齡(61.7±5.4)歲;病程2~10年,平均病程(5.2±1.0)年;心功能分級:21例為Ⅱ級,29例為Ⅲ級。研究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51~77歲,平均年齡(62.0±5.8)歲;病程2~11年,平均病程(5.5±1.2)年;心功能分級:24例為Ⅱ級,26例為Ⅲ級。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參照《內科學》中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標準[2]:按照患者基礎心血管病史,如高血壓、冠心病等;運動或休息時存在明顯下肢水腫、乏力、呼吸困難癥狀,伴有呼吸急促、胸腔積液、心動過速、外周水腫等體征;超聲心電圖異常、心臟雜音、心腔擴大等心臟結構及功能異常客觀證據,可據此診斷。
1.3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②心功能分級為Ⅱ~Ⅲ級;③病因診斷為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型);④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4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②合并嚴重感染者;③妊娠及哺乳期婦女;④存在出血傾向者;⑤合并嚴重心律失常者;⑥合并免疫系統疾病者;⑦不愿參與本研究,或治療依從性差,經勸說無效者。
1.5治療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西醫治療,包括呋塞米片(上海朝暉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31021074)口服,20 mg/次,1次/d;鹽酸貝那普利片(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00292)口服,5 mg/次,1次/d;酒石酸美托洛爾緩釋片(四川省瑞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84505)口服,50 mg/次,1次/d,早晨或晚上頓服。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溫陽益氣方治療,組方:炙甘草6 g,桂枝10 g,川芎10 g,澤瀉12 g,生牡蠣15 g,車前子15 g,葛根20 g,茯苓20 g,人參20 g,黃芪30 g。上述藥材用水煎制成400 mL藥汁,1劑/d,分早晚2次服用。兩組均持續治療2周。
1.6觀察指標和評定標準①心功能改善療效評定標準:以心功能分級改善≧2級,為治愈;以改善≧1級,為好轉;以未達到上述標準,為無效[3]。總有效率=治愈率+好轉率。②觀察兩組就診時、治療后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用力肺活量(FEV1/FVC)變化。

2.1兩組肺功能比較就診時,兩組FEV1、FEV1/FVC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FEV1、FEV1/FVC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變化
2.2兩組心功能改善療效比較對照組心功能改善總有效率為72.0%,研究組心功能改善總有效率分別為90.0%,研究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在臨床上較為常見。以往多采用西藥治療,常用的有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β阻滯劑、硝酸酯類藥物等。這些西藥可能導致患者出現較多的不良反應,影響依從性。中醫認為,該病屬于“怔忡”、“喘證”、“心痹”等范疇,屬于本虛標示、虛實夾雜之證。其中,本為氣虛,標為水泛、血瘀。因此,臨床上治療該病的關鍵,是溫陽益氣、活血通絡。
本研究所用溫陽益氣方藥方中,黃芪補水補氣;人參益氣安神、大補元氣;桂枝助陽益氣;桂枝與人參聯合應用,助心氣通經脈;澤瀉、茯苓、車前子通利水道、利水消腫;川芎有著較好的活血化瘀作用;生牡蠣定悸斂陽益陰;葛根生津;炙甘草調和諸藥。上述各種藥聯合應用,能發揮益氣通陽、活血利水的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表明,人參有較好的抗心律失常、改善心肌缺血、強心作用[4];茯苓能使腎臟順利排除氯、鉀、鈉等電解質,促使心臟負荷減輕[5]。而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治療中,聯合應用西藥與中醫溫陽益氣方,能發揮協同作用,增強療效,且能控制西醫藥物使用劑量,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6]。有研究發現[7]溫陽益氣方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治療中的應用,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肺功能。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心功能改善總有效率低于研究組,治療后兩組FEV1、FEV1/FVC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明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療效較好,值得臨床推廣。
[1]戴文龍,周蕓,鄭虹,等.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臨床特點[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16,14(3):258-261.
[2]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591-592.
[3]丁艷霄.溫陽益氣活血湯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腦鈉肽、細胞因子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4(26):2937-2938.
[4]魏英,余麗梅,王鈺瑩,等.人參總皂苷促進血管新生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J].中國藥理學通報,2016,32(4):559-564.
[5]王蓉,馬騰茂,劉飛,等.防己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研究進展[J]. 中國中藥雜志, 2017, 42(4):634-639.
[6]任印新,戴小華,花繼平.益氣溫陽活血利水法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N端前腦鈉肽、超敏C反應蛋白的影響[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6, 25(17):1831-1833.
[7]劉永清.益氣溫陽湯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響[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4, 23(2):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