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舞鋼公司總醫院康復科,河南 舞鋼 462500
腦卒中是一種發病率、致殘致死率均較高的神經系統疾患,隨著醫療水平提高,近年來其病死率雖有所降低,但高達70%~80%腦卒中存活者會遺留不同程度后遺癥[1]。偏癱為腦卒中后常見后遺癥,占后遺癥總發生率的40%以上,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造成極大影響[2]。筆者采用醒腦開竅針法聯合空氣壓力波治療儀應用于腦卒中后偏癱,取得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腦卒中后偏癱患者75例作為對象,分為對照組37例和觀察組38例。對照組37例,女17例,男20例,年齡46~66歲,平均年齡(58.60±7.30)歲;病程16~50 d,平均病程(42.30±5.60)d;癱瘓側:右側20例,左側17例。觀察組38例,女16例,男22例,年齡47~64歲,平均年齡(57.40±6.25)歲,病程17~52 d,平均病程(43.40±5.52)d,癱瘓側:右側20例,左側18例。兩組病程、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及排除標準納入標準:符合西醫《神經病學》[1]及中醫《中醫內科學》[3]中腦卒中診斷標準,經頭顱CT或MRI檢查確診;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癱;病情均較穩定;知曉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發病時間不足15 d者;伴有中重度感染或肝腎疾患者;合并內分泌系統或造血系統疾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重度腦水腫或昏迷者;合并嚴重意識障礙或視聽障礙者;合并惡性腫瘤者。
1.3方法對照組:采用空氣波壓力治療儀治療。取平臥位,妥善放置患肢于韓國大興產業制造的空氣波壓力治療儀(深圳普門科技有限公司,型號:Airpro-6000,序列號:P01B17700638)壓力袋套筒中,于患側上肢手掌、肩關節處粘貼1組生物波電極片,髖關節外側、足掌粘貼另1組生物波電極片,拉好套筒拉鏈。連接主機、通氣管及套筒氣囊充氣端口,開機調整初始壓力為100 mmHg,依據患者患肢適應情況2 min后逐漸調整壓力至150 mmHg。2次/d,30 min/次,治療1個月。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醒腦開竅針法治療。①取穴。主穴:內關、人中、三陰交;輔穴:尺澤、極泉、委中。②采用環球牌1.0和1.5寸毫針(1.0寸針,0.35 mm×25 mm,批號171101;1.5寸針,0.35 mm×50 mm,批號170401,蘇州針灸用品有限公司),以捻轉瀉法(雙側均以向心性捻轉)直刺內關0.5~1.0寸(行針約1 min);以雀啄法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以眼球濕潤為宜);采用提插補法直刺三陰交0.8~1.5寸(約1 min);于極泉下約1寸處直刺0.5~0.8寸(捻轉瀉法);提插瀉法直刺尺澤約1 min;左手托起下肢,右手直刺委中0.5~1.0寸(捻轉提插法)。1次/d,留針15 min,治療1個月。
1.4觀察指標①比較臨床療效。②比較兩組運動功能。采用運動功能量表(FMA)評估[4]兩組治療前及治療1個月后上下肢運動功能,上肢、下肢分別為66分、34分,評分越高則運動功能恢復越好。③比較兩組平衡力及生活能力。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及Barthel指數(BI)評估兩組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BBS、BI評分越高則平衡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越好[5,6]。
1.5評定標準[7]治療1個月后肢體腫脹未減輕,肌力分級無改善為無效;肢體腫脹有所消退,肌力分級提高1~2級為好轉;肢體腫脹完全消退,肌力提高3級及以上為顯效。總有效率=(好轉+顯效)例數/總例數×100%。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為86.84%,優于對照組59.4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治療前后上、下肢FMA評分比較治療后兩組上、下肢FMA評分較治療前有所提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治療前后BBS及BI評分比較治療后兩組BI評分、BBS評分高于治療前,觀察組BI評分、BBS評分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療效對比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上、下肢FMA評分比較 (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表3 兩組治療前后BBS及BI評分比較 (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腦卒中后偏癱是以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言語謇澀為主要特征的腦卒中后遺癥,亦是治療最棘手的后遺癥。恢復患者肢體運動功能、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為腦卒中后偏癱主要治療目標。中醫將腦卒中后偏癱歸屬于“痙證”、“筋痹”等范疇,認為其主要病機為氣虛血瘀、肝腎虧虛、竅閉神逆、神不導氣,致使肢體失養而枯廢。《景岳全書》記載:“血病而筋失所養,筋病則掉眩強直之類……血液枯燥,所以痙攣”;《醫貫》有云:“手足牽掣,口眼歪斜,乃水不榮筋,筋急而縱也”。
袁小毛等[8]研究證實空氣波壓力治療儀可減輕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患者水腫及疼痛程度,改善其上肢運動功能,療效確切。空氣波壓力治療儀治療原理類似于推拿治療,可依據患者具體病情調整治療壓力,通過規律充氣、放氣,使氣壓自遠端至近端均勻的加壓于患肢,改善患者患肢血流,促使靜脈血液及淋巴液流向近心端,提高血液灌注,消退水腫,緩解患肢組織壓力[9];此外患肢血供會在氣囊放氣時迅速增加,提高患肢血流,改善患肢組織血氧供給,加快局部代謝,增強網狀內皮細胞吞噬功能,加速病理產物代謝及排泄,消除患肢水腫,進而改善患肢功能[10]。
醒腦開竅針法是基于腦卒中后偏癱“神匿閉”之病機,在“開轉醒神”及“啟閉神匿”療法上確立,其以調治腦神為宗旨,可多層次、多靶點改善患者腦循環,保護腦細胞,促進其腦功能恢復,在針刺手法及穴位選擇上緊扣肢體運動功能障礙及精神認知障礙,通過針刺內關可達安神養心、疏通氣血之目的;人中為督脈與手足陽明經交會穴,具有開竅醒腦、泄熱通陽之作用,刺之可緩解腦組織能量代謝,保護腦細胞,改善腦功能[11];三陰交為肝、腎、脾三經交會穴,刺之可獲補腎滋陰、益腦生髓之功效;人中、內關、三陰交配以委中、尺澤等穴位,可通經脈以暢達氣血、醒腦開竅。與空氣波壓力治療儀聯合使用可發揮反效制約、異效互補之作用,共同改善患者肢體功能。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6.84%,優于對照組的59.46%(P<0.05);治療后兩組BBS評分、上下肢FMA及BI評分較治療前均有所改善,且觀察組改善優于對照組(P<0.05)。綜上所述,醒腦開竅針法聯合空氣波壓力治療腦卒中后偏癱可有效改善患者上下肢功能,提高臨床療效,值得臨床推廣。
[1]賈建平,陳生弟.神經病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175-176.
[2]趙鈦.現代偏癱治療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6:190,265.
[3]周仲瑛.中醫內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2.
[4]南登崑.康復醫學[M]. 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11-112.
[5]繆鴻石,朱鏞連.腦卒中的康復評定和治療[M]. 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165.
[6]于兌生.康復醫學評價手冊[M]. 北京:華夏出版社,1993:181.
[7]王維治.神經病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26-131.
[8]袁小毛,陳培能.空氣波壓力治療儀在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的運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5,30(15):1421-1423.
[9]李華,郭耀良,許仕海,等.空氣波壓力治療儀對偏癱患者的康復療效觀察[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6,7(15):38-40.
[10]賀文瓊.空氣波壓力治療儀在骨科的應用及護理[J].西南軍醫,2012,14(03):537-538.
[11]呂有魁,何宗寶.人中穴“醒腦開竅”作用機理的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6,22(1):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