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婦幼保健院中醫科,廣東 佛山 528200
膽汁反流性胃炎主要是由胰液、膽汁等十二指腸內容物流入胃內,導致胃黏膜出現炎癥、出血等,使胃黏膜的屏障功能減弱,導致H+彌散增加,引起胃黏膜慢性病變[1-2]。目前臨床主要采用西藥治療該疾病,增加胃動力、保護胃黏膜和促進胃黏膜的修復,其短期治療效果尚可,但長期療效不甚理想[3]。為此,筆者采用疏肝化瘀和胃湯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取得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2015年4月至2017年7月我院門診收治的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74例為研究對象,患者及其家屬均同意參加本研究。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7例。觀察組男10例,女27例,年齡40~64歲,平均年齡(54.63±4.24)歲,病程8~36個月,平均(26.63±3.87)個月;對照組男11例,女26例,年齡41~65歲,平均年齡(55.85±3.47)歲,病程7~37個月,平均(25.58±3.47)個月。兩組年齡、性別、病程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對比性。
1.2入選標準納入標準:①均符合《中國慢性胃炎共識意見》[4]中膽汁反流性胃炎的診斷標準;②無精神意識障礙;③未伴有嚴重貧血;⑤未合并感染性疾病。排除標準:①存在其他胃部疾病;②合并心功能、腎功能等嚴重臟器疾病;③患者對本研究所使用藥物不耐受;④伴有自身免疫系統疾病。
1.3方法對照組采用西藥治療,口服奧美拉唑腸溶片(湖南方盛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3295)。用法用量:每次20 mg,每日1次,晨起吞服;口服多潘立酮片(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10003)。用法用量:每次1片,每日3次,飯前15~30 min服用;鋁鎂顛茄片(山西省臨汾健民制藥廠,國藥準字H14022798)用法用量:每次2片,每日3次,飯前半小時服用。觀察組采用疏肝化瘀和胃湯治療。藥用:白芍10 g,丹參10 g,當歸10 g,半夏10 g,柴胡15 g,陳皮10 g,甘草5 g,枳殼15 g,川芎10 g,香附15 g,郁金10 g,大黃5 g,赤芍10 g,吳茱萸5 g,黃連20 g,木香10 g。隨證加減:若患者存在胃陰不足則加麥冬10 g,沙參10 g;若患者脾胃虛弱則加白術10 g,黃芪20 g,茯苓10 g。用水煎服,1劑/d,2次/d,400 mL/次,早晚服用。兩組持續治療1個月。
1.4觀察指標①比較兩組臨床治療效果。療效判定[5]。顯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與特征徹底消失,胃鏡檢查顯示胃黏膜已恢復正常,未出現膽汁反流;有效:治療后,患者臨床體征與癥狀基本消失,胃鏡檢查顯示患者胃黏膜基本恢復正常,膽汁反流減少;無效:治療后,患者臨床體征與癥狀無明顯改善,出現加重跡象;胃鏡檢查顯示其胃黏膜與膽汁反流未出現好轉。總有效=顯效率+有效率。②在治療前、治療1個月后對患者進行胃鏡檢查與組織活檢,組織染色用SP法進行,在高背景下觀察胃黏膜MTL、VIP表達情況,隨機選取不重疊的5個視野內累積光密度平均值為胃黏膜MTL與VIP表達指標。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7.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3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例(%)]
2.2兩組胃黏膜MTL與VIP水平比較治療前,觀察組與對照組胃黏膜MTL、VIP表達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胃黏膜MTL表達水平較對照組高,VIP表達水平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組別例數 MTL VIP 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3764278±1583680478±10336166153±23042133185±20912觀察組3764968±1574993768±11435?166054±2283892913±18995?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膽汁反流性胃炎是臨床較為常見的疾病,其主要臨床表現為腹脹、嘔吐、胃灼熱、胃出血等,對患者身體健康造成一定影響。在中醫學中屬于“胃脘痛”、“腹脹”等范疇,其主要病理機制為肝胃不和、氣機上逆,引起膽液隨氣機上逆于胃[6]。故中醫治療該病的原則為和胃降逆、疏肝解郁、活血化瘀。
臨床西藥治療多采用奧美拉唑腸溶片、多潘立酮片與鋁鎂顛茄片聯合使用,能夠有效減輕患者胃酸分泌,促進腸蠕動,緩解胃腸痙攣性疼痛與胃酸過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熱感等癥狀,但其療效有限。中醫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臨床經驗較豐富,其能彌補西藥治療存在的不足。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故采用疏肝化瘀和胃湯治療能提高患者臨床療效。疏肝化瘀和胃湯方中,柴胡入肝膽經,疏肝解郁,升發陽氣,透邪外出;白芍養血柔肝,加以甘草,可補肝體,緩肝急;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大黃瀉下攻積;赤芍、郁金、丹參行氣止痛,活血化瘀,進而疏肝利膽;吳茱萸降逆止嘔,散寒止痛;枳殼理氣寬中,化痰消積;當歸補血活血;木香調中導滯,行氣止痛;加用川芎、香附可增強疏肝理氣之力;半夏、陳皮和胃降逆[7]。諸藥同用,共奏疏肝和胃、清熱利濕之功,使肝氣暢、胃氣和、濕熱清而諸癥自解。以上中藥材藥理作用均與現代藥理相似,白芍能抑制平滑肌痙攣,使胃黏膜血液循環改善,加快炎癥消退;甘草能使胃酸分泌減少,保護胃黏膜;大黃能健胃,促進腸蠕動;郁金能促加快膽汁分泌;丹參能加快十二指腸排空,使膽汁淤積減少;柴胡能促細胞再生,保護胃黏膜,其與枳殼合用,能使胃平滑肌收縮增加,加快十二指腸排空[8]。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胃黏膜MTL表達水平高于對照組,VIP表達水平低于對照組。由此可見,采用疏肝化瘀和胃湯治療能改善患者胃黏膜MTL與VIP表達水平。MTL屬于興奮性神經遞質,其主要在胃腸道表達,若患者水平降低易延緩胃排空速度,減少腸蠕動,降低胃動力,其水平降低與膽汁反流性胃炎密切相關[9]。VIP能夠將神經遞質抑制,調節胃腸運動;還可以抑制腸肌張力、胃幽門括約肌以及下食管括約肌,進而使胃蛋白酶與胃酸分泌抑制,使胃排空速度減慢。以上機制可能與抑制性遞質增多以及興奮性遞質的減少,降低胃內容物清除能力,增加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機會有關;故當患者MTL表達越低,則VIP表達越高;MTL與VIP分泌紊亂易加重患者胃黏膜損傷,故檢測其表達對疾病的治療以及預后有著重要意義[10]。
綜上所述,采用疏肝化瘀和胃湯治療膽汁返流性胃炎,能抑制胃酸分泌,促進炎癥消退,減少胃黏膜損傷,可改善患者預后,臨床療效較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史桂霞.疏肝降逆和胃法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研究[J].中國醫藥導刊,2017,19(1):69-70.
[2]顧瑋,顧慶華.柴胡桂枝干姜湯加減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寒濕中阻證31例[J].河南中醫,2016,36(6):960-962.
[3]王玉富.鋁碳酸鎂聯合胃炎康膠囊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療效評價[J].中國藥業,2017,26(15):32-34.
[4]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中國慢性胃炎共識意見[J].胃腸病學,2013,18(1):24-26.
[5]Nesya Mutiara,孟靜巖.中醫藥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近況[J].天津中醫藥,2015,32(10):630-633.
[6]劉娓玉.中醫藥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臨床研究[J].中醫學報,2016,31(10):1597-1599.
[7]劉源,張立平,陳麗如,等.張立平教授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經驗[J].西部中醫藥,2015,28(6):41-42.
[8]史桂霞.疏肝降逆和胃法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研究[J].中國醫藥導刊,2017,19(1):69-70.
[9]李立勝.原發性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血清胃泌素與血漿胃動素水平的臨床觀察[J].中國基層醫藥,2015,22(23):3591-3593.
[10]韓宜哲,單兆偉,嚴湖.單兆偉教授診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經驗探析[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7,41(5):389-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