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
摘 要:環境管理中的水環境監測不僅可以為水環境保護工作提供科學依據,并且最終監測數據是否準確直接影響到有關部門的水環境保護決策,對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基于此,本文闡述了環境管理中的水環境監測要求,對環境管理中的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以及水環境保護策略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環境管理;水環境;監測要求;質量控制;措施;保護策略
環境管理中的水環境監測是水環境保護的重要手段,為了保證水環境監測數據的科學性、準確性和真實性,必須加強對環境管理中的水環境監測進行分析,從而為水環境保護提供科學依據。
一、環境管理中的水環境監測要求分析
環境管理的水環境監測過程中,為了充分發揮環境管理中的水環境監測在水環境保護中的作用,需要遵循以下要求:(1)健全完善城市水環境統一的監測管理體系。由于環境管理中的水環境監測數據的準確性與有效性是相關部門作出環境保護決策的重要依據。因此環境管理中的水環境監測重點是保障其監測質量,要求相關部門的管理人員充分認識環境管理中的水環境監測重要性,在實際的環境管理中的水環境監測過程中,相關部門的監測管理工作必須做到權責分明、各司其職,團結協作、合理分工,從而保障環境管理中的水環境監測數據的有效性,使環境管理中的水環境監測作用在城市水環境保護中得到充分發揮。(2)規范環境管理中的水環境監測標準。規范環境管理中的水環境監測標準要求是提高環境管理中的水環境監測質量的關鍵。因此相關部門需要結合當地城市實際,科學制定水環境監測的規范,從而對城市水環境保護及其治理制定科學的決策。同時及時處理各種生產生活污水,不斷調高對環境管理中的水環境監測標準的要求,從而達到保護水環境的目的。(3)選擇合適的監測儀器。當前城市水環境污染日益嚴重,但是基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其不同于國外水環境的污染,因此單純應用性能好的監測儀器,得到的監測數據不一定科學準確。為了保障環境管理中的水環境監測數據的科學性,必須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合理應用適合當地環境管理中的水環境監測儀器。
二、環境管理中的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分析
1、科學設置水環境監測點。環境管理中的水環境監測站點的合理設置直接影響最終監測數據是否具有代表性,對水環境保護決策具有重要作用。水環境監測站點的合理設置必須嚴格遵循《 環境監測規范》。同時監測點的設置必須具備代表性,要求以最少斷面代表所監測地全部的斷面,來減少工作量。此外監測點的合理設置必須有利于采樣。
2、嚴格采樣質量控制。具體表現為:第一、采樣器具必須采取相關措施達到水環境監測要求。第二、采樣儀器必須經過相關部門檢定或通過實驗室自檢,達到要求后才能使用。第三、樣品要求統一編號,反復核對確保沒有錯誤。第四、在環境管理中的水環境監測采樣過程中,每個采樣點需要采取兩份樣品,用來做為實驗時的平行樣。
3、加強樣品保存及其運輸的質量控制。主要表現為:第一、采樣瓶在樣品運輸前必須密封,特殊樣品要依據特殊要求進行保存運輸。第二、采取相關措施確保最快將樣品送到實驗室,防止水樣發生變質。第三、樣品運輸到實驗室后,必須核對水樣和采樣記錄。同時要及時做好交接記錄。第四、不同水樣需要結合相關要求進行預處理和保管。
4、嚴格實驗室內質量控制。主要包括:第一,校準曲線檢驗。一般情況下,校準曲線的斜率能夠隨著室內溫度、試劑批號和時間等外在條件的改變去變化,所以為了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在測試樣品時一定要繪制校準曲線。第二,精密度檢驗。實驗人員在進行水樣檢測時,應該每次都做空白實驗。如果空白數據不穩定,一定要及時查找原因,重新檢測。為了減少誤差可以每組實驗帶3-5個平行樣來測試。如果平行樣測定的結果比較穩定,說明數據結果安全可靠。反之,應該采用平均值進行上報。第三,平行樣測定。如果條件允許,每個樣品都應做平行樣分析用以進行對比來精確結果。也可選擇一定比例進行抽取樣品來進行平行樣測定。當同批次水樣數量較少時,一定要增加平行樣的測定率。如果有不符合要求的必須重新檢測分析。
三、環境管理中加強水環境保護的策略
環境管理中加強水環境保護的措施主要有:(1)加強污水管網的統一規劃建設。主要表現為:第一、統一規劃,切實落實規劃環評,不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規劃部予批準建設。規范城市污水管網建設,雨污分流,污水管道密閉連通,防止管網不配套,建設混亂。污水不能充分進入污水管網,雨污管道不分流,或者地表水及雨水混入污水管網,導致塵世污水處理設施不能正常運行現象產生。第二、統一管理,分工負責,細化責任,切實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嚴厲懲治違規行為,保障城市建設統一規劃,統一建設,建立良好的污水處理系統。城市排水體制分為分流制和合流制。一般新建城市、擴建新區、新建開發區及經濟條件較好的城市宜采用分流制;一些大中型城市中建成的舊城區由于歷史原因,一般為合流制,可改造截流式合流制。根據城市具體情況,同一城市的不同地區可采用不同的排水體制。污水處理系統運行中探索污水處理廠運營多元化管理、投資模式,讓城市污水處理良性健康發展。第三、采用先進處理工藝,綜合處理技術和經濟合理性。根據我國實際情況,綜合經濟、技術和環境承載能力。建立完善的城市污水處理系統。建立過程中放棄單一追求經濟效益或技術先進性模式,應綜合比較研究系統的級數和經濟合理性。保持經濟的可持續發展。(2)加強水環境的執法監管。為了從根本上提高我國的水環境質量,必須深入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和保障群眾健康環保的專項行動,對重點污染型企業加強管理和監督,使監管治污的設施正常運行,推進電鍍企業的園區管理和集中治污,建立專門針對生產鉛蓄電池企業的監管體系,控制水質環境污染的化學源頭。(3)強化水環境監測預警。建立水環境監測預警信息的共享平臺,開展水質例行監測、自動監測和藍藻水華預警工作,完善我國水質監測的相關措施,為污染治理工作提供依據和支撐,聯合水利部門和環境保護部門共同落實水環境綜合治理的評估工作。(4)減少氮排放量防止湖水富營養化。積極推進我國企業污水處理和城鎮污水處理的脫氮技術更新改造,對在建和即將建立的排氮新項目要嚴格的審批和控制。推動我國在農業方面的污染防治工作,對農作物施肥之前要進行土質測試再制定合理的比例配方,大力推進我國水生態的保護和修復工作,對濕地的生態功能和河道的生態系統進行保護,減少企業排放的氮元素融入水體造成富營養化。(5)加強城市污水污染及污水處理宣傳。當前社會經濟發展了,導致環境污染問題,環境污染消除了,又促進了經濟的快速發展,既相矛盾而又在人類生活中客觀存在。水環境不容污染,要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把保護環境作為應盡的義務和責任,還要利用可宣傳陣地廣泛宣傳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從而減少城市水環境污染。
結束語
綜上所述,環境管理中的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對于水環境保護與治理非常重要,其為保護水環境提供科學依據的同時,提高了人民生活質量,因此對環境管理中的水環境監測及保護進行分析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胡進軍.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研究[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5(10)
[2]史乃辰.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保障措施[J].環境與生活,2014(20)
[3]肖琴,王箏.水環境監測中的質量控制技術分析[J].科技展望,2015(21)
[4]何德賢.淺析河道治理與水環境保護[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