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專業發展在當今形勢下尤為重要,強化校本培訓則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最有效途徑。校長作為學校所有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更應該以領航者、策劃者、參與者等角色出現,促使教師發展,引領學校成長。
關鍵詞:農村學校;校本研修;領航者;策劃者;參與者
隨著“校本”觀念日益深入人心,校本研修已經成為教師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在全國范圍內的中小學普遍推行。《教育法》中規定,校長是學校的第一責任人,這也就是說校長也是校本研修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更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領航員。那么,校長在“校本研修”這一項工作中,怎樣充當好合適的角色?筆者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談談自己的些許體會,以期拋磚引玉:
(一) 領航者
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要想推進學校改革事業的進步,就必須要有成熟的人才支撐機制,專業化素質比較強的教師隊伍是其重要體現。而農村學校的教師基本上是以下幾種情況:一是沒有經過專業培訓的老教師多;二是新招來的青年教師知識淵博卻缺乏實踐經驗;三是所教非所學,專業不對口。這些都嚴重制約著農村學校的發展,教師的專業發展迫在眉睫。時代所需,校長必須要以領頭雁的姿勢,定準方向,選對內容,帶領教師進行校本研修,最有效的確保教師專業發展,促進學校改革成長。
(二) 設計者
如果說“領航者”是解決“做不做”的問題,那么,“設計者”就是要解決“做什么”的問題。校本研修做什么,一句話就是“以校為本”,根據學校的實情出發,以廣大師生的實際需要為依據,充分體現出校本研修的開放性、自主性、科學性。基于此,對校本研修的科學規劃,首先需要我們校長進行好兩個層面的分析:
1. 學校發展與改革需求
眾所周知,新時代教育事業的統一要求,無論各項教育保障工程達到何種水平,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的發展水平仍會存在差異性,各項資源都不會完全平衡。基于此,我們國家始終將推進教育公平,大力強調教育創新,不同的學校會根據自身的優劣勢進行差異化的教學,呈現出“各顯神通”的良性發展局面,更多的學校凸顯了自己的特色。教育大計,教師是重要引導者,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將會有力的促進學校的改革和發展。所以,將學校發展改革與教師進行有機結合,我們就需要依托日常教學中的重點方面來進行。以社會的發展為例,農村出現了很多的留守兒童,那么如何教育好這些留守兒童,就成了學校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的重中之重。校長就可以把這個問題確定為校本研修的一個主題來進行。
2. 教師專業發展與提升的需求
校本研修的主體是教師,教師的發展與學校的發展是互為因果的、同步的。如何讓教師們主動參與研修,而不是上級或領導要求教師們研修,那就是必須了解到教師們的需求。根據我的經驗,我們可以嘗試將教師的發展需求分為三個層面,分別是教育、教學、個人發展。對于教師而言,這三種需求具有一定的順序,從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知道所有教師的實際需求和殷切希望,教師隊伍中大家普遍關注的問題是什么等,我們的學校就可以針對這些方面為教師提供豐富的發展資源,以實現學校資源的優化配置。掌握了這些信息,我們才可能做到有的放矢,研民所需。但我們大部分農村學校的實際情況是:教師大部分是中老年教師,教師們或負擔沉重,或職業倦怠,我們還是要采取一系列制度來調動教師們參與的積極性,如:
1. 增強師生的自我成就感,積極構建教學創新獎勵機制,為優秀教師提供機會,進而增加教師風采展現的渠道。
2. 提高教師工作的趣味性,將中年教師設置為重點關注對象,團結師生,適當的開展師生趣味活動,增強中青年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3. 加強對所有教師的培訓,同時,要加強職業規劃水平,引導所有教師兼顧教學和專業職稱的評比,為教師的個人未來進步提供堅實保障。
這些制度從內容、策略、方式方法及校本資源等方面滿足了不同層面的教師需求,積極完成教師教學職能的轉變,突出教師的主體地位,激發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三) 參與者
校長身兼多任,既要決策又要設計,還要督促執行,最重要的還要做到身體力行參與研修。校長參與校本研修,既體現了校長對研修、對教師發展的態度,也無形中起到了引領教師發展的作用。校長在參與校本培訓的過程中,是培訓者、學習者、評價者,更是分享者。
1. 培訓者。老師在研修過程中,遇到問題時,一方面可以請教專家,一方面校長本身因為自身的素質,自己的眼界,自己接觸的層面等等,可能會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從這方面來說,校長作為學校各項工作的引領者,可以擔當校本研修的培訓者。
2. 學習者。“活到老,學到老”,要想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水平,就離不開學習。同時,學習不僅是教師自身的學習,校長的學習也會為全校教師樹立起良好的榜樣作用。也就是說,校長始終是教師進步的引領者和監督者,兩者之間的進步是同步的,又是相輔相成的,互為補充的。校長的學習榜樣作用發揮,可以通過書本、專家等多種方式來實現。學習同事是最簡單易行的模式。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亮點,校長可以在校本研修中采百花之蜜,取眾家所長,教學相長,發展自己,進而帶動教師發展自己。
3. 評價者。校長在參與研修的過程中,利用政策激勵,構建評價機制;對老師的研修方案、活動設計、過程質量進行評價;研修活動對學校發展、對學生發展方面評價,進而適時調整研修角度、方法,使校本研修真正做到研民所需,用之于民。
4. 分享者。校本研修中,大家參與了,付出了,收獲了,提高了,有收獲了,校長就要適時的擔當起分享者的角色,分享老師們的勞動成果。校長作為學校的負責人,當他對教師的典型進行宣傳的時候,不僅刻意促進部分教師的發展,還具有一定的威信力。這樣就會使校本研修事業得到多種方式的拓展,比如針對教師的課堂教學大賽等創新活動方式,同時,教師也可以針對自己的研究成果發表論文,以實現工作成果的共享。總之,通過校長的第一手分享,會對教師個人事業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教師因自己的發展成功而幸福,校長則因教師的發展成長而幸福!這樣良性循環,教師們校本研修的興趣更加濃厚,學校也會在研修中發展成長。
一個好校長可以成就一所好學校。校本研修中,校長的多重角色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愿我們更多的校長參與到校本研修中來,帶領教師發展成長,引領學校發展成長!
參考文獻:
[1]陳振國.校長在校本研修中的領導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
[2]邢玉海.校長在校本培訓中的主導作用[J].新課程研究,2009.
作者簡介:宋東博,河南省三門峽市,三門峽市陜州區店子鄉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