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想確保學生的就業問題得以妥善解決,首先就應讓其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的相關工作。基于此,本文探討了職業生涯規劃對職業學校學生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職業生涯規劃;職業學校;現實意義
當前,隨著時代的發展,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在這樣的背景下,十分有必要展開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相關工作,這樣才能在解決學生就業問題的同時滿足市場發展所需。
一、 試論職業生涯規劃對職業學校學生的現實意義
(一) 有助于學生對內職業生涯規劃形成充分的認識
在展開職業工作時,不管是生理狀況、心理狀況,還是經驗能力和知識觀念都會出現變化,而變化的過程即內職業生涯。因每個人有不同的個性,適合其的職業也存在一定差異,所以個性化是職業生涯規劃非常重要的特征,也就是不同個體,不同的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生涯規劃開始于自我認識,而自我認識涵蓋多方面內容,包括思維方式和情商智商、心理負擔和受教育程度、工作資歷經驗和身體情況、價值觀和能力高低、性格特征和愛好興趣以及特長等等。
(二) 對各項規劃因素進行明確,積極開展社會實踐
一般職業生涯規劃有職業行動評估和職業定位、職業方向和社會環境等等,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職業生涯規劃也會發生一定變化。學生在對職業生涯規劃進行制定時,需結合自身條件以及自身環境,對規劃進行調整。而作為教師,要助于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完善。提高學生綜合競爭力是規劃最重要的目標,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積極組織社會實踐活動,將規劃平臺建立起來,借助職業實習和場景模擬等方式,確保規劃目標的實現。
(三) 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開展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工作時,可激發學生的自主規劃意識,助于其將正確就業觀以及職業目標樹立起來,讓學生更加地向往今后的職業生活,從而調動自身的學習熱情,使職業能力以及職業素養得以全方位地提升,為今后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 如何發揮職業生涯規劃的作用
(一) 助于學生樹立起規劃職業生涯的意識
在規劃的過程中,要助于學生樹立起規劃職業生涯的意識。而學生在面對諸多職業時,不可盲目選擇,而應明確自身奮斗和就業目標,結合自身的興趣愛好和優勢展開綜合性的分析,將職業生涯規劃確定下來,對就業目標進行制定。與此同時,要在明確目標指導下學習專業知識,強化自身的專業修養,多多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累積經驗,提升身體素質以及心理素質,為就業夯實基礎。
(二) 科學地分析市場資源
畢業生需明確地對市場進行分析,對市場信息真偽性進行鑒別,與此同時要了解市場對人才提出的要求,并以此為著手點,提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和綜合素質。另外,學生要從長遠出發,規劃自己今后的人生,確保規劃的職業能夠發揮自身所長,以此獲得滿足感,這無論是對市場還是學生自身都是有利的。
(三) 將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體系構建起來
職業學校內部可集齊輔導員和導師、規劃職業方面工作經驗豐富的人員和學校就業指導中心以及各級領導,讓其互相配合,對學生實施職業規劃引導,并提供咨詢平臺。與此同時,為了更好地展開下一次工作,總結教訓經驗,需在完成相關工作之后展開研討會。學校應在教育整個過程當中貫徹就業指導以及咨詢。首先,針對一年級學生,需要求其對當前市場就業形勢有一個清晰的了解。第二,針對二年級學生,需要求其對自身喜歡和興趣以及優勢有一個充分的了解。最后,要給三年級多多提供相應崗位的實習機會,在學生對個人簡歷進行建立時,需實施指導,確保提供的就業信息能夠對學生就業有所幫助。
(四) 結合普遍輔導以及個性輔導
準確地講,職業規劃時期應是一年級下半學期開始,結束于二年級的下半學期,一年級的學生需要慢慢適應學校的生活,而二年級需要將合理正確的目標確立下來,并科學地對時間進行規劃。而在開展就業指導的工作時,班主任和任課教師需從兩方面著手,包括個性輔導以及普遍指導。以整體專業特點出發是普遍指導最大的優勢,其可在宏觀上分析學生的擇業之路以及升學之路,助于學生對自身脈絡進行梳理。此外,基于普遍指導,需具體對待具體的問題,通過更好的方式將學生自我規劃中的問題妥善解決。
(五) 打造一支強大的教師隊伍
教師是展開大學生生涯職業規劃的落腳點,而中職院校應打造一支強化的指導職業規劃的師資團隊。第一,要嚴格地進行選拔,選擇有實踐的職業規劃經驗的教師,讓其參與指導,并密切地對社會動態和就業形勢進行關注。第二,在建設團隊時,要加大力度實施管理以及培訓,提升教師各個方面的能力和素質,這樣不僅能夠讓其更好地展開相關的指導工作,還能夠將發展思想核心抓住。此外,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的就業素養得以提升,使其對個人規劃職業的方向進行明確。
三、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開展學生就業指導的工作過程中,要強化指導以及教育,結合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逐步改革以及創新,只有使學生的就業需求得以滿足,才能讓其更積極地參與到今后的職業中,才能夠將職業規劃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郭蕾.自我效能感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關系研究——來自河南省大學生的調查數據[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29(1):53-56.
[2]吳曉雄,劉敬芝.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對大學生自我發展作用的研究——以某“211工程”大學為例[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8(4):59-69.
[3]王鵬,張利會,朱新立等.大學生生涯阻礙知覺與職業生涯規劃水平:心理資本的作用[J].人類工效學,2017,23(4):18-23,37.
[4]薩茹拉,卜瑤華,劉雨蓓等.高校公選課“6+1”教學模式探索——以“職業生涯規劃”課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13,24(6):57-60.
作者簡介:賀成軍,重慶市,重慶市輕工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