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萌萌
摘 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企業對電氣自動化專業人才的需求逐漸增多,電氣自動化專業從職業崗位需求出發,不斷進行教學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自動化專業中有些課程理論性較強,學生學習得較為枯燥,作者從目前信息化的社會背景,學生思想活躍、易于接受新知識等特點出發,分析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提出了自動化課程教學中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以供探討和學習。
關鍵詞: 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 自動化課程 職業學校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活動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手段。近年來,教師和學生的觀念與傳統的教學觀念相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仍然沒有完全改變,教學方式仍然是傳授式的,因此,研究和改進教學方法尤為重要。另外,由于職業學校學生的學習能力普遍較低,學習方法欠缺,在學習本專業課程上出現了消極的情緒,學習效果削弱。筆者在長期的教學中總結了一些想法和做法,和大家一起探討。
一、現代企業對本專業的需求情況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企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發生變化。針對多家大中型企業人才需求的調查統計,企業對下列兩類人才需求很大:一是從事產品設計與開發的專業人才;二是應用型、技能型、技術推廣型的專業人才。尤其對具有較強動手能力的應用技術人才需求量大。同時隨著大規模和集成化的現代企業來說,對自動化技術專業人才需求量較大。
二、電氣自動化專業培養學生所需具備的能力要求
任何一所開設電氣自動化專業的學校都需要堅持專業教學計劃,必須針對職業崗位,從職業崗位能力的需要出發,完善構成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人才的三個基本能力要素,即電工電測基本能力、電子技術基本能力及電氣控制基本能力,其中電氣控制基本能力為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的核心能力。形成以能力培養為中心的課程目標和以應用技術為重點的課程內容,所以在課程教學中重要的不是講授,而是操作訓練。
三、傳統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影響
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整過教學過程由選教材、備課、課堂講授、實驗、答疑、批改作業及考試幾個環節構成。其中,課堂講授及實訓是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兩個主要環節,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黑板——教材為主線,老師講,學生被動地聽,采用的是老師“一言堂”的教學方法。每做一個實習項目,老師要演示步驟和操作方法,甚至一般用的器材都要實習指導老師準備好。學生一直觀看,結果實習報告一個模式,這種教學方式,師生感覺都比較省事,但是新時期學生在信息時期接受的信息量大,這種教學模式為刻板的章節式教學,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濃厚,阻礙了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發展,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和互動被抑制,課堂上學生容易走神或者做其他的事情,這對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技能沒有好處,這種狀況不是我們所需要的。
四、自動化課程內容的改革基本要求
首先,需要進行課程整合。專業針對學生的培養目標,對專業素質課,以崗位需求為原則進行整合,基礎理論以適用、夠用為原則。其次,需要加強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充分利用產學結合,讓學生參加生產及就業環節,完成第一崗位的職業技能和素質培養,實現從學生到職業人的過渡,畢業后可直接上崗,縮短磨合期。最后,需要完善教學計劃。逐漸加大實踐教學環節的學時,特別注重實踐教學環節:專業課的實習、實訓,課程設計,主要專業課的實際現場教學實習等。真正讓學生學到有用的且較前沿的專業技術和技能,提高學生的專業綜合素質和社會就業能力,為學生能夠畢業后就上崗提供堅實的保障。
五、多樣化的課程教學方法探索
首先,嚴格執行新的課程體系。按照行業企業對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需求,確定人才培養規格和培養方案,將企業理念融入人才培養過程之中,使專業教學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有機融合,實現畢業與就業的零距離對接,形成學校主動、行業驅動、校企互動的良性人才培養格局。其次,教學手段靈活多樣,能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重視優質教學資源和網絡信息資源的利用。在教學方法上,教師應廣泛采用“互動式”、“項目驅動式”、“案例式”、“模擬式”及“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方法。在教學手段上加強教學條件的建設,配置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設備,如教學模型、投影儀、教學錄像帶和多媒體教材等,將傳統的黑板教學變為使用先進的投影儀和視頻展示臺,使教學手段更加現代化。這樣完善多媒體教學手段,穩步提高多媒體制作和演示的水平,實現多媒體教學廣泛應用,使教學更加形象、生動,以適應時代要求,滿足學生學習需要。最后,要建立合理的學生學習評價方式。通過書面考試、觀察、問答、現場操作、提交實習報告、工件制作等,進行整體性、過程性和情境性評價。
總之,課程的改革和教學方式的改變,需要廣大教師積極探索,為培養社會所需的合格人才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鄭鴻志.發電廠電氣自動化技術的應用方案[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
[2]張軍.高職院校“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