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婚姻 重復登記 欺騙 行政行為
作者簡介:王鵬,江蘇江豪律師事務所。
中圖分類號:D923.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3.074
2003年10月1日《婚姻登記條例》施行以來,全國婚姻登記行政訴訟案件迅速增加,婚姻登記行政訴訟幾乎無一例外地表現為起訴婚姻登記機關行政行為違法。此間,受行政相對人欺騙造成行政機關重大事實認定錯誤的重復婚姻登記行為(同一對夫妻兩次登記)而導致的訴訟,其困局在于:1.該類訴訟中,婚姻登記確是行政機關作出的,故該案為行政行為的效力問題,非民事婚姻關系的效力問題,既不適用民事法律,實際也不符合《婚姻法》第十條婚姻無效和第十一條可撤銷婚姻的情形。行政機關“法無明文規定不可為”,因此,撤銷“依法”作出的婚姻登記缺乏法律依據,因此,明知有錯但該行政行為無法撤銷;2.我國現行《婚姻法》、《婚姻登記條例》等法律法規對于“婚姻登記”的效力(無效或可撤銷)和“婚姻關系”的效力(無效或可撤銷)未作區分。通常,行政法律關系中“婚姻登記”行政行為的無效(或撤銷)將直接導致民事法律關系上“婚姻關系”的無效(或撤銷),兩者一一對應。但該類案件的特殊之處在于,兩原告存在兩次婚姻登記均對應同一段婚姻關系,故其中一次行政“婚姻登記”的無效(或撤銷),但兩原告民事“婚姻關系”仍將存續。
(一)婚姻登記行政訴訟案例
張某(男,原籍江蘇)與王某(女,戶籍地上海)于2006年11月在女方王某的常住戶口所在地上海市某民政局婚姻登記處登記結婚。因當時婚姻登記信息未實現跨區域聯網,無法網上查詢外省市的婚姻登記狀況,張某的戶籍從泰州遷往上海時,夫婦二人合意在泰州市某民政局(以下簡稱“泰州民政局”)再次辦理結婚登記,留作紀念。2007年8月,張某和王某向泰州民政局提出婚姻登記申請,采取欺騙、隱瞞方式提交戶口簿(婚姻狀況一欄均顯示為未婚)等證件材料并做出未婚聲明;泰州民政局經審查相關證件、證明材料,履行告知義務等必要的法定程序后,“依法”做出婚姻登記。后張某和王某的上海結婚證均遺失,2014年(此時全國婚姻登記信息已聯網),二人在上海申請補辦結婚證時,上海市民政部門發現其在泰州也有婚姻登記并已領取結婚證,故不予補辦。張某和王某遂到泰州民政局說明辦理兩次結婚登記的情況,并申請撤銷泰州民政局做出的婚姻登記。泰州民政局收繳了二人違法在泰州辦理的結婚證,但由于法律規定、電腦權限等問題,泰州民政局一直無法將兩人第二次結婚登記的信息從全國婚姻登記信息系統中刪除,故張某和王某一直無法補辦上海結婚證。原本取得了4本結婚證,如今卻1本也沒有了,無奈之下,張某和王某只得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請求依法撤銷被告泰州民政局做出的婚姻登記。
(二)婚姻登記行為的性質以及婚姻登記機關的審查義務
婚姻登記行為是婚姻登記機關依相對人的結婚申請進行登記并出具相應證書的具體行政行為。從本質上看,其只是政府出于公益和社會管理的需要對婚姻當事人雙方的結婚意愿和婚姻行為予以確認,達到一種證明的效力和公示的效果。結婚登記行為作出并生效的關鍵是,登記時當事人雙方有締結民事婚姻法律關系的主觀真實意愿、客觀上也符合法定的結婚條件。該行為無需行政機關批準許可,屬于行政確認。
《婚姻登記條例》第七條規定:“婚姻登記機關應當對結婚登記當事人出具的證件、證明材料進行審查并詢問相關情況。對當事人符合結婚條件的,應當場予以登記,發給結婚證;”從該條可以看出,我國的婚姻登記機關對相對人提交的材料實行形式審查,而非實質審查。只要審查當事人的申報材料齊全、內容真實(無明顯偽造或瑕疵),且經審查材料、詢問當事人婚姻登記機關足以相信當事人符合結婚條件,即可準予登記。
因此,對于行政相對人故意隱瞞真實情況、作出虛假聲明導致登記錯誤的,并非行政機關履行義務不到位。本案中,由于相對人故意隱瞞欺騙,客觀上戶籍信息尚未變更為已婚 ,電腦系統也無法跨區域查詢婚姻登記狀況,被告泰州民政局無論怎樣工作細致,保證程序到位,也不可能使兩原告的婚姻登記申請免于被“依法”受理。因此,泰州民政局履行法定審查、登記義務時并無過錯。
(三)本案被告婚姻登記的法律效力
兩原告于2006年11月在上海市某民政局婚姻登記處辦理了婚姻登記并領取結婚證。自此,二人已確立法律意義上的婚姻關系,其婚姻關系受到法律保護。非經法定事由和依法定職權、程序,不得任意改變已經作出的登記結果。而被告泰州民政局2007年8月為兩原告辦理的結婚登記與上海市南匯區民政局的結婚登記既沖突,亦相重合:(1)沖突之處:自2006年11月起至2007年8月兩原告是否存在法律上的婚姻關系?上海市某民政局的結婚登記表明存在;而被告處的登記表明2007年8月后兩原告的婚姻關系才受法律保護;(2)重合之處:兩次登記均表明2006年11月前兩原告不存在法律上的民事婚姻關系,而自2007年8月起兩原告的婚姻關系由兩次婚姻登記予以確認。
從法理上講,(1)行政法學通說認為行政行為具有確定力,不受任意改變(撤銷、變更、廢止等),對于兩次登記相沖突之處,應
當認為兩原告的民事婚姻法律關系已經自2006年11月第一次結婚登記時得到確認,第二次登記不能改變第一次登記的效力;(2)由于兩次結婚登記相重合,被告做出的第二次結婚登記并沒有為兩原告設立新的權利義務關系,系對行政機關已經確認的法律關系的再度確認。因此,鑒于被告進行婚姻登記的行政確認行為:(1)與第一次婚姻登記的確定力、公定力、拘束力相沖突,未能產生效力;(2)其行為效力完全被第一次登記所覆蓋。故被告作出的行政登記實際從未產生過任何法律效力,是無效的。
(四)本案行政機關處理的困局
《婚姻登記工作暫行規范》第四十六條規定:“除受脅迫結婚之外,以任何理由請求宣告婚姻無效或者撤銷婚姻的,婚姻登記機關不予受理”。可見,我國行政法律相關內容:(1)未區分“民事”婚姻“關系”的效力與“行政”婚姻“登記的效力;(2)對婚姻登記機關(行政機關)“宣告婚姻無效”、“撤銷婚姻”的條件作了嚴格限定,只能因“受脅迫結婚”。
因此,本案兩原告向被告提出撤銷婚姻登記行為的請求不合法,作為行政機關的泰州民政局無法按其要求作出撤銷婚姻登記的行政行為,否則違法。
本案中,兩原告在被告處進行婚姻登記時,已互為配偶。《婚姻登記條例》第六條不予婚姻登記的情形(三)表述為:“一方或雙方已有配偶的”,因此,被告本應對兩原告不予婚姻登記。但由于兩原告故意欺騙、隱瞞,戶口簿顯示二人未婚等因素導致被告誤認為兩原告未婚、尚無配偶,認定重大事實錯誤。由此,被告予以兩原告婚姻登記明顯與法律規定相沖突,其登記行為應認定屬于“重大且明顯違法情形”。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七十五條:“行政行為有實施主體不具有行政主體資格或者沒有依據等重大且明顯違法情形,原告申請確認行政行為無效的,人民法院判決確認無效。”本案兩原告實際上向人民法院提出了“撤銷被告婚姻登記行為”的請求,故兩原告應將訴訟請求變更為“確認案涉行政行為無效”,則人民法院即可依法確認被告的婚姻登記行為無效,以便被告依法處理案涉婚姻登記行為。
本案最終由法院依法作出確認婚姻登記無效的判決,有力回應了被告的婚姻登記行為事實無效這一現狀。行政審判具有監督、支持依法行政的意義。被告泰州民政局工作陷入困局的情形下,海陵區人民法院的判決是對行政機關依法撤銷婚姻登記強有力的支持。
本案同時也說明:(1)婚姻“登記”作為行政行為,其效力不可等同與民事婚姻“關系”,相關婚姻登記等行政法律法規應當加以區分;(2)對于類似于本案“重大而明顯違法”的行政行為,為改變明知有錯而無法更正的現狀,經上級機關、通過法定程序確認,相關行政法律法規亦應當賦予行政機關一定的自查自糾能力。(如:婚姻登記確實存在重大而明顯違法情形的,應允許行政機關通過一定的內部程序自行撤銷或宣告無效。)
婚姻登記是最具權威性的婚姻關系公示形式,不僅保護婚姻雙方當事人,也維護第三人的權益及社會公共利益。兩原告對于嚴肅莊重的婚姻登記行為,僅憑想領取結婚證作留念的個人主觀愿望,使小聰明重復登記,存在主觀隨意性,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了諸多煩惱;其漠視法律“鉆空子”的行為也浪費了國家的司法資源和行政資源,擾亂了行政機關的正常運行秩序,給合法合理行使職權的被告帶來困擾,增加工作負擔想辦法撤銷錯誤登記的同時,績效考核受到影響。故無論于己于人,兩原告的行為均不可取,應引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