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的普及,上大學已非難以觸及,很多人追求在有限的時間里完成更高效的學習,于是第二學歷在各大院校中十分火爆。能在本科階段獲得雙學位證書,其時間和金錢投入的確物有所值。本文立足于雙學位的學習過程,以輔修對外漢語對英語師范專業為例,淺談本科教育中第二學歷對大學生的促進意義。
關鍵詞:本科教育;雙學位;促進意義
一、 前言
現如今各大高校開展針對本科生的第二學歷學習工程,對發揮綜合性大學學科優勢、探索跨學科教學模式、促進復合型人才培養有極大意義。這一項教學改革措施,有助于培養一批知識面寬、跨學科的專門人才。結合這一項目的現實情況,第二學歷的開展在輔助大學生原專業學習的同時,豐富了其課余生活,提高了大學生的思維活躍度,并為大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未來發展方向及畢業優惠待遇。
二、 形成學科間的交叉
在學科發展中,交叉學科產生的現象逐漸產生并發展起來,比如法律和會計專業的交叉形成法務會計、地理學和計算機技術的交叉形成地理信息專業。社會的發展需要交叉學科并以此為基礎。在大學階段,隨著理論方法的成熟、現實問題復雜化以及自身知識體系的完善,學習第二學歷可以促進自身知識體系中交叉學科的形成。
以對外漢語與英語師范的學科交叉為例,這種學科交叉屬于學科間的“近距離”交叉,簡單地說就是一類學科間的交叉。從兩個專業的性質上來看:對外漢語專業側重的是學習文化差異,比較研究,從而達到以其他語言為母語的國家的人為對象的漢語教學的目的;而英語師范專業的學習重點是英語語言基礎知識、使用計算機進行英語文字處理并通過教育學、心理學教育理論的學習和教育實習環節形成教師素養,從而達到英語教學的目的。那么,當英語師范專業的學生想要研究中西方文化對比時,在只利用本專業所學習的相關知識的情況下,也許只能想到從文學角度研究;但加之二學歷對外漢語所學知識后,他的研究可以豐富到西方禮儀、文化的對比等等。
當某一個學科的研究方向和現實問題難以僅用本學科的知識解決,學科界限成為學科進一步發展的桎梏。選擇第二學歷可以沖破這一阻礙,在自己的知識體系中形成交叉學科,有利于融合不同學科的范式,推動以往被忽視的領域研究,打破了專業化的學科思維壟斷現象。
三、 啟發發散性思維方式
每個學科都有其思維模式,學習兩種專業,就相當是研究不同學科背景的人員利用學科之間的相關性,使學科之間知識對流、模式互鑒,靠交流促進問題的解決。我們進行第二學歷的學習,可以開拓思維,觸發心中的靈感,產生頓悟,從而擺脫固有思維模式,實現思維的創新。
舉例來說,在學習英語過程中,翻譯是一門必修課。很多時候因思維方式的局限,我們套用漢語的規則,而在英語交際中出現不合乎規范的畸形英語。比如說翻譯中文“我想我不行”,按漢語習慣譯出的是“I think I cant”,這顯然是不對的;但在學習了對外漢語的探索西方的課程后,也許我們能夠翻出“I dont think I can”。質的飛躍是由于我們理解了中英思維的本質區別,在深入研究了兩種思維的區別之后,我們在學習上就能夠從新的視角上去觀察和研究學科的內在規律,以便我們鍛煉思維、激發學科興趣。
四、 培養復合型人才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到2020年我國要進入人力資源強國行列,提出要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明確要求,堅持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而本科第二學歷是為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滿足從業人員拓寬知識、專業領域的要求而舉辦的成人繼續教育,可以說第二學歷的開展響應了深化改革的課程,建立起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機制。
以英語師范專業的學生為例,教師是十分具有社會影響力的職業,因而不僅僅只能擁有英語和教育學知識,而同樣需要復合型人才。在選擇了對外漢語第二學歷后,我們能夠跳出“中小學”這樣的小背景,領略“教育”在國際上的豐富形式;在西方非理性思潮中學會用真實的情感譜寫自己的思想、理念;在依托學科優勢,以自我個性發展為載體,實踐多樣化的教育模式??傊?,在大學期間攻讀第二專業,能夠使大學生在完成主修專業課程的基礎上,鍛煉思維方式、培養實踐能力、發展創新精神,最終塑造優秀的現代復合型、應用型人才,這契合我國教育改革方案、利于個人發展。
五、 畢業后獲得更好發展方向
據調查顯示,2015年的畢業生人數再次突破700萬并達到749萬。在畢業生人數每年直線上升的大背景下,“就業難”似乎理所應當,就業形勢用“沒有最難,只有更難”毫不夸張。另外,人事部的一項統計顯示,2015年大學生需求量下降了22%,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將更為嚴峻。然而同時,一個現象在大學里漸漸出現:部分本科在校生,或是因高考時不能選擇感興趣的專業,或是為了彌補專業弱勢,在國家教育改革政策的引領下進行第二學歷學習。對此,知識的寬度和廣度也可能決定著未來的出路,多一個技能對以后發展也將是影響巨大的。
這便是因為經過第二學歷的學習無論是知識面、學習潛力還是思維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被肯定的。對大學生自身而言,當以后事業做到一定階段時,雙學位會有一些我們想不到的用處的。靈動性的專業,涉及內容廣,因而隨著自身的需求可上升空間很大,應用性強。與此同時,不僅僅是就業廣度得到提高,修過第二學歷的大學生在考研方向選擇上也更有優勢。很多人選擇第二學歷跳出了原專業的局限,可以說在考研方向上為自己的興趣做了摸索。像輔修對外漢語專業的英語師范專業的學生在畢業后就業方面可選擇國際漢語教學類、英語教育類或翻譯類;在考研方面可選擇教育學、英美文學、漢語教學等等。多一個第二學歷,未來的大道將更加光明。
六、 結語
通過本科第二學歷的學習可以拓寬學生專業領域,發揮學習潛能,培養創造性思維,成為跨學科的復合型人才,增強畢業后的社會競爭力。由此可見,第二學歷對本科階段的學生意義重大,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鄭曉瑛.交叉學科的重要性及其發展[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5).
[2]李福清.淺議交叉學科對高校學科設置及研究生培養的影響[EB/OL].2011,(12).
[3]葉莉.培養學生英語思維方式,減少中式英語[D].西南大學,2008.
作者簡介:丁一楓,江蘇省徐州市,江蘇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