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育高考不僅與學生個人前途相關,同時也關系到我國體育事業的平穩發展,近年來運動訓練方法越來越科學化、專業化,相關技術理論也在創新發展,傳統訓練方法顯示出了一系列弊端,因此引進并創新訓練方法很有必要。本文主要運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及數據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著重分析對于體育生來說核心力量訓練對于四項成績有何影響,旨在為以后體育生高考體育加試中獲得良好成績提供理論支撐,同時不斷豐富現有訓練方法及手段,更好的為我國體育高考訓練服務。
關鍵詞:核心力量訓練;體育生;高考;四項成績;影響
在我國整體教育體系中體育高考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我國進行專業體育人才選拔一項最直接、有效的途徑,它不僅與學生自身的個人前途直接相關,同時也與高校體育專業招生生源質量問題直接相關,更是影響著中小學體育課程的實行。早期核心力量訓練最早在康復領域中應用,近年來核心力量作為一項體能訓練手段被廣泛應用于體育項目訓練之中,獲得了非常好的訓練效果。下面主要以其對體育高考四項成績的影響為研究對象,深入分析核心力量對體育生高考四項成績到底有何影響。
一、 研究對象與方法
1. 研究對象
本次研究主要以核心力量訓練對于體育生高考四項成績有何影響為研究對象。
2. 研究方法
按照本課題研究需要,運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觀察法、實驗法對研究對象進行分析和研究。以某中學高一體育生為實驗對象,從中選擇身體素質指標、體育四項成績均無明顯統計學差異的38名學生,隨機分成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有學生19名。訓練過程中兩組學生均在同一場地訓練,均由同一人進行教授,同時訓練過程中實驗組學生在訓練內容中加入核心力量訓練的相關內容,由同一人帶領測試人員針對兩組實驗前、后利用相同的測試儀器、方法進行測試,確保所得數據真實有效。
3. 數理統計
所有數據均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進行統計分析,所得數據利用t檢驗比較兩組間差異性,觀察核心力量訓練對于四項成績的影響及效果。
二、 研究結果
1. 教練對核心力量了解程度
教練對核心力量的了解度只有13%,在總數中占27%,可見體育訓練中對核心力量訓練的重視程度不高,其中教練對核心力量認識不足是造成該結局的主要原因。
2. 對照組、實驗組基本情況比較
通過統計學軟件SPSS20.0進行t檢驗,從中篩選出身體情況差異不大的38名學生為實驗對象,從實驗結果中可以看出,兩組實驗前利用t檢驗證實基本情況差異性不大,P>0.05,可見兩組學生各項數據差異不大,可以作為實驗對象比較。
3. 對照組、實驗組百米成績比較
實驗前兩組百米成績比較差異不大,實驗組(13.78±0.13),對照組(13.77±0.31),P>0.05;實驗后兩組成績呈現出了顯著性差異,實驗組(13.54±0.22),對照組(13.70±0.09),P<0.05。
4. 對照組、實驗組鉛球成績比較
實驗前兩組鉛球成績比較差異不大,實驗組(7.88±1.01),對照組(8.17±0.73),P>0.05;實驗后兩組成績呈現出了顯著性差異,實驗組(8.99±0.66),對照組(8.34±0.94),P<0.05。
5. 對照組、實驗組立定跳遠成績比較
實驗前兩組立定跳遠成績比較差異不大,實驗組(6.66±0.24),對照組(6.53±0.29),P>0.05;實驗后兩組成績呈現出了顯著性差異,實驗組(7.59±0.51),對照組(7.13±0.32),P<0.05。
6. 對照組、實驗組八百米成績比較
實驗前兩組八百米成績比較差異不大,實驗組(2.42±0.19),對照組(2.52±0.31),P>0.05;實驗后兩組成績呈現出了顯著性差異,實驗組(2.34±0.04),對照組(2.44±0.29),P<0.05。
三、 討論
從本次研究結果來看,通過為期6個月的核心力量訓練實驗,實驗組學生訓練成績發生了很大改變,說明本次研究的課題選取——核心力量訓練,對于提升學生核心力量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通過6個月的核心力量訓練,實驗組學生在百米、鉛球以及立定三級跳遠上的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學生八百米成績均有所提高,這一項的成績上核心力量訓練并未體現出與一般訓練相比的優勢。
體育高考中百米項目對跑動過程中身體姿勢穩定控制存在很高要求,人體核心區域穩定性直接影響著百米成績,因此在核心力量訓練上應與上下肢相互配合、均衡發展;鉛球運動成績不僅受到學生掌握技術動作程度的影響,同時還受到力量、身體協調的影響,核心力量的加強不僅為投擲動作提供了力量上的支持,同時在做動作過程中還起到了穩定動作、傳導上下肢力量的作用,將所有力量均作用在一個方面,匯集于鉛球上取得優異成績;立定三級跳遠與其他三項相比單個動作騰空時間較長,只有三次跳躍完美結合才能得到好成績,因此對身體控制能力、平衡能力要求較高,在上下肢協調、騰空中身體核心區域穩定性、核心力量強弱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八百米是一項介于有氧供能、無氧供能的混合供能項目,不管是起跑還是途中跑均對身體穩定性、上下肢力量傳導性提出了較高要求,本次試驗結果顯示,八百米專項成績上核心力量的效果并不明顯高于常規訓練。
總之,在以后的訓練中應結合不同項目特點,將常規訓練、核心力量訓練二者有機集合起來,二者互為補充、相互促進,這樣才能均衡發展,獲得優異的成績。
參考文獻:
[1]王方春,李靖宇.安徽省體育教育專業高考體育加試及相關問題分析[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3(05):498-501.
[2]姚志江,吳東明.淺談訓練效率對高考體育生的重要性——以河南大學附屬中學體育生為例[J].體育世界(下旬刊),2014(02):99-100.
[3]冉彬,劉斌.核心力量訓練對體育高考生身體素質項目成績的影響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41(04):146-150.
[4]劉連山,王桂忠,王玲.優化廣東體育高考力量素質考項的迫切性研究[J].韶關學院學報,2016,37(06):58-63.
作者簡介:李樹榮,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