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發文 曹明麗
摘要:為了順利完成“生本課堂”模式下的九年級物理復習課教學,教師要通過調查和觀察,既考慮測試成績,還考慮學生的品德、性情、上課態度、學習的積極性等方面,將學生按照一定的方式分組,形成一個個群體——學習小組。分層組建學習小組的策略有三種:同組水平接近的固定式分組;同組搭配均勻的固定式分組;隱性的、靈活的、動態式的分組。各有利弊,本人建議選擇隱性分組的方式,更有利于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有利于和諧、公平的教育氛圍的形成。
關鍵詞:小組組建;因需而設;固定式分組;動態式分組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學最優化理論”說明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是選擇一種能使教師和學生在花費最少的必要時間和精力的情況下,實施最佳教學方案從而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不同的學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的學生對不同的教學內容能保持不同的注意力,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就應該采取分層教學的方法。學生又應該如何分層或分組呢?
為促進教育公平,學校不能將學生按照學習成績高低分班,各班學生均勻搭配,即各班學生個體學習水平有高有低,但整體水平相差不多。首先,教師要通過調查和觀察,掌握班級內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知識水平、特長愛好及社會環境,將學生按照一定的方式分組,形成一個個群體——學習小組。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和成員之間的互幫互學形式,充分發揮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激勵,為每個學生創造整體發展的機會。特別是學生間人際互動,利用了學生層次的差異性與合作意識,形成有利于每個成員協調發展的集體力量。
分組選擇上不單單考慮測試成績,還要考慮學生的品德、性情、上課態度、學習的積極性等方面。這樣才能保證分層教學真的有效果,才能達到分層的目的。教學中將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A類(優等生、提高層),是按較高要求(能發揮學生學習特長)進行教學的學生,基礎扎實,接受能力強,學習方法正確,成績優秀,教學中可適當“給他們自由”;B類(中等生、發展層),是按略高于基本要求進行教學的學生,基礎和智力一般,學習比較自覺,有一定的上進心,成績中等左右的學生;C類(學困生、基礎層),是按大綱基本要求進行教學的學生,是基礎、智力較差,接受能力不強,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教學中以夯實雙基為主。
在“生本課堂”六中模式下的九年級物理復習課課堂教學中,分層組建學習小組的策略有以下三種,各有利弊,本人建議選擇隱性分組的方式,更有利于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有利于和諧、公平的教育氛圍的形成。
1. 同組水平接近的固定式分組。分組方式具體是A組同為優等生,成績優秀及品德上乘;B組同為中等生,成績較好且學習態度較好;C組同為后進生,成績較差或態度有問題。可以采取兩手同抓的方法:一是“強迫式任務”,教師點名或強行布置任務,二是“誘惑式機制”,用A組的自由活動或擔任小組長等來誘惑,激勵其他兩個組進步;這種分組優劣界線明顯,優點是同組學生學習水平、學習態度、接受能力接近,符合就近發展的原則,有利于同組學生共同發展,特別有利于優等生的進一步“冒尖”。缺點是分組會受到社會關系、班級管理、學生個體身體條件等諸多因素影響,尤其會對中等偏下學生的自信心、創造性造成打擊、壓制,不利于這部分學生的健康成長。
2. 同組搭配均勻的固定式分組。分組方式具體是根據學生學習水平等,每個小組均由A、B、C三類或A、B、C、D四類學生中各一人組成,每組3至4人,各小組學生合理搭配,有優有劣,便于激發學習興趣,創設學習氛圍,培養團結拼搏的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分組優點一是各組整體水平接近,有利于各小組整體考察和競爭;二是能更好地落實互幫互助、互相學習、人人進步的合作理念,帶動作用明顯。缺點是容易養成學習成績中等偏下或學習態度不端正的學生渾水摸魚、趁機偷懶、得過且過、依賴成性、不求甚解的不良習慣。
3. 第三種分組是隱性的、靈活的、動態的,因需而設,相機而變。班主任事先要根據學生學習水平、學習態度、課堂表現、思想品德、身高、視力等因素來安排學生座位,盡量均勻搭配,并定期進行左右輪換或前后輪換。每個小組都安排一個責任心強、上進心足、積極性高的小組長。教師要時刻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變化,適時調整座位以保證各個層次學生都擁有不絕的競爭力和不滅的進取心。如此隱蔽式分層,一來可以考慮到社會關系、班級和諧、學生視聽力等因素,二來避免拿有色眼鏡看人,將學生分為三六九等,不利于學生自信心和創造性的培養。
在實際教學中,可根據所教內容的難易程度、學生的參與度和目標達成度,在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知識儲備的基礎上,采用就近發展的原則,或同桌、或前后、或四人一組、或六人及六人以上大組式分組,因需而設,隨機應變。優點是不僅能很好地落實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合作理念,還有利于培養學生在不同環境中的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更能體現教育公平、公正。缺點是不利于各小組整體考察和競爭。
總之,在九年級物理總復習課課堂教學中,為了順利完成“生本課堂”模式教學,必須要能提供有效的分組手段進行合理的分組,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效果,并且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合作氛圍中認識自我、認識伙伴、認識社會,在潛移默化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作者簡介:李發文,曹明麗,甘肅省武威市,甘肅省民勤縣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