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
摘要: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產品成本的競爭,“成本優勢”是企業的第一優勢。加強企業成本控制,有效地控制成本,能夠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每年的財務工作計劃中,成本控制是必做的重點工作,每個企業都應該予以足夠的重視,為順利完成各項經營指標,促使公司穩健、高效運營,企業應加強成本控制工作。本文從企業成本控制的目的出發,提出了企業成本控制的措施。
關鍵詞:企業控制;采購成本;策略
當前經濟形勢,以及競爭環境下制造企業在成本控制方面面臨的困境,以及解決的措施,總結了過去制造企業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成就,以及采用的方法。需要指出的是,成本控制是一個系統工程,在不同的環境和條件之下具有不同的含義,需要企業的管理者依據實際條件的變化而及時的采取相應的成本控制措施。
一、企業成本控制的目的
企業利潤=收入-成本。在收入總額處于一個恒定不變的總量的時候,降低成本是增加利潤的重要手段之一。當收入總額呈現增長趨勢的時候,控制企業成本的支出,會讓企業的利潤增長加速;而即使企業的收入總額處于下滑的趨勢,企業成本的控制也可以有效地抑制利潤的下降。成本控制管理是企業求得生存的保障。企業在抵御各種市場壓力的過程中,最有效的武器有三種:一是降低成本;二是提高產品質量;三是開發新產品。其中降低成本是企業在發展狀況一定的情況下,提高企業競爭能力的最主要手段。即使是在經濟萎縮的大環境下,也可以保持企業的競爭力。降低成本可以為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提高職工的待遇、福利等方面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成本控制是企業發展的基礎,當把企業的成本控制在同行業的最低水平或者較低水平的時候,才可以使企業建立穩定的發展基礎。成本降低可以在價格戰中贏得較大的市場份額,從而有更大的資金空間為后續產品的研發以及創新作必要的準備。
二、企業成本控制的內容
成本控制涵蓋的內容豐富而廣泛,針對不同行業、不同企業而言,成本控制所涵蓋的內容是不一樣的,側重點也是不一樣的。因此,全面認識成本控制內涵需要有計劃、有重點地從不同角度對其加以理解。
1、原材料成本控制。在制造行業中,原材料費用在成本份額中占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部分企業原材料成本甚至能達到總成本的90%,因此對原材料費用的成本控制是企業需要重點關注的對象。現實生產經營活動中影響原材料成本的因素有很多,從材料采購到生產耗費,再到庫存費用、回收利用等環節都影響著原材料的總成本。因此,在實際操作中,對原材料成本的控制一般都是從采購、庫存管理和消耗三個環節加以實施的。
2、工資費用控制。人員工資在成本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影響人工工資的主要因素是勞動生產率、物價水平,以及地區最低工資與平均工資等,實現工資增長與企業效益相匹配、減少單位產品中工資的占比,這些對于降低產品總成本都具有積極意義。一般認為,由于工資的提高具有不可逆性,控制人工工資的關鍵還在于提高勞動生產率。
3、制造費用控制。制造費用開支占制造企業生產總成本的比重較小,但由于其涉及項目繁多,包括折舊費、輔助生產費用、修理費、車間管理人員工資等,如果企業管理者忽視這一部分成本的控制,其“聚沙成塔”的效果也會給企業帶來巨大浪費,因此企業成本管理中同樣需要重視對制造費用的控制。
三、企業成本控制的措施
1、提高自動化水平
(1)提高自動化水平、提高工效,就可降低制造成本和人工成本。應用戰略成本管理的理論和方法,分析制約生產效率的關鍵工序和人工成本高的關鍵點,選用自動化程度高的數控設備及柔性生產資源,使用多技能的員工和通用性較強的設備,所有這些措施都有助于極大地提高工效、降低成本。
(2)優化工藝和工序,合理配置設備、優化流程,也可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
(3)運用信息化管理系統,提高工作效率,實現精益生產,向管理要效益。從全局和長遠利益出發,建立決策模型,評價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預測企業未來的運行狀況,決定投資策略和生產任務安排,形成生產系統的最高層次管理信息系統。
2、簡化成本構成
(1)降低采購成本。材料的消耗主要指原材料、消耗材料等物資的耗費。材料是構成產品實體的主要組成部分。由于材料費用在機械制造產品成本中占有較大的比例,一般為60%左右,因此,節約材料消耗,對降低產品成本具有重要意義。加強材料采購管理,降低采購成本,應當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首先, 要建立材料采購的各項規章制度,落實有關的文件規定,提高材料采購人員及相關人員的控制意識和素質。其次,要建立材料采購的計劃、采購、入庫、倉儲、會計結算和處理等業務規程。再次,要建立訂貨和采購的控制制度。通過建立嚴格的采購制度、建立供應商檔案和準入制度、建立價格檔案和價格評價體系,來加強訂貨環節的內部控制。
(2)控制人工成本。對人工成本實施管理,目的就在于提高人力資本的投入產出比率。而就制造型企業來說,由于產出較為一定,提高人工成本效率,最重要的就是降低人工成本。所謂降低人工成本并不是降低工人的工資福利水平,而是應減少生產過程中或勞動投入的無效部分。針對這一要求,可以利用標準成本制度,對人工成本進行全方位的控制。
(3)加強經濟核算。厲行節約,降低間接費用。要認真貫徹勤儉辦企業的方針,健全各項管理制度,明確經濟責任制。減少由于管理不善而發生的一些損失性費用,就能有效地減少車間經費,使單位產品所分攤的費用額相對降低,從而有利于降低產品成本。
3、優化工序。首先,減少工序缺陷。把有工藝缺陷的問題解決在初期階段,嚴格控制每一道工序的質量。在加工過程中,對存在質量問題的在制品不能往下道工序流轉,一經發現必須返修。對有缺陷的產品應該及時找出原因并加以解決,避免問題的掩蓋以及不良品的產出和積壓,減少返修及維修的費用,降低生產成本。其次,降低工序成本,向管理創新要效益。這其中也包括以下幾方面:加強設備管理,提高設備效率。加強質量管理,降低質量成本。加強安全管理,降低安全成本。
4、生產現場控制。首先,提高工作過程的質量。提高生產現場生產過程的質量,就可減少錯誤的發生,減少不合格品的數量以及返修工作量,縮短交貨時間,減少資源耗用,降低質量成本,從而使生產總成本下降。其次,提高勞動生產率。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可以將節約下來的人員作為其他的附加價值活動的人力資源。當勞動生產率提高時,單位產品成本中人工成本就會降低。最后,降低庫存。運用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等五種管理手段,通過對生產現場的及時清理整頓,逐步提升生產人員的素質,同時還可以采取掛牌制度,利用規章制度和工作標準的公開化、生產任務完成情況以及工作流程的圖表化,做到業務公開、管理規范,從而降低庫存,減少生產環節的積壓浪費。
在現代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企業娶提高利潤單純地靠擴大營業額已經不足以在市場上占據有利地位了,企業成本的控制已經成為利潤率的重要渠道。目前,各個領域內的企業都在千方百計地控制經營成本,成本控制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重點之一。
參考文獻:
[1]王民.淺析煤炭企業物資采購成本的影響因素及其控制措施[J].科技與生活,2014.
[2]陳婕.淺析國有企業物資采購成本的控制[J].商品與質量:消費研究,2015.
[3]周遠芬.淺析企業物資采購內部風險及成本的控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3.
[3]王靜,楊應全,趙民.物資管理中成本控制的五道關[J].鐵道標準設計,2014(0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