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重慶陶然居董事長嚴琦認為:建設美麗鄉村,先要引導年輕人返回鄉村,吸引農副企業參與美麗鄉村建設。好山好水人卻非常少。從2006年開始去農村建品牌基地,嚴琦發現農村好多房子都沒人住,“空心化”比較嚴重。鄉村振興,需要政府搭臺,企業唱戲,鄉村年輕人積極參與。政府搭臺,是把基礎設施做好,公路、水電氣、網絡這些都應該覆蓋,為返鄉年輕人提供便利的生活設施。企業唱戲,這是機遇。國家相關政策提到希望更多民營企業參與到美麗鄉村建設,將餐飲行業發展到鄉村去,建立標準化生產基地,通過訂單農業等幫助鄉村發展。鄉村振興更需要年輕人的積極參與。生活條件的便利、優秀示范區的建立,會吸引鄉村外出的年輕人返回鄉村,未來農村大有作為。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就‘三農問題作出的戰略性抉擇,是新時代農業農村工作的行動綱領,對促進廣大農村協調可持續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嚴琦說。
嚴琦認為,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所在。產業不興旺,農業農村發展缺乏可靠支撐,鄉村振興的目標就極有可能落空。在廣大鄉村地區,該發展什么樣的產業,應當因地制宜。嚴琦說,從全國總體情況看,鄉村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與農業密切相關的產業,依托當地農業優勢,構建農業全產業鏈,是農村產業發展最可行,也是最有力的抓手。
嚴琦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二屆全國青聯常委
為此,嚴琦提出按照“優中扶優、強中扶強”的原則,重點扶持帶動能力強、社會責任感強,以及與各地現有農村農業資源稟賦能夠有效對接的重點龍頭企業。鼓勵下鄉發展、留鄉發展,扎扎實實建好特色小鎮,振興鄉村。要建立并市場化運作產業引導基金。農業產業化特色小鎮建設需要大量資金持續投入,單靠政府、企業、農民都無力承擔。建議成立由各級政府牽頭,國有創投企業和社會資本支持的產業引導基金,專項用于農業產業化特色小鎮建設。
嚴琦提出要從各地遴選一批具有一定發展基礎的鄉鎮,重點建設一批農業產業化核心示范小鎮。通過向社會公開招標的方式,選擇實力強、有意愿、有品牌的餐飲龍頭企業,開展種植養殖、農副產品加工、餐飲、人力資源培訓、科研等全方位示范。并圍繞這些示范小鎮生產、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提供優質高效的物資、技術、物流、信啟等全方位服務。
鄉村振興涉及到大量基礎設施建設、環境集中連片整治等工作。嚴琦認為目前主要依靠政府投入。量大面廣,政府背負的資金壓力大。而這些建設內容主要體現公益性,難以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建議找準利益聯結點,吸引有實力的大企業或者由政府、村社、農戶、企業共同組建公司進行整村的策劃、包裝、產業謀劃等,既考慮公益建設,又突出產業發展。這種探索需要在土地整理、土地流轉、集體資產股權量化等方面有前期堅實的工作基礎作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