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崢
摘 要: 在我國廣播電視事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其傳輸技術也在不斷完善。近些年,廣播電視建設范圍不斷擴大,其技術覆蓋率也在不斷提高。基于此,進一步研究廣播電視傳播覆蓋技術體系構建,對我國廣播電視領域的建設發展,有著一定的參考與借鑒價值。
關鍵詞: 廣播電視傳輸覆蓋技術;體系;構建
引言
作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廣播電視在當今社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對廣播電視媒體的發展帶來了一定打擊,此時,積極發展數字技術,提高我國廣播電視的覆蓋率,成為了其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有效途徑。因此,積極進行廣播電視傳統覆蓋技術體的構建與開發,顯得更加迫切。
一、廣播電視傳輸覆蓋技術的三個系統
1光纖系統
光纖作為傳輸的載波和媒介,它在廣電中的作用是基礎性且重要的。光纖系統主要由五部件組成(光纖連接器、發射機、光中繼器、光接收機、無源器件),光接收機可以將光信號通過光檢測器轉化成電信號,通過加工整理后輸出,其質量是由接收機和發射機的質量決定的。相比于其他的系統,其具有信號傳輸快、容量大、體積小、抗干擾能力強、保密性強、耐腐蝕、適合遠距離傳輸等優點,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光纖連接和切斷時要特別注意,其過程復雜,技術要求較高。
2微波傳輸系統
微波傳輸和接收是目前運用最廣的通訊方式之一。微波的發展得益于無線通信,主要運用于遠距離輸送,因其特點被廣泛應用于軍事系統。微波站由五個系統組成(多路復用設備、天線、收發信機、電源設備、調制器、自動控制設備),它的抗干擾能力強、適應力強,多應用于自然環境和地理環境復雜的地區(比如山區、海面、火災、地震)。當然,它也有不足的地方,如衍射能力差、穿透力差等。所以,在進行該系統搭建時,一定要做好科學規劃。
3衛星傳輸系統
衛星傳輸系統由四部分組成(星載轉發器、上行發射站、地球接收站、測控站)能夠對信號進行細致處理,有效傳遞廣播電視信號,它的信息傳播量大、速度快、性能好、調整靈活方便,但是抗干擾能力不足,容易受外界影響,如天氣、風向等。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衛星系統會進一步得到完善,增強其傳輸信號的質量。
二、廣播電視覆蓋技術體系的構建
1有線電視技術
有線電視技術的出現為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做出了很少的貢獻,同時也推動了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有線電視技術,之所以能夠取得現代的發展成果,是因為其具有一些傳統傳輸技術所沒有的獨特優點,而這些優點正是傳統傳輸技術的弱勢。首先,有線電機技術是一種不占空間頻譜資源的技術;其次是其不僅具有傳輸信息質量好的優點,并且傳輸的信息量也很大,同時其能夠提供交互式服務;最重要的是其能夠實現廣播電視的共纜傳輸,節約資源的同時降低信息的傳播誤差。在現代社會,有線電視技術是廣播電視傳輸技術的一個重點發展方向。
(1)傳統的廣播電視傳輸技術,是依靠網絡將模擬電視信號進行傳輸,在經過多年的發展之后,已經變成很成熟的技術。有線電視系統經過多年的發展,從開始的共用天線系統到后來的300兆、750兆系統等的幾次升級之后,所傳輸的節目個數也逐漸的增多,其網絡也逐漸變成HFC,也就是光纜電纜混合網。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HFC經過多次的建設之后,最終實現到現在的光纜到家的模式,這模式也被稱為是FTTH。
(2)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經濟不斷技術,信息技術的跨越式發展,傳統有線電視技術逐漸的發展成為有線電視寬帶綜合服務網,之所以叫做綜合服務網,是因為其能夠將多樣的信息進行傳遞,并且服務網中包含了多樣的內容,可以實現多種信息共同并存傳播,可以包括模擬電視、語音等信號,這些信號既可以單向廣播,也可以實現雙向廣播通信。這種服務網具有如下特點和優勢:第一點是其能夠將模擬信號與數字信號進行整合,使得兩者能夠并存,進而符合現代社會的要求,不論是模擬電視還是數字化電視都能夠收到節目信息。第二個是能夠實現光纜和電纜的并存,符合社會的發展需求。第三個是實現信號的分配和交換并存,進而做到電視廣播與通信共存。
2無線發射技術
所謂無線發射技術,就是電視發射機工作時,將電視信號發射的整個過程。這時候所使用的波段主要有米波波段和分米波波段。其中,第一個波段中含有12個頻道,也就是第1-12頻道;第二個波段,含有56個頻道,即第13-68頻道,在這里面包含著電視專用頻道和其他頻道。這種傳播技術中,其波段的傳播與調頻廣播類似,都是將視距傳播和直線傳播作為主要的傳播載體,因為電視所展示出來的是圖像,是由調幅調制,所以,這時候發射圖像的功率與伴音的功率之間存在倍數關系,這樣才可以使得展示在用戶眼前的電視節目配音和圖像之間相吻合。
在電視業不斷的發展的帶動下,電視發射技術也在進行著質的變化,原本傳統的電子管電視發射機已經不再適合現代社會,這種裝置被調管發射機等新的裝置所取代。在電視發射技術不斷發展進步的過程中,計算機技術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通過將計算機引入到其中,能夠實現對數據的自動監聽和記錄。電視發射機的未來發展方向將會是實現“四遙”功能,即遙控、遙信、遙測和遙調
3衛星電視技術
衛星廣播電視系統,首先將在距離地球35800公里甚至更遠處的衛星上,轉載上具有轉發功能的裝置以及天線系統,然后,在接收到來自地面衛星的廣播信號之后,可以將這些信號進行轉發,使得這些信息直接返回到地面,可以到達地面上的很多地區,這樣將廣播電視在全球覆蓋的技術是新時代的科技創新技術。基本這樣的一個靜止衛星轉發的信息能夠將地球的1/3的面積覆蓋住,只要是覆蓋區域內部的用戶們,就可以直接收聽到電視廣播節目,這為廣大的用戶提供了方便。在我國,衛星廣播電視技術,主要具有這樣幾個比較突出的特點:一是這種衛星技術可以傳播多樣的信息,使得其信息傳播功能得到開發;二是中技術中所使用的Ku波段技術已經日漸發展成熟;三是這種信息傳播是一種數字的傳播,傳統那種擬數字技術已經被淘汰。現在,我國的多數節目都是通過這種數字形式進行傳播,這種傳播技術的質量和效果都很好,并且衛星電視技術還逐漸向直播方向進軍發展。
在我國,現行的衛星電視管理規定中,普通電視使用用戶,不具有直接接收衛星電視節目的權利,因為衛星電視存在的意義在于為各種發射臺和電視系統提供信號源。
4微波中繼技術
所謂微波就是波長在1米至1毫米之內的電磁波。微波具有很多的優點,這些優點使得微波能夠作為良好的通訊手段,首先微波具有固定的頻帶寬,有助于信息大量傳輸,同時其還具有較高的傳訊質量,其最突出的優點是抗干擾性比較強。微波進行信息傳播的時候都是直線傳輸,在進行一些遠距離信息傳輸的時候,可以使用微波中繼技術,就是在傳輸的里程中,每隔50-60公里就設置一個中繼站,這個中繼站能夠將微波信息進行收轉。設置一個微波中繼站收轉微波信號。微波在未來必將成為廣播電視傳輸的一種補充手段。
結束語
構建廣播電視覆蓋體系,提升其覆蓋技術水平,不斷優化廣播電視傳播途徑,是當前廣播電視媒體發展的有效途徑。建立在覆蓋技術基礎上的廣播電視新聞體系,能夠實現更廣泛距離的信息傳播,滿足當代人對信息傳輸高效、高質、高速的要求,進一步樹立廣播電視品牌形象,為其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姜文波,馮景鋒,曹志.中國廣播電視傳輸覆蓋技術體系[J].電視技術,2014(17):18-21.
[2]蔡偉.我國廣播電視傳輸覆蓋技術體系的構建[J].通訊世界,2015(22):35.
[3]曾慧穎.我國廣播電視傳輸覆蓋技術體系的構建[J].電子制作,2015(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