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理念的提出與實施,使得當前的小學體育教學中暴露出諸多不足,體育教師既是改革的踐行者,也是改革成敗的影響因素,發揮的重要作用值得關注。本文從“明確教學要求,樹立清晰目標”“革新教學觀念,關注學生感受”“創新教學方法,轉變教學模式”三個方面進行講述。著重探討了當前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的途徑,希望可為相關學校推進體育課程改革帶去啟示。
關鍵詞:體育;教學;改革;途徑
現階段,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不足體現在觀念陳舊、教法滯后、開展形式單一等多個方面,教學效果很不理想,無法真正實現素質教育。針對上述情況,在推行體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就要注意從觀念、教法的創新入手,逐步實現教學模式的全面改善。
一、 明確教學要求,樹立清晰目標
體育課分為課內教學、課外活動兩個部分,前者的主要任務在于傳授知識,后者的任務則以鞏固知識為主,在開展的過程中需借助相應的活動形式來促使學生加強鍛煉。結合新課程理念來講,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通過組織學生鍛煉、開展活動等方式,增強他們的身體素質,使他們具有更好的環境適應能力、抗壓能力和恢復能力。第二,通過知識傳授以及適時指導幫助學生掌握運動技能,進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第三,課內教學中應注意向學生普及一些常識,使他們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識。第四,借助活動及教學的機會,培養學生的社會情感及民主意識、競爭意識,使其具備一定的自我完善能力。上述要求的落實需要教師充分發揮創造性及能動性,并給予學生充分尊重,這就要求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貫徹新課程理念的要求,并始終以教學目標作為行動指導。
二、 革新教學觀念,關注學生感受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決定著教學組織形式,而教學組織形式則直接影響著學生態度。所以,要想實現體育教學的全面改善,就必須要關注教師的作用。教師行為受觀念的支配,只有其形成科學的教學觀念,其行為才會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觀念的革新是體育教學改革的一大重點,對改革成效有著顯著影響,這是因為:教師所秉持的教學觀念對其行為有著主導作用,同時也決定著教師對學生提出的要求,在觀念陳舊的情況下,教師在教學中采取的教法以及運用的手段、教學內容都會相對比較滯后。所以,現實中學校必須要通過各種方式來轉變體育教師的觀念,并借助培訓等方式,使他們深入了解新課標的要求,為他們教學思路的調整指明方向。當前,體育教學中的一個普遍現象是:教師大多對技能訓練十分重視,對于理論教育,則認為是可有可無的環節。這種情況使得教師在安排教學內容的時候十分隨意,對學生意愿關注得比較少,學生進行的運動也往往是跑步等較為枯燥的類型,久而久之學生對于體育課的認識便會發生變化,覺得這是一門非常沒有意思的學科,學習的積極性也會大幅下降。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必須要沖出傳統觀念的束縛,正視學生態度對教學的影響,并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通過豐富活動形式與鍛煉項目等方式,來使學生重新燃起學習體育的熱情。
三、 創新教學方法,轉變教學模式
1. 培養樂趣,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為了避免傳統教法弊端,教師應注意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使他們產生參與感。具體實踐中,教師可嘗試使學生參與到活動設計以及評價中,使其從參與當中感受到樂趣,進而愿意配合教學。這樣做不僅可以有效防止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出現跑神問題,還能夠增強他們對體育鍛煉的興趣,促進他們鍛煉積極性的提高。但同時也必須明確,小學生畢竟能力有限,在鼓勵他們參與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進行引導,并在必要的時候提供幫助,以保證學生能夠在自由、輕松的氛圍中完成鍛煉及學習任務。
2. 尊重個性,留有自由發展空間
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尊重學生個性,正視個體差異,并采取與此相適應的教學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在體育教學實踐中關注學生興趣及需要的差異,為學生成長為各具特色的人才奠定基礎。為此,教師就要對學生實施個性教育,根據學生特點確定教學內容,同時,對于學生的個性需求,也應在可行的前提下盡量滿足;對于學生的行為,應適當放寬要求,為其自由發展留下一定空間。在安排課程內容的時候,教師應以教材為依據,設計可行的實施方案,在此基礎上,教師也可引導學生圍繞該方案展開討論,并鼓勵學生指出不足或者提出改進意見。這樣做能夠使學生產生一種被重視感,有助于增強他們學習的動力。而對于教師來講,上述做法則可以起到彌補不足及查漏補缺的作用,有助于提升教學計劃的科學性。
3. 遵循原則,增強學生學習動力
教師評價影響著學生對一門課的態度,如果評價方式不當,學生就會因為對教師心存不滿或者積極性受到打擊而出現學習熱情消退的現象。為了避免評價給學生帶來不良影響,建議教師在課內教學及課外活動中都按照“激勵為主、引導為輔”的原則來評價學生。小學生總是喜歡得到老師的表揚,有時候教師無意之間的一句話,就可能改變其對一件事情的看法。所以,教師在評價學生鍛煉效果以及活動表現的時候,應充分考慮小學生心理,通過表揚來增強其學習動力。為此,教師在課堂上就要注意多觀察,以便能夠抓住時機表揚學生,增強其學習信心。
總而言之,小學體育教學改革需要一個較長的周期,不可能在一夕之間就實現。在推行改革的過程中,教師、學生均是關鍵要素,尤其是教師,必須要在明確新課程理念要求的前提下,以體育教學目標為指導,認真踐行教學改革要求,將素質教育落到實處。結合實際來講,現階段我國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的實現必須以革新觀念為基礎、創新教法為保障,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體育教學模式的創新轉變,新課程理念才能真正貫徹到教學實踐當中。
參考文獻:
[1]岑雅.用靈活多變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J].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16,(31):95-95.
[2]梅其先.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未來英才,2016(15):72-72.
[3]何龍.新課標下農村小學體育教師如何使課堂具有實效性[J].未來英才,2016(12):84-84.
作者簡介:
楊斌,江蘇省昆山市,昆山周市華城美地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