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
摘 要:打造高效的文言文課堂是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的重要內容,要引起各位老師的足夠重視。教學時老師要從文言文應用價值出發,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文言文的現實意義;要加強閱讀訓練,讓學生在品讀和賞析中感受文言文語句的工整之美;運用多媒體教學,增進課堂趣味性以及抓住教學關鍵內容,明確教學目標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文言文;意義;教學策略
學習文言文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古代社會和了解民族發展,可以促進學生增加民族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可以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更好地學習和掌握現代漢語。實際教學中許多學生不喜歡學習文言文,課堂上提不起興致。學習基礎也不牢固,許多常見常考的字詞理解依然掌握不了。仔細想想,造成學生討厭文言文和文言文水平差的原因跟我們的課堂教學密切相關。有些學生上課比較散漫、聽課不認真,有的老師上課缺乏激情、課堂沒有重點,另外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學習較為被動,懶于自主思考。這些因素明顯阻礙了文言文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影響了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為了突破現狀,筆者認為文言文教學要攻堅克難,努力提升老師教學水平,打造高效文言文課堂。
一、要明確學習文言文的現實意義
許多學生費解我們現代社會已經不使用文言文了,學習還有什么作用呢,因此會產生一種抵觸心理,再加上文言文意思較難理解,會慢慢減弱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不多加正確的引導,為學生學習文言文做好鋪墊工作,不利于接下來的學習,因此,老師要將學習文言文的價值告訴學生,激發他們愿意學習文言文的動力。首先是文言文的文化價值,中華五千年的歷史依靠文言文得到完整的保存。比如《春秋》《史記》《漢書》和《二十五史》等,保留了我國獨特的歷史文化,為我們研究中國歷史提供了有力依據,輕視文言文學習將導致民族文化記憶的缺失,不能領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學生了解學習文言文的意義后,促進學生及時調整學習心態,為打造高效課堂奠定基礎。
二、加強閱讀訓練,體會語言之美
語文課堂上少不了閱讀,尤其是文言文課堂,閱讀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感,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實際教學中確實如此。在讀的過程中,學生能慢慢體會到文言文的語言之美,領略作者表達的思想情感,最重要的是學生能產生自己獨到的領悟,這對學生將來的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就是教育學上講的“遷移作用”。比如,學習《桃花源記》一文時,筆者一開始并沒有按照傳統模式讓學生逐字逐句地翻譯,那樣會把整篇課文肢解成很多部分,破壞文章整體的美感。而是讓學生細讀課文,嘗試畫出自己認為優美的句子,多讀幾遍,想象出畫面美和意境美,并嘗試用自己的話說出大概意思。相對來說這篇文章語言較容易理解,韻律工整,讀起來朗朗上口,恰好可以用來鍛煉學生的自主理解和學習能力。有的學生畫出了“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有的學生畫的“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還有的找出了“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并且用自己的話總結概括了文段的意思,達到了教學目的。
三、要用多媒體創設文言文學習情境
多媒體教學的應用給語文課堂注入了一股新鮮血液,也方便了老師對教學內容的設計,可以通過符合文本內容的視頻、圖片和音樂來豐富課堂內容,營造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煥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然而多媒體的應用要合理恰當,過分依賴多媒體而輕視板書的設計容易使教學模式單一化,使得學生興趣逐漸減弱。老師也有懶惰心理,容易對著PPT照讀,缺乏與學生眼神和語言的交流。選擇應用多媒體要合情合理,比如,學習《岳陽樓記》時,筆者下載了幾張岳陽樓的圖片,以及一些介紹資料,讓學生對岳陽樓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更深刻的認識,看到名勝古跡能促進學生產生更濃厚的學習興趣。類似的還有學習《觀潮》一課,生長在西部少雨氣候地區的學生很少看到河流,更別說親眼見過如此宏偉的漲潮,他們很難想象出錢塘江漲潮的氣勢,如果結合一些視頻教學,讓學生感受錢塘江漲潮的真實場景,就能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增添閱讀課文的樂趣。
四、要貫穿文言文教學的目標主線
高效課堂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整節課圍繞教學目標展開,有擴有收,始終確保一根主線貫穿課堂,讓學生的思維隨著主線跳動,但范圍有度,才保證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如果學生聯想過于豐富,從一件事衍生出許多事,則掩蓋了課堂主線,讓學生感受不到本節課的重點,說說聊聊一節課就過去了,浪費了很多時間。比如,學習《狼》時,課堂上學生反應熱烈,關于狼的話題交流個不停,后來由于屠戶殺了狼,有的學生站起來反駁“我們要保護野生動物,不應該殺狼,野生動物也是生命,我們沒有權利剝奪它們的生命,我為屠戶的行為感到慚愧”。接下來有的學生持反對意見,有的學生持贊成意見,雙方討論不止。偏離了教學主線,然而老師沒有及時制止,將學生拉回本文要批判“像狼一樣狡猾的人應當得到懲罰”的主旨。課堂結束也沒有完成相應的任務,實在值得老師好好反思。沒必要的擴展要適當制止,要控制合理的擴展區間,保證課堂的主線清晰明了,實現高效課堂。
總之,教師要多措并舉,讓學生喜歡上文言文,喜歡讀文言文,自己嘗試用文言文的形式來表情達意,逐步提高學生的文言文理解和應用水平,讓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在中學生的心里生根發芽,開出燦爛的古代文明之花。
參考文獻:
徐德強.新課標下文言文教學的思考[J].湖北:語文教學與研究,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