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軍軍
摘 要: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用其與別人交流,但目前多數學生學的皆是“啞巴英語”,很少開口與別人交流。針對農村學生英語基礎薄弱、學習積極性不高、口語教學很難達到預期教學目標的現狀,從自身教學實際出發,簡要分析目前農村小學英語口語教學面臨的問題及成因。
關鍵詞:農村;小學英語;口語教學
學生學習口語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環節,學好英語并善于表達,會讓他們受益終生。但目前,農村小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不高,鑒于此,英語教育工作者應該分析目前農村小學英語口語教學面臨的問題,并總結出具體原因,為調整教學策略做基本準備工作。
一、當前農村小學英語口語教學中面臨的問題
1.英語口語教學資源不足
首先,當前農村地區普遍認為英語不太重要,尤其是小學英語,更不用提教師對口語的態度。多數教師認為只需教給學生單詞的發音即可,其余時間可用來學習其他科目的知識,這就使得英語的學習時間大大被壓縮。
其次,農村英語口語教學的資源匱乏,多數時候,教師與學生只是單純依靠教材來學習。這樣的話,可供學生參考的范例就很少,學生也難以在短時間內記住與從小就接觸的漢語不同的語言,另外,農村中的學生家長多數對英語一竅不通,且目前大部分農村學生都是留守兒童,年邁的爺爺奶奶更不可能和他們一起進行口語對話練習。
另外,小學英語的排課量較少。小學時期的英語科目還未被列為主要科目,因此,學生每個星期接觸英語的機會極少,他們就很難有大量的時間去練習英語口語。
2.沒有真實的語言環境
適當的英語語言環境能有效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能力以及口語表達能力,但目前,農村缺乏這種環境。
首先,農村學生很難接觸到說英語的人,這就使得他們無法直觀感受到比較地道的英語表達,也就會限制他們的思維,且學生沒有機會與外國人進行交流,也就無法將英語運用到生活中去,這對提升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非常不利。
其次,由于排課量較少,學生也缺乏學習英語知識的課堂。且目前多數小學英語教師的發音不太標準,學生在此環境下學習到的英語口語也不標準。
3.學生羞于表達
由于生活環境的限制,在農村生活的小學生比較害羞,也不太善于表達自己的感情。這就使得學生羞于在課堂上發言或者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有很多,但跟學生的生存環境以及自身的性格原因有關。多數學生在課堂上非常靦腆,導致他們失去了可以在一個好的學習氛圍中表達的機會。在課下,多數學生可能因為自己的發音問題,不愿意說英語。于是,多數農村學生學的是“啞巴英語”,只知道單詞的意思以及用法,但不知道如何去讀,如何去表達。
二、農村小學口語教學出現問題的原因
1.硬件設施跟不上
當前,農村學校多媒體設施以及教學設備不太齊全,致使教學方式單一,也使得學生對英語課程的興致不高。
首先,多數英語教學資源還未對外開放,這就給教師尋找資源增加了不小的難度。多數教師自身的口語水平不高,對教學資源的依賴較大,當無法尋找到相應的教學資源時,就會對他們的教學帶來不小的障礙。
其次,教學設備不完善。目前農村地區的英語教學主要依賴的還是錄音機播放磁帶,只是單純讓學生聽課文,甚至有的地區連錄音機都沒有,學生就難以接觸到標準的、真實的英語,這對提升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極為不利。
最后,多數家長認為小學時期的英語不重要,學生沒有必要花費大量金錢與時間。但事實上,想要提高英語水平,必要的英語工具不可缺少。但鑒于家長如此認知,給學生學習英語帶來很大困難。
2.英語教學師資力量薄弱
教師在學生的英語教學中占據著重要地位,能說一口地道英語的教師,才能教給學生正確的發音,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但目前,農村地區英語教師資源缺乏。
首先,農村相對于城市來說還是有很多不便之處,多數教師會選擇生活便利的城市而非農村,因此,農村的英語教師數量就會嚴重不足。
其次,當下一些英語教師本身的業務水平也不是很高,英語發音并不標準,這就會給小學生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而這些影響可能會持續到初中,甚至高中。
最后,國家對教師的扶植力度不大,讓年輕教師失去了到農村地區教學的意愿。且多數學校對英語科目的重視程度不夠,排課量少,主要科目的教師也喜歡占用英語課的時間,這就讓多數英語教師沒有存在感,這對小學英語教學極為不利。
以上是農村地區小學英語口語教學中出現問題的原因,當地政府、學校以及英語教師本人應該仔細分析原因,并從中找出具體的解決方案,以期給學生提供良好的英語口語學習環境。
口語表達是學習英語的重要目的之一,英語作為與人交流的重要媒介之一,學生必須從小便開始培養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這會讓他們受益終生。因此,教師應善于總結在口語教學中面臨的問題及其成因,并探索出具體的教學方案,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水平。
參考文獻:
[1]鄭靈巧.談農村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培養的探索[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4.
[2]李桃英.目前農村小學英語口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青年文學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