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興明
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加強德育教育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該開拓創新,多方位多途徑實施德育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只要教師充分意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千方百計開展德育教育,則定能達到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目的。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滲透德育;教育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加強德育教育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該開拓創新,多方位多途徑實施德育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只要教師充分意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千方百計開展德育教育,則定能達到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目的。
1充分認識高中物理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價值
高中生的思想道德現狀迫切要求學科教學加強德育滲透。當前高中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并不佳。一些高中生在學習上產生厭煩心理,經常泡網絡,逃課,甚至有的走上犯罪之路。當然,導致這些高中生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及社會因素,也存在學校因素。許多高中及家庭重視學生的應試教育,而忽視了學生的德育教育。其實,在高中學科教育過程中應該注重德育教育的滲透,在傳授學生學科知識的同時,應該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
《中學德育大綱》和新課程標準對高中物理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提出了明確要求。教育部出臺的《中學德育大綱》已經明確指出:德育就是對學生實施政治、思想、道德與心理品質等方面的教育。
2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2.1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科學嚴謹、實事求是的精神
生活中處處有物理,物理來源于生活。在課堂教學中,我經常列舉生活中的相關物理現象,動手完成一些小實驗進行輔助教學,極大的激發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通過觀察實驗,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如:自由落體運動中,我取兩張完全相同的紙張,將其中一張揉成紙團,然后讓它們從同一高度自由下落進行實驗,從而駁斥了亞里士多德關于重的物體下落得快的錯誤觀點。過去,在一些分組實驗,有些同學為了追求完美,不顧實驗事實,拼湊數據、弄虛作假。經過一段時間的潛移默化,這些同學漸漸地能夠實事求是的進行實驗了。
2.2用物理學家感人事跡,激勵學生勤奮學習
在物理學習的過程中,從力學、熱學、光學到電磁學和原子物理學,以及現在學生了解的現代物理,都是物理學家通過大量實驗、經歷過許多挫折得到的,甚至有的物理學家還為此獻出了生命。在講解力學時可以給同學們介紹哥白尼的“日心說”和當時教皇支持的“地心說”的斗爭,哥白尼不懈地為研究天體運動奮斗終身;還有伽利略對擺的等時性的認真探究精神;牛頓對萬有引力定律的推導過程;顯示其敢于揭示自然界的規律,敢于突破自己和人類的思維局限;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為保衛祖國在敵人屠刀之下還從容地進行科學研究。
2.3培養學生積極的探索創新精神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性學科,物理知識也同樣是在大量實驗的基礎上才得出了正確的結論。而且隨著課程標準的改進,課本上也增添了許多實驗性質的內容,甚至于試卷中也出現了有關實驗設計、實驗探索的題目,目的是讓學生通過理解實驗過程,培養學生探索創新的精神,加強學生的實驗性思維,這也是對學生德育教育的一部分。以上是從客觀上為了學生達到新課標的要求采取的措施。那么如何從主觀上培養學生的探索創新精神呢?應課本上的要求,老師應該給學生留出更多做實驗的時間。把學生分成小組,在學習課本內容之前,讓學生先自主學習實驗的相關內容,然后自主設計實驗或是根據課本上的實驗步驟進行實驗,最后得出結論。在整個實驗過程中,不但能夠培養學生探索創新的精神、設計實驗的能力,也通過小組內的通力合作,塑造合作共贏的品質。
2.4展示研究方法,引導學生的科學創新思維
課堂教學畢竟是有限的,教師應盡可能的向學生展示探究方法,從而使學生離開學校之后,也能繼續學習。仍以自由落體運動課堂教學為例,亞里士多德通過對生活的觀察,得出重的物體下落的快。經過1900多年,伽利略對此提出質疑,他從亞里士多德的觀點出發反駁了亞里士多德的觀點,借助數學工具提出在阻力不計的情況下,物體下落的一樣快的理論。而后又通過實驗證實了其觀點的正確性。
2.5把愛國主義融入到物理教學中
物理學是一門緊密聯系生活實際的自然學科,物理知識能夠對人類社會的高質量發展起到重大作用,當然對祖國的高速發展也會發揮突出作用。德育教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個內容就是愛國主義精神,教師應該首要重視的部分就是把愛國主義精神完全融入到物理教學中。高中物理的課堂教學就可以將中國發展歷程中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先進科學技術融入高中課本與其相關的知識點處。比如,磁懸浮列車的發明運用是準確應用了磁場規律及電磁鐵的相關物理知識。我國早期科學家們熟知天體運動的固定規律,自然我國的航天事業能夠取得卓越的成就。因此,可以說我國已經成功應用物理知識創造了很多發明,在物理認知領域中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祖國的這些顯著成績能夠激發學生科技探索、尋求科技創新的積極性,同時也培養學生的愛國激情。
結論:
德育工作是物理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領域,教書的過程必然也是育人的過程。高中物理教師應該有強烈的德育意識,結合學科特點,充分挖掘學科的德育因素,在課堂教學中積極滲透德育教育,充分發揮本學科的德育功能。教師應以身作則,從自己做起,對學生言傳身教,相信在教師的潛移默化之下,日積月累,學生將會逐漸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參考文獻:
[1]吳敏.試論如何在高中物理課堂中滲透德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3,(23):50+118.
[2]吳文杰.高中物理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幾點體會[J].統計與管理,2013,(02):120-121.
[3]王美霞.如何在新課標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德育素質[J].教育教學論壇,2013,(14):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