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健子
2月3日,下午4點,常州體育館。2017-2018年度中國女排超級聯賽四強入圍賽打響,在刁琳宇接連攔住對方兩個突破后,大比分定格在3:2,江蘇險勝上海。賽場邊的惠若琪激動得跳了起來。她從江蘇隊開始職業生涯,也回到這里離開。去年12月,惠若琪表示,里約前心臟出現的重大問題,是她退役的主要原因。

賽后,退役儀式正式舉行。“剛開始享受排球的時候,就要走了。”
1999年,父親惠飛調動工作,出生于大連的惠若琪隨家人移居南京。熱愛體育的父親在大學時打過排球,也就在這年8月,8歲的惠若琪第一次走上了排球場。“在球場上沒有爸媽管我,沒有別的事可以干擾我,我可以專注地做我喜歡的事。”
2005年進入省隊,次年16歲就入選國家隊集訓大名單,惠若琪被稱為“天才少女”。2009年,18歲的惠若琪正式入選蔡斌執教的中國女排,并在同年的意大利女排精英賽和世界女排大獎賽上嶄露頭角,成為MVP。2010年瑞士女排精英賽的決賽,中國隊以3:1逆轉美國隊,惠若琪再次以27分成為全隊和全場得分王。
一到賽場上,惠若琪全身的細胞都跟著球走,重扣、攔截,拿下關鍵分,讓她感到興奮。世界女排大獎賽上對陣奧運冠軍巴西,她想著:“扣死了球就是扣死了奧運冠軍,多來勁兒啊!”
進攻、突破、沖殺,“就是拼命打球,什么都顧不上。”惠若琪說起那時在球場上的忘我狀態,稱自己“挺魯的”。2010年女排大獎賽澳門站首場對陣荷蘭,惠若琪像往常一樣撲過去救球,早有傷病的左肩在倒地的劇烈撞擊下突然脫臼。在隊醫的幫助下,她趕緊自己把肩關節接了回去繼續打。“就是想著只有留在場上才能出力。”到了第三局,惠若琪跳起扣球,左肩再次脫臼。這一次,她連動作也做不了了,只能離場。
這一離開就是八個月。這次受傷在她的肩膀上留下了七根鋼釘,也讓她懂得了在賽場上保持控制,更多地調動“球商”來打球。2011年3月,惠若琪帶著受傷的左肩歸隊,但依然生龍活虎。
2013年郎平執教,惠若琪成為了第15任女排隊長。隊長的責任,高度的社會關注和期待,還有角色轉換——隨著朱婷到來,惠若琪需要從得分手轉型為保障型主攻。一向要強的她倍感壓力。“只有我超水平發揮,大家才會覺得我優秀甚至認為是正常的。”
她開始感到負累和疲憊,“我總擔心自己會讓大家失望。”受傷沒有讓她低迷,巔峰卻讓她開始迷茫。
打球還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嗎?
“不要忘記自己為什么出發。”惠若琪用郎平在采訪中引用的這句話反問自己,自己的初心在哪里?角色轉換用了一年多時間,惠若琪逐漸明白在球隊里要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本分,把精力放在和隊友的精誠合作上。以前的自己包袱太重。“他們的期望是超過現實的,我還不知疲倦地去往上夠。”
然而,就在她重新成為那個活躍的“元氣少女”時,心臟病突然襲來。2015年和2016年,兩次心臟手術讓惠若琪差點失去了繼續打球的資格。第二次手術中昏迷,靠著電擊才醒過來。
當人們開始惋惜,準備為她缺席里約遺憾的時候,惠若琪出現在了奧運賽場上,并用一記重扣鎖定勝局,成了勝利后抱成一團的隊員里“哭得最兇也最丑”的那一個。
退役后,體育公益成為惠若琪的新起點。3月20日起,從北京到廣州,惠若琪連續五天跑遍了全國五所師范院校,為惠若琪女排發展基金會與美麗中國聯合發起的體育支教公益項目進行宣講,招募具有體育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志愿者。
宣講會現場,“歡迎嘉賓、前中國女排隊長”的掌聲剛剛響起,就被“惠若琪女排發展基金會創始人”的介紹打斷,接著是更加熱烈的掌聲。
“我會堅持下去的。”面對觀眾的提問,惠若琪面帶微笑,語氣堅定。就像當年的她對著自己說:“我不要忘記為什么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