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申
摘要:本文旨在結合目前比特幣大跌的現狀,分析區塊鏈基礎技術的幾大特點,并與傳統金融相對比,主要針對其核心概念“去中心化”進行更為廣義、詳細的分析,指出區塊鏈技術的優勢與劣勢,充分認可區塊鏈技術在新型信用體系建立及成本節約上的作用,總結區塊鏈技術的成功之處,同時也對區塊鏈技術目前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指出建立健全相應機制,完善網絡安全的重要性,文章最后展望區塊鏈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
關鍵詞:去中心化 區塊鏈技術 信用體系
近年來,區塊鏈技術迅猛發展,以此為基礎興起的比特幣占據了電子貨幣的大規模市場,比特幣作為一種虛擬貨幣吸收了大額資金,在世界范圍內形成了一股比特幣熱。而近日,比特幣大跌,由此引發了比特幣持有者及經濟學家的熱議,關于區塊鏈技術前景的討論也成為了熱門話題。筆者就比特幣與區塊鏈技術的特點進行分析,進而提出關于區塊鏈技術發展的幾點看法。
區塊鏈技術是一種去中心化、采用密碼學算法保證不可篡改性、采用共識算法保證新增數據共識性的分布式的數據庫,而比特幣就是一種以區塊鏈為基礎的分布式賬本,即每一個區塊存儲一次比特幣交易信息,并用于衍生出下一個區塊。
相較于傳統金融媒介,區塊鏈首先具有去中心化的特征,這一優勢使得區塊鏈技術可以在無中心媒介的前提下發揮作用,任意節點的權利義務相同,省去了交易與維護過程中繁瑣的一環,從而節約了大量的交易與維護成本。其次,區塊鏈具有開放性特征,除私人信息外全部信息公開透明,達到了傳統金融無法實現的最高程度的信息對等。同時,區塊鏈具有自治性、匿名性和信息不可更改的特征,整個系統在安全自由的環境下操作,具有充分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系統自動判別交易的達成與否也保證了信用程度極大幅度的提升。
然而,相應的,區塊鏈技術產生了一些問題,最主要的問題是其核心概念——去中心化。區塊鏈雖然通過智能合約系統可以完整記錄資產交易過程,節省了中介機構的交易成本、搜尋成本和信任成本,卻很難達到真正的全范圍的去中心化,現實問題中的產權所有與去中心化從本質上來講就是一組相互對立的概念。以比特幣為例,比特幣無法代替流通貨幣的存在,比特幣只是作為貨幣的一種實現其電子貨幣的作用,對流通貨幣的價格產生影響,比特幣的產生可以削弱中心化流通貨幣的影響,降低中心化國家、政府在契約等問題上的絕對壟斷作用,卻無法代替流通貨幣,占據主流地位。
綜上,筆者認為,區塊鏈技術前景可觀,我們不能因為比特幣價格的跌落否認區塊鏈技術的現實意義,事實上,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是提高中心化機構效率與成本的工具,應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增強中心化機構的穩定性、可信任程度、提高工作效率并節約成本。區塊鏈技術的成功之處在于新型信用體系的建立方式,其對于系統本身的去中心化及運行成本的降低是該技術的重要優勢。比特幣大跌,不可完全歸咎于區塊鏈技術的缺點與不完善,交易平臺的混亂、監管機制的缺失應承擔主要的責任,同時對于一種新興投資方式的“羊群效應”也造成了目前比特幣價格的下跌。比特幣交易市場秩序混亂,質量參差不齊,在未形成新的金融秩序之前,缺乏法律與制度保障,加上網絡安全技術的不完善,網絡攻擊或交易平臺的監守自盜都嚴重影響比特幣市場的運行。同時比特幣興起時,作為一種新興投資方式,先入市者獲取的巨額利潤導致了后入市者盲目跟從,形成了“羊群效應”,然而隨著比特幣的發展,各種問題相應涌現,上文提到的平臺混亂導致群眾信任度降低,用戶體驗下降,利潤也逐漸減少,群眾的恐慌心理又導致了比特幣的拋售,觸破了最初比特幣形成的金融泡沫,從而導致了比特幣價格的大幅跌落。上述兩個原因相互影響、作用,形成了惡性循環,造成了如今比特幣價格跌落近4%的現狀。
目前我們要做的并不是拒絕該技術的發展,而是建立健全監管機制,在現有金融體制下確定其監管機構,明確交易規則、規范交易流程、建立甄別機制、完善網絡安全技術,謹防區塊鏈衍生品泡沫的產生,嚴懲區塊鏈衍生品騙局,堅決杜絕利用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概念逃避金融監管,應充分應用區塊鏈技術實現其與各行各業更為密切高效的結合,從而取得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袁勇,王飛躍.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與展望[N].自動化學報,2016,42(4):481-494.
[2]林曉軒.區塊鏈技術在金融業的應用[J].中國金融,2016(8):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