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波
摘要:“提問”作為課堂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主要手段,既能活躍課堂氛圍,又能順利達到教學既定目標。優化提問模式有助于引導學生的積極思維,提高教學質量,而且還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基于此,文章將圍繞提問展開如下幾點討論。
關鍵詞:高中 政治 提問教學
提問是課堂教學的有效手段之一,通過發問能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積極探討,在問題的激發下還能發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實現教學目標。一節好課,是從一個好問題開始的,故此,政治教師可在提問上多下工夫,以此來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提問要匠心獨運,即要注意問題的靈活性,問題要指向明確,難度適中,事件發展中的認知沖突,計課堂提問要體現生活性等幾點進行分析,旨在為同行們的教學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課堂提問不僅是技巧問題,同時也集中體現了教學智慧和技能。“提問式”教學法有助于啟發學生養成愛動腦的好習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論語·述而》中有“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是孔子用以論述啟發式教學的重要名言。但如果教師總是板著面孔以訓人的老學究式的講授知識,是很難再吸引到學生的注意,所提問題也很難引起學生的積極思考的,這樣的課堂提問教學將毫無意義。例如,在分析“揭開貨幣的神秘面紗”內容時,就可以圍繞主要內容,提出問題:貨幣的定義是什么?貨幣是如何產生的呢?貨幣的基本職能有哪些呢?同時,也可以列舉一些生活中事例,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認識問題并思考問題,進而再主動探究問題。創設階梯式的問題,使問題形成一定的坡度,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層層推進地導引著學生的思維一步步延伸、擴展。讓學生的思維都能沿著一定的坡度發展,進而順利達到突破重點,掌握難點之目的。
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質疑是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基礎。問點的設置一定要能激發學生思考的興趣;通過問題進行銜接,幫助學生理解政治中的抽象的概念。在設置問題時,要具體,提出的問題不能過大過泛,這樣會導致學生無從下手。提問要有明確的目的,要圍繞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真正做到具體、準確,同時也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所提出來的問題要能讓大部分學生都深入到思考中,而且還能回答上來。例如,針對高一年級的學生對經濟生活不熟悉,在講解關于“影響消費的因素”這一框題時,如果籠統的提問如何提高消費水平?很多學生可能無從下手,回答起來也很困難;但是,如果明確了主體,讓學生從政府、企業或者消費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提高消費水平,這樣他們也就能有的放矢,也能回答的比較準確,自然地,他們的自信心也會得到提高。因此,要充分重視問題的設計并不斷優化,幫助學生理解抽象晦澀的知識要點,真正使學生都能實現高效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促成活躍的課堂互動,使教學事半功倍。促使課堂效率得到真正提高。
事物總是處于變化中的,認識這一理論更利于學生理解政治教材中某些廣義的概念和知識。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全面、客觀地看待問題,并將各種變量考慮進去,思考變化的原因,真正理解知識的本質。例如,在教學“價值與價值觀”中價值觀的導向作用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要點,突破難點,可以先提出什么是價值?價值觀?待學生順利完成這兩個問題時,再根據課堂情境探究將學生思考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引出來。再通過教師的有效啟發和引導,學生也能逐漸明確對價值觀導向作用的認識。這種將問題一個一個地提出,再一個一個地解決,使學生經歷了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整過程;既有利于啟迪他們的思維,又能很好地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讓學生在提問中,通過思考、討論、分析、比較、歸納提升自己,真正使他們學的輕松、高效、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目的。
問題是課堂教學的核心,課堂教學提問是整個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老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的和諧統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強調要改變課程內容的繁、難、窄、舊的弊端,將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科學的發展以及當下社會聯系在一起,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經驗。從這一點來看充分說明了課程內容在價值取向上逐漸向學生的生活經驗傾斜。這樣的政治課堂教學才是真正具有生命力的,而且才是真正充滿活力的。例如,在探討關于“正確對待金錢”這一內容時,就可圍繞“如何對待金錢”設計問題:“金錢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金錢又不是萬能的,我們應該通過什么途徑合理獲取金錢呢?如何才能發揮出金錢的積極意義呢?”整節課緊密結合這些問題展開分析,使學生對新知產生強烈的求知欲。而且他們還會立足于現實生活經驗,將知識融入到生活當中,用理論的觀點去分析社會生活,達到學以致用之目的,而且還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問”雖無定法,但必須要有法,政治課堂教學離不開提問,有效的提問能開啟學生的創新思維,因此,在政治課堂提問教學中,教師要靈活設計提問方式,因為富有針對性的提問會讓教學重難點更突出,富有啟發性的提問還能活躍學生的思維,富有趣味性的提問能為課堂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而且還能調動學生的求知欲。作為教師,一定要掌握提問的方式方法,為深入教學,為引導學生深入探討發揮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1]趙楊,楊源.創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提問路徑的探討[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02).
[2]紀立建.政治課有效教學的實施策略[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2,(02).
[3]肖宏偉.談談高中政治課提問的高效性[J].文教資料,2014,(11).
[4]聞宏武.對高中政治課中有效提問的初探[J].成功(教育),2013,(06).
[5]丁瑞俊.基于高中政治課堂提問方法的實踐探究[J].新課程導學,2014,(04).
[6]姜瑞強.高中政治課應用中心素材教學模式的困境及對策[J].教學月刊·中學版(教學管理),2014,(06).
(作者單位:吉林省公主嶺市第一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