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
摘 要:工程地質勘察中的水文地質工作至關重要,它能夠幫助我們在獲取施工地質水文信息的同時,提前做好施工設計,從而為施工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本文在論述水文地質勘察工作重要性的基礎上,分析了目前我國工程地質勘察中常見的水文地質危害,并進一步提出了解決這些水文地質危害的有效對策。希望本文的論述能夠為我國的工程地質勘察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從而提升我國的水文地質工作水平和整體工程地質勘察能力。
關鍵詞:工程地質勘察;水文地質;重要性;危害;對策
在工程地質勘察工作當中,水文地質勘察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它通過對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和動力條件進行有效勘察,形成勘察報告來指導工程建設行為,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就必須好水文地質勘察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施工計劃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才能保證施工的安全,避免工期的延誤。水文地質工作的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已經成為現階段我國工程地質施工和水文地質研究中的重點工作內容。
一、水文地質勘察工作的重要性
(一)水文地質勘察為工程地質勘察提供重要的參考
水文地質勘察是工程地質勘察的主要組成部分,它的主要工作內容就是尋找地下水,而地下水的存在情況與地質巖體特征有著直接的關聯,地質巖體特征又是工程地質勘察的核心工作內容,由此可見,水文地質勘察工作能夠為整體工程地質勘察提供重要的參考資料,在工程地質勘察中發揮了巨大的參考價值。
(二)水文地質勘察提供的地下水位升降數據,能夠為工程設計和施工提供依據
地下水的存在條件是工程建設的重要影響因素,水文地質勘察的主要工作內容就是為工程建設提供必要的地下水位升降數據,從而保證工程設計和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同時,充分做好水文地質勘察和工程設計,還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地下水對地面工程的危害,從而減少工程建設中的損失,延長工程的使用壽命。
(三)水文地質勘察報告是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和施工水平的有力支持
不同的地下水分布特點,決定著不同的施工類型和施工方法,水文地質勘察報告對我國不同地區的水文特征進行了詳細的分類和判斷,提高了水文地質研究的工作效率,為提高我國工程施工效率和施工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目前我國工程地質勘察中常見的水文地質危害
地下水位的變化會帶來相應的巖土工程危害,造成土壤沼澤化、土質疏松等一系列地質問題的出現,給地面上的生產和生活帶來安全威脅和嚴重的破壞。近年來,由于人工活動影響力的增加,原本作用不明顯,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地下水動水壓力,成為造成水文地質危害的主要原因,其危害的主要表現形式有三種,即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位下降和地下水位頻繁波動。
(一)地下水位上升帶來的危害
工程施工地點周圍的河流、湖泊水位升高、地下排水管道的滲漏或者生活、工業廢水的違法排放,都有可能造成地下水位的上升,給工程施工和地面建筑物安全帶來一定的危害。首先,地下水位上升會導致工程地基上浮,造成地基的隆起或者偏移現象,不利于建筑物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其次,地下水位的上升會對巖土物理力學性質帶來嚴重的破壞,極易造成斜坡、河岸地帶的巖土體垮塌問題;第三,地下水位上升會提高土壤中的含水量,從而降低土壤強度,導致建筑物地基不穩、建筑物變形、沉陷等情況的發生。
(二)地下水位下降帶來的危害
地下水位下降帶來的干濕交替,影響了地基木樁的堅固程度和使用壽命,同時也會導致土壤中石膏層和鈉鹽層的溶解,對建筑物的危害巨大;另外,地下水位的下降會導致巖土密度的升高,導致地面沉降、變形,建筑物發生偏移;第三,地下水位下降會導致膨脹性巖土的形變,從而加大了地面裂縫問題出現的概率,破壞建筑物的完整性和穩定性。
(三)地下水位波動帶來的危害
地下水位的頻繁波動帶來的壓力,會增加土體密度,使巖土發生膨脹變形的同時,也溶解了土壤層中的石膏層和鈉鹽層;另外,這種波動還會加快地基物質干濕交替的速度,加速建筑體材質的腐爛變形,從而縮短了建筑體壽命,導致了建筑物位移、下陷、裂縫等問題的出現。
三、工程地質勘察中減少水文地質危害的對策
(一)提高對水文地質工作的重視程度
基于水文地質勘察的重要作用,相關單位一定要提起高度重視,在工程施工之前,聘請專業的水文地質勘察團隊進行相關的地下水文升降變化情況、地下水含水層厚度和地下水動水壓勘察工作,并形成專業、詳細的勘察報告,以給建設單位提供切實有效的參考,從而制定適當的施工方案,保證工程建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建筑物質量。
(二)加強隊伍建設,做好水文地質學習,強化水文地質勘察技術
就水文地質勘察工作而言,我國的人才建設還存在很多不足。首先,一專多能的水文工作者少之又少,水文地質勘察隊伍的操作規范性和職業素養都不夠高。為此,我們必須從校園階段開始就重視水文地質勘察人才的培養,從而為水文地質勘察水平的提升做好人才儲備工作。其次,我國水文地質勘察水平不高,水文地質勘察技術不夠全面,技術更新不夠及時,對此,相關從業人員必須重視自身知識的更新,加強學習,不斷規范專業知識在工作中的運用,深入了解工作特性和工作內容,不斷積累工作經驗,從而不斷提高水文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能力。
(三)根據不同的勘察場所和施工要求,有針對性地做好水文勘察工作
1、加強自然地理與水理性質的研究工作
水理性質的研究,離不開自然地理的大環境,因此在工作中,我們不能將水文地質勘察與自然地理脫節,而是應當加強對二者關聯性的研究和思考,在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總結自然界的客觀規律。在自然地理方面,我們要做好自然地理地貌、施工場所氣象環境以及水系總體分布情況的研究,并結合本地區的濕度、熱量特點,正確認知施工場所的總體環境特征;在此基礎上,我們應結合科學的地質勘察辦法,進一步做好地下水位、隔水層、含水層的研究,明確地下水類型、水位、流向及變化幅度等相關內容,以便更好地指導工程建設實踐。
2、做好巖土力學性質實驗
巖土的載荷性、抗壓性、抗剪力性、變形性等性質特征,與地下水相關勘察結果相結合,可以有效地指導工程計劃和建設施工,為提高施工項目的安全性和質量提供保障。因此,要想減少工程建設中的水文地質危害,做好巖土力學性質實驗是必不可少的步驟。
3、施工過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預防水文地質危害
要保證施工材料的質量符合地質特點和工程建設要求,做好工程材料進場的控制,防止劣質施工材料的使用;要不斷提高工程管理質量,規范施工操作,建立科學有效的管理規章,從而有效提高施工質量;要有目的性地做好水文地質危害的預防工作,尤其是基坑開挖工作,要保證隔水層厚度和排水孔位置的合理設計,防止深基坑突涌造成的不良損害;針對施工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解決并提出有效預防措施,防止類似情況的再次發生。
結語:
對于我國蓬勃發展的建筑業而言,水文地質危害的處理和預防具有重大的意義,相關單位應該對此提起高度重視,不斷提高勘察和施工技術,增強業務能力,提高工作中的責任感和規范性,從而有效避免水文地質危害帶來的影響,全面提高工程建筑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大偉.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危害探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20):2017.
[2]楊秀毅.如何預防和治理工程地質勘察中的水文地質危害[J].大科技,2014,(22):132-132,133.
[3]黃小平.工程地質勘察中的水文地質危害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9):2126-2126.
[4]李海英.工程地質勘察中的水文地質危害控制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29):121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