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鴛
摘 要: “營改增”政策的實施是對我們國家各行各業的稅率進行有效的調整,解決對企業進行重復收稅的問題,對此,“營改增”政策對施工企業建筑工程造價也產生巨大影響。本文將通過對“營改增”含義與對施工企業工程造價的影響進行分析,進而對“營改增”政策對施工企業工程造價各方面的影響以及消除其不利影響的策略進行闡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 建筑業;“營改增”;工程造價;策略
隨著科技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為了能夠使得財務稅收政策更好的適應時代發展的步伐,我們國家實行“營改增”政策,施工企業必須要充分的利用 “營改增”政策的優勢,使其能夠更好的為施工企業所服務,提高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
1.“營改增”含義與對工程造價的影響
1.1“營改增”含義
所謂的“營改增”主要指的是營業稅進行增值稅的改革,也就說以前所需繳納的營業稅的項目被該為進行增值稅的征收,但是增值稅增收只是針對于產品或者是服務的增值稅的部分。我們國家實行“營改增”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使得稅務改革體制的步伐得到進一步的加快,進而對各企業的負稅進行合理的調節,促進企業生產以及經營積極性的提高,推動以高端服務科技技術為主的行業得以快速的發展。
1.2“營改增”施工企業工程造價的影響
隨著我們國家“營改增”稅收改革政策不斷深入,在這一政策實施之后,證實“營改增”政策符合當前我們國家經濟新形勢的發展要求。對于施工企業來說,“營改增”政策的實施的主要作用在于使得建筑工程各環節的造價進行密切的聯系,在打通低鏈條的同時,對于建筑行業過分稅收情況進行抵消,這也是“營改增”政策實施后對建筑工程造價的核心性影響作用。同時,這也是在建筑工程功能造價管理過程中,由于受到人力資源與機械設備進稅項目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影響,使得施工企業工程總價出現不同程度的起伏。除此之外,與以往的稅收制度有著本質上區別, “營改增”新稅收政策主要體現的價稅分離上。這也說明新計價規則的建立對施工企業工程造價成本控制以及工程預算將會產生重要的影響性作用,因此,施工企業財務相關負責人員必須要對“營改增”政策進行充分的研究,使其更好的為施工企業所服務。
2.“營改增”政策對施工工程各方面的影響
2.1“營改增”政策對施工工程造價模式的影響
自從我們國家2012年實行“營改增”稅收政以來,對于施工企業來說,其負稅呈現出明顯的增加狀態。由于營業稅增收有著全額的特點,但是增值稅會根據差額進行增收,受到其價外稅性質的影響,使得建筑工程施工造價模式產生了一定的變化,對于整個建筑行業都產生巨大的影響性作用,對于施工企業來說,企業負稅是否得到減輕主要取決于建筑企業的進稅性的可抵扣的程度,因此,自從“營改增”政策實施以來,對建筑行業的造價規劃起到重要的影響。
2.2“營改增”對建筑工程預算管理的影響
預算管理作為施工工程企業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與施工工程投標報價是否具有合理性有著直接的關聯性,對于施工企業工程承包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在“營改增”政策未能實施之前,營業稅主要指的是價內稅,有著固定的稅率增收標準,對于施工工程企業來說,在進行投標估價操作具有十分的便利性。然而,自從我們國家實行“營改增政策后,所需要交納的增值稅部分為價外稅,投標造價主要從工程造價與增值稅銷項稅兩個方面進行預算,對于建筑施工行業原有的計價規律以及造價模式產生巨大的沖擊性作用,除此之外,在具有的施工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對于稅額很難的進行估算,這樣使得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施工企業工程預算管理水平降低。除此之外,施工企業進行增值稅的交納主要包括教育基數以及城建稅,因此,對于施工企業工程負稅情況很難的進行評估,對施工企業工程預算管理造成不利的影響。
2.3“營改增”對于建筑各環節造價權重的影響
在施工企業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工程造價的人力、機械以及環境等5個主要影響因素造價權重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進行增值稅費用計算的過程中,建筑企業通常都是以交易方的納稅規格以及納稅類型作為主要的依據,對包含稅款在內的產品價格進行計算,因此,在建筑工程中的機械以及人力兩個重要的影響因素,會由于交易雙方納稅規格存在著差異性,造成計算稅務過程中造價權重的數值很難穩定下來,使得最終權重的造價結果與運算造價權重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因此說,“營改增”政策實施后對于施工工程機械以及人力兩個因素的造價權重有著一定的影響。
3.研究“營改增”政策實施后對建筑工程造價影響的策略
3.1構建完善的建筑施工造價管理體系
在“營改增”稅收政策實施后,施工企業在對工程造價進行計算之前,必須要對企業的成果進行充分的研究,與自身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進行有機的結合,具體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做起:第一,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強財務人員對于“營改增”政策的充分理解,加強財務人員對于“營改增”新政策的學習,使其能夠充分的掌握與“營改增政策后施工企業進項稅率的核算方法;第二,在施工工程項目進行施工過程中,必須要對預算成本與實際成本之間的契合度進行有效的控制,與現代先進的科學技術進行有機的結合,進而實現財務造價預算與建筑工程施工進度保持一致,將“營改增“對施工工程造成的不利影響性因素降到最低。
3.2創新施工企業發展模式
目前,從我們國家建筑行業的主要形式上看,大多屬于勞動密集型的企業類型,然而在“營改增”財務政策實施之后,機械與人力費用的預算已經成為施工企業很難進行有效處理的問題。因此,施工企業必須從自身的實際情況為主要的出發點,進行改革與創新,盡量降低施工過程中人力資源成本對自身造成的負稅值,促進自身生產結構的升級優化,從本質上加強對“營改增”的把握力度,并尋求相關政策的幫助,從而達到降低稅額的目的。
3.4加強管理與進項稅額抵扣相關的發票管理
在建筑行業“營改增”之后,選擇建筑項目合作伙伴是要考慮合作企業的納稅人資格,一般納稅人資格企業要選擇具有一般納稅人資格的企業進行合作,這樣能夠極大的方便合作過程中的結算和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索取。同時企業要加強增值稅發票傳遞管理工作,確保發票的認證時限,在收到相關的增值稅發票之后要進行及時的進項稅額抵扣,規范企業的發票管理工作。
4.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施工企業來說,“營改增”政策實施后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企業的納稅負擔減輕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建筑工程造價造成一些不利的影響,因此,面對“營改增”的機遇與挑戰,施工企業要結合自身的發展情況,對“營改增”的具體政策進行深入,從而在“營改增”的背景下更好地生存和發展?!?/p>
參考文獻
[1]錢承浩.建筑業“營改增”工程造價對策研究與影響分析[J].建筑經濟,2013,03(07):18-21.
[2]王黎瑩.“營改增”對建筑類企業的影響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4,08(18):264+266.
[3]叢日爽.淺談“營改增”對建筑企業的影響分析和對策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6,09(08):336+338.
[4]于惠珍.營改增背景下基礎設施工程造價的影響及實例分析[J].知識經濟,2014,06(13):97-98.
[5]宋志鵬 .“營改增”對施工企業稅負增加原因的研究—基于增值稅計稅原理和經營博弈視角的分析 [J]. 中國鄉鎮企業會計 ,2014(10):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