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仙偉 周新長
摘 要: 介紹了遂昌縣縣域環境概況,分析了遂昌縣在伴隨著經濟迅猛增長和城鎮化水平提高中,生活垃圾增多的原因,提出了延長填埋場的使用年限的治理對策。
關鍵詞: 垃圾;增多;治理;對策;遂昌縣
近年來,隨著經濟持續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在高速發展的同時正遭遇“垃圾圍城”之殤。而農村同樣在伴隨著經濟迅猛增長和城鎮化水平提高的同時,生活垃圾越來越多 , 農村也在這些垃圾的包圍之下,生態環境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威脅。改善農村生存環境對于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仍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探索一條適合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處理路徑刻不容緩,為此,本文以浙江省遂昌縣為例,通過對垃圾增多的原因分析,提出相應的治理對策 ,旨在延長填埋場的使用期,為山區新農村建設的順利進行 、村容整潔目標的順利達成與農村和諧社會的構建, 給子孫后代預留更大的發展空間。
1.縣域基本概況
遂昌縣是一個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縣,位于浙江省西南部。介于東徑118°41′-119°30′北緯28°13′-18°49′之間。境內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武夷山系仙霞嶺山脈由龍泉和福建省浦城逶迤入境,橫貫南北,展布全縣。山川秀美,林海氤氳,云霧飄渺,素有“金山林海、仙縣遂昌”的美譽。全縣總面積2539平方公里,總人口23.1萬,轄9鎮11鄉,203個行政村,7個城市社區,有耕地15.5萬畝,人均0.69畝,擁有林業用地327.7萬畝,人均17畝,林木蓄積量592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83.47%,是浙江省林業大縣。
2.垃圾增多原因
在2009年時,據李娜等歸納的,生活垃圾——廚房廢棄物 (廢菜、煤灰 、蛋殼 、廢棄的食品等 )以及廢塑料 、廢紙 、碎玻璃、碎陶瓷 、廢纖維、廢金屬、廢電池及其廢棄的生活用品等;農業廢棄物——農田和果園殘留物 (如秸稈、雜草 、落葉、廢棄農膜等), 牲畜和家禽的排泄物及畜欄墊料, 農產品加工的廢棄物[1]等;時至今日,由于人們對生態環境的要求的提高,開展了森林城市和六邊(公路邊、鐵路邊、水邊、山邊、城邊、村邊) 三化(潔化、綠化、美化)三美(城美、村美、房美)建設,結果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及城鄉建設品位是提高了,環境優美了、空氣新鮮了,但隨之而來的雜草 、枯枝、落葉不僅果園中有,在城中、村中也有,且面廣量大。還有遂昌縣森林密布,生態優美,具有浙西南地區峽谷、森林、溪瀑等自然景觀。人文旅游資源品位高,據統計,2015年以來,年接待游客人次己突破1000萬,大量的游客到來,促使廚房廢棄物的大量增加。另外,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傳統節日、婚禮喜慶、各類慶典、廟會活動等場合,特別是在春節期間,燃放煙花、炮竹(特別在農村)的,因存有相互攀比之心,燃放的數量一戶比一戶多,一年比一年多,所產生的紙屑也越來越多。
3.垃圾減量對策
3.1用于竹子林地覆蓋
垃圾中的落葉、雜草、紙屑等和稻草的性質相同,通過堆積,在雨水的作用下,會腐爛分解,覆蓋在林地上,一是冬季能提高土壤溫度;二是可以保持土壤濕度,雨天能加快土壤吸收水分的能力,減少地表徑流,避免地表沖刷,減輕表土及土壤養分的流失,晴天能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保持土壤濕潤。但目前,竹業專家們普遍利用稻草作為促進筍芽分化,提早萌發,顯著提高竹筍產量[2-3]的竹子林地覆蓋材料,而垃圾中的落葉、雜草、紙屑等卻沒有被利用,所以,能將垃圾中的落葉、雜草、紙屑等用來代替稻草,作為覆蓋材料在遂昌縣現有的2萬hm2竹林面積中使用。這樣既可減少垃圾的運輸費用和延長填埋場的使用期,又可減輕竹子林地覆蓋的材料成本,實現三贏。
3.2用于制作農家肥料
由于旅游業的興起,游客增多,民宿的發展,大量的餐廚垃圾也隨之而來,因此,對有旅游景點的村莊,往往距離縣城比較遠、農村住戶比較分散,餐廚垃圾難以形成統一集中處理 ,應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采用就地處理利用方法,如可以采用每天上山下田干活時,順便在田間地頭填埋有機垃圾,既不占時間,還可為田地增加肥力。對農村住戶相對集中的村莊,建議在村民小組的組織和協調下,調動村民的積極性,在每個村社組織建設適當堆肥場地,并且引導村民把瓜皮果殼、蔬菜殘渣等易腐爛的餐廚垃圾收集并送到堆肥場地進行堆肥處理。農肥用于農田種植,這既有利于有機原料回歸農田,又有利于村容村貌的改善。
3.3用于制作沼氣原料
在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良山鎮黃虎村已有用糞便、秸稈、廢果殼 、樹枝等進行制沼氣 ,使垃圾變成能源, 沼氣池生產的有機肥料還田, 使農村生活垃圾成了村民的 “心肝寶貝 ” [1]的例子,在遂昌縣王宅橋村也有利用沼氣池生產的剩余的沼液、沼渣作為植物有機肥的例子,對初果期香榧林進行施肥培育,結果榧樹樹高度、基徑粗度、冠幅生長量與對照之間均達到極顯著差異[4]。既然餐廚垃圾中的瓜皮果殼、蔬菜殘渣、剩菜剩飯和垃圾中的落葉、雜草、紙屑等有機垃圾可以作原料生產沼氣,而且,遂昌已有制作沼氣的生產技術,所以,政府就應指導村民利用生活垃圾作原料制作沼氣,以此來解決生活垃圾的污染問題和改變農村的能源結構,并且,用沼氣池中的廢渣和廢液作農作物的肥料,真正實現生活環境美好,農作物產量提高,林農經濟收入增加的垃圾處理模式。
3.4節控燃放煙花炮竹
燃放煙花和炮竹,人們圖的是喜慶、熱鬧的場景和迷信的避邪作用,但是,燃放煙花和炮竹時,不僅會產生滿地的煙花爆竹殘余物,還會釋放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毒或有害氣體,并產生碳粒、金屬氧化物等顆粒煙塵,對我們的身體健康而言都是無形的“殺手”。因此,應倡導節控燃放煙花炮竹,首先,在舉辦婚宴、生日宴、喬遷宴時,改燃放煙花炮竹為請戲班子唱戲,這樣,既能達到喜慶、熱鬧的場景,又不會造成環境污染,還能避免煙花爆竹殘余物的產生;其次,在舉辦喪事和祭祀及過傳統節日時,改燃放煙花炮竹為燃放“電子鞭炮”(網上有售),既滿足人們心中的避邪需要和過節的熱鬧氣氛,又不會有煙花炮竹的紙屑產生。
4.小結
農村生活水平提高帶來垃圾增多的原因,從浙江省遂昌縣的情況看,主要來自以下3個方面:首先是城鎮、鄉村、房前屋后的綠化帶來了大量的枯枝落葉,其次是旅游產業的發展,游客人數猛增,致使餐廚垃圾大量增加,最后是人們生活富裕了,無節制地燃放煙花、炮竹(特別是農村)所產生的紙屑垃圾。
農村垃圾處理是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重中之重,對于山區農村更是如此,同時也是實現農村、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5]。針對現實的垃圾增多問題,對不同垃圾采取不同的處理方式:落葉、雜草、紙屑等垃圾作為覆蓋竹子林地的材料;餐廚垃圾中的瓜皮果殼、蔬菜殘渣、剩菜剩飯等有機垃圾進行堆肥處理或用于制作沼氣,使之成為農家的有機肥料和綠色能源,這樣就不會造成二次污染 , 并能減少垃圾的運輸費用和延長填埋場的使用年限。■
參考文獻
[1] 李娜,叢日鳳. 淺談寧安市農村垃圾污染現狀與防治對策[J] . 環境科學與管理, 2009, 34(7):10-13.
[2] 何鈞潮,方偉,沈振明. 雷竹筍用林二季豐產高效栽培技術的研究[J]. 福建林學院學報,1995,15(3):257-261.
[3] 胡衛濱,童文仁,蘆志能,等. 毛竹覆蓋初步研究[J]. 浙江林業科技,2012,32(6):64-66.
[4] 周智峰,黃文斌,鐘子龍,等.不同施肥措施對初果期香榧林生長的影響[J]. 浙江林業科技,2015,35(3):83-86.
[5] 鄭紹武,黃 梅,胡詠秋. 淺談鎮雄縣農村垃圾現狀及處理對策[J]. 環境科學導刊,2014,33(增刊):60-61.